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芙蓉尿感清治疗尿路感染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李文花王岚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芙蓉尿感清治疗尿路感染的潜在靶点、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芙蓉尿感清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借助Uniprot数据库校正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收集治疗尿路感染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获取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软件Cytoscape对核心靶点进行拓扑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结果 筛选得到芙蓉尿感清活性成分共145个,主要为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靶点基因281个;收集疾病靶点10 308个,交集靶点262个;PPI蛋白网络及拓扑分析发现AKT1、TP53、TNF等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等;细胞组分涉及细胞外间隙、质膜、核质等;分子功能涉及ATP结合、蛋白激酶结合、DNA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获得147条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Mark信号通路.结论 芙蓉尿感清治疗尿路感染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介导AKT1、TP53、TNF、IL6等关键靶点的表达,调控PI3K/Akt、Mar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抑制菌群活性、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从而消除尿路炎症和改善临床症状.

    尿路感染芙蓉尿感清王柏枝网络药理学

    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

    杨小亮袁雨来敖素华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筛选苇茎汤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中获取支气管扩张症的靶点;其次分别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然后采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药物活性成分41个,药物靶点49个,疾病靶点1365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9个,富集信号通路69条.结论 苇茎汤中豆甾醇、谷甾醇、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PTGS2、HSP90AA1、ADRB2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苇茎汤支气管扩张症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厚朴主要成分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杜娟邵冰潘望马佳怡...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中药厚朴主要成分抑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库筛选厚朴有效成分及其靶点,并检索乳腺癌相关靶点,对靶点取交集.运用STRING平台构建厚朴抗乳腺癌基因PPI网络图,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20个核心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靶点基因与厚朴2个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PyMOL软件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 筛选得到厚朴中2个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中筛选出厚朴抗乳腺癌的20个核心基因,其中ESR1、ESR2、NCOA3、MED1与厚朴酚、和厚朴酚具有相关性,确定为关键靶点基因;选用20个核心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其中与4个关键靶点基因相关的结果有:GO分析显示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核染色质、转录因子结合等相关;KEGG分析显示主要与内分泌的阻力、雌激素信号通路、癌症通路、乳腺癌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这4个基因与厚朴酚、和厚朴酚具有很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厚朴主要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可通过作用于ESR1、ESR2、NCOA3、MED1基因发挥抗乳腺癌作用,有可能作为厚朴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靶点.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厚朴乳腺癌分子机制

    结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李华文宋育林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构建结肠息肉癌变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行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且资料完整的1029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癌变组和非癌变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结肠息肉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结肠息肉患者癌变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重抽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列线图的准确性;采用Hosmer-Lemeshow(H-L)及校准曲线检验判断预测模型的一致性;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1029例患者中,癌变组336例,非癌变组693例.两组身体质量指数、其他肠道疾病史、胆囊手术史、阑尾手术史、息肉数目、息肉最大直径、息肉部位、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阑尾手术史、息肉直径>1 cm、息肉≥3枚、息肉发生于横结肠或乙状结肠是息肉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癌变风险预测模型为:y=-4.517-2.578×(有阑尾手术史)+1.807×(息肉数目≥3枚)+3.145×(息肉直径>1 cm)-1.023×(横结肠息肉)+0.541×(乙状结肠息肉).预测模型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876,95%CI(0.855~0.898),验证组中 AUC=0.877,95%CI(0.860~0.880),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627,x2=6.184),列线图的校准曲线接近参考线.结论 无阑尾手术史、息肉直径>1 cm、息肉≥3枚、息肉发生于横结肠或乙状结肠是息肉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结肠息肉癌变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列线图

    基于1D-ICNN的高维度数据下老年自评健康预测方法

    李玥张承蒙黄成烨索浩宇...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自评健康是反映老年人身体健康状态的重要因子,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影响我国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实现精准地预测,本研究基于2022年湖南省岳阳县养老需求调研数据,首先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显著影响因素,在面向高维度数据特征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交叉熵和变学习率的改进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ICNN)用于构建老年人自评健康预测模型,以解决1D-CNN容易出现预测不准确和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显示,老年人自评健康与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职业、年收入等因素有关;在较高维度数据特征情况下,1D-ICNN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该方法的应用和普及能够为准确预测老年人健康状况、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实证依据.

