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高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高教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高教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张进

双月刊

1673-8012

bjb2273@163.com

023-49891338;023-49891771

402160

重庆市永川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重庆高教研究/Journal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重庆文理学院主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以高师及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电气、体育、科学史等领域内有创新观点的学术论文为主要刊载对象;以数学、物理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并特别开设“基础教育研究”栏目,刊登中学理科相关研究的优质稿件。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和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推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发展,繁荣学术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学术水平,为教学、科研服务,发现和培养人才;严格执行国家出版法规以及国家标准和规范,突出重点、逐渐拓宽,不断进取、推陈出新,立足渝西、面向全国,辐射国外的办刊原则。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创刊以来,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论文的学术水平。从2001年以来,就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何景师徐兰叶善椿戴航...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观层面落实产教融汇、丰富专业群建设内涵.

    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杜宾模型空间效应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谢雨宸王鉴
    8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创新的高度启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小格局式的"追赶思维"向服务经济社会的大格局的"不可替代思维"转变,走一条以差异化发展、特殊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长期以来,由于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高等教育布局的影响,东中西部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国家级平台搭建和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的"长板"要素之间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拉大.西部高校原本的"长板"要素处于明显弱势地位,"长板"变成了相对意义的"短板".面对西部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与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平台供给结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秩序等方面的多重问题,破解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亟待通过补齐短板树立发展信心,一体化构建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崛起的"一体两翼".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以分类发展支持学科建设,以特色发展提升学科质量,以集群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谋划、交叉融合、结构优化和社会职能,重构学科创新集群发展的新生态体系;通过顶层设计与底层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和整体性的"点、群、域"合纵连横的科技创新平台,构筑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形成"合纵连横"的战略平台新格局;注重"外引"和"内培"人才相结合,激发西部高等学校吸引人才的"聚集力",激活西部高校人才驱动创新的"能动力",为构建西部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提供人才支撑,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

    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科建设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困境与策略——基于重庆市高校的调研

    黄蓉生颜叶甜石海君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服务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引领与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创新人才的关键.研究设计自制问卷,采取非概率随机抽样和典型代表选取相结合的方法对师生开展调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从调查结果看,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质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认为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庆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尚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存在专业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参差不齐、教材使用不够规范、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适应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制定"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升专业整体能力;组织编写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基础教材,强化专业基础规范;优化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提振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抓好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格局,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

    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姜朝晖金紫薇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有着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体系和治理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促进知识再生产升级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升级、供需匹配的优化以及国际链接的畅通.基于问题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大教育观";二要坚持协同创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要坚持动态调整,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协同发展;四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快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教育理论逻辑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大材小用"还是"大有可为":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问题"探析

    侯滟斯姜子凡陈霜叶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名校博士作为高学历师资入职中小学备受关注,并引发舆情争议.选取近10年官方、学校、自媒体相关新闻报道、线上公开信息、论坛讨论等数据,运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后发现,"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争议背后主要是高学历教师的"才岗匹配"问题.这存在两个不同的逻辑出发点:一是基于社会文化层面的"大材小用"之争,即名校博士的象征性资本是否与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相匹配;二是基于高质量师资发展的"大有可为"之争,即名校博士的知识能力能否满足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从争议背后的深层制度来看,这两重争议不仅源于客观的学业制度结构