    老年人自评健康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陇南段铁路职工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动态队列研究

    杨少华王少华徐国祥刘健生...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兰渝线陇南段铁路工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并探讨其发生风险与超重肥胖的关联性,从而为铁路职工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同一医疗机构至少有1次随访,且基线期无血脂异常的596名兰渝线陇南段铁路职工为研究对象.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并根据受试者最后一次的TG、TC、LDL-C和HDL-C检测含量将其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分别为190人(31.88%)和406人(68.12%).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铁路职工发生血脂异常的累计事件发生概率曲线,并通过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596名铁路职工,其中男性531人(89.09%),女性65人(10.91%),基线期年龄中位数为24岁(IQR=3).5年随访期内共有190人(31.88%)血脂出现异常,且肥胖组发生血脂异常的比例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超重组发生血脂异常的比例高于正常组(P<0.001);在基线和随访期间,血脂异常组的BMI、TG、TC、LDL-C、HDL-C和血糖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P基线<0.01,P随访<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调整了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和血糖后,超重组和肥胖组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分别为1.57(1.12~2.21)、2.10(1.09~4.05).累计事件发生概率曲线显示正常组血脂异常的累计发生概率低于超重组(P<0.001)和肥胖组(P<0.01).结论 超重及肥胖增加了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监测铁路职工BMI水平对预防血脂异常很有意义.

    铁路职工血脂异常BMI队列研究

    降钙素原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郭伟强韦碧柳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降钙素原(PCT)在老年患者中的研究现状和焦点,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PubMed数据库中搜索从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5月关于PCT与老年人的文献.随后通过书目共现软件及统计软件SPSS 22.0对论文的发文量、发文时间、国家、期刊、主题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PCT与老年人研究现状的相关文献38篇,2017年开始有相关文献报道,文献发表总量少,由15个国家分别在28种期刊上发表,其中我国学者及杂志社发文量最多.相关文献共使用了 82个主要主题词及副主题词,总出现频次为105,频次≥2被截取为高频词,共12个,而排名前5的是PCT、C-反应蛋白、尿路感染、生物标志物、细菌感染.对12个高频词进行了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大致可分为3组:PCT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PCT在老年泌尿系统感染中的研究状况;PCT与老年重症感染.结论 PCT在老年患者中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老年患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评估.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尿路感染文献计量学

    基于CiteSpace的门诊大数据研究趋势及热点可视化分析

    徐静娟朱枫刘华联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门诊大数据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研究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大数据"OR"big data"AND"门诊"为主题词,检索从2013年1月-2023年6月的文献.运用CiteSpa ce对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224篇文献,每年发文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18和2020年达到最高;②研究主要在信息和管理类的期刊发表;③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黄绍中、陈纯、黄宇飞、谢小平、张勇发文量较多,陈纯、张勇、谢小平、黄绍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④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学及大学附属医疗机构,各团体间的合作并不明显.发文量较多的前5所机构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⑤关键词聚类分析后,形成10个聚类群,分别为大数据、数据挖掘、智慧医疗、疫情防控、门诊、医院、医疗费用、机器学习、管理、电子病历;⑥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研究趋势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传染病防控、门诊电子病历和智慧门诊.结论 大数据已成为门诊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机构之间的协作还需要加强,未来仍需扩展门诊大数据应用场景.

    大数据门诊管理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终末期患者家属临终抢救决策影响因素定性研究的Meta整合

    魏丹曹梅黄永先倪雪梅...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影响生命末期患者家属抢救治疗决策的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万方、维普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使用2017年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通过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提取76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3个新类别,得出4个结果,患者因素(病情及生活质量、意愿表达、患者其他因素)、家庭相关因素(抢救知识与理解、照顾者经验及相关因素、决策观和死亡观、家庭态度与支持、经济因素)、医疗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医疗设施及制度)和社会环境因素(文化及道德因素、信仰因素、社会支持).结论 终末期患者家属临终治疗决策影响因素复杂,应从个人、家庭、社会3个层面进行全方位干预,以提高临终照护质量.

    终末期患者家属临终照护抢救决策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与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Meta分析

    蔡鑫夏宗燕唐英罗岳西...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vNOTES)与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全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收集比较vNOTES和LESS对于子宫切除术的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2年10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9 篇文献,共 955 例患者.vNOTES 组手术时间短于 LESS 组(MD=-13.11,95%CI:-19.09~-7.12,P<0.05);vNOTES 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 LESS 组(MD=-14.11,95%CI:-20.06~8.17,P<0.05);vNOTES 组 VAS 评分低于 LESS 组(MD=-0.60,95%CI:-1.04~-0.17,P<0.05);vNOTES 组住院时间短于 LESS 组(MD=-0.75,95%CI:-1.31~-0.20,P<0.05);但 vNOTES组与 LESS 组术中出血量(MD=1.09,95%CI:-1.23~3.42,P>0.05)、HGB 下降水平(MD=-1.08,95%CI:-2.39~0.23,P>0.05)以及并发症发生率(MD=0.70,95%CI:0.35~1.39,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NOTES全子宫切除术较LESS具有体表不留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但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并发症方面未表现出优势.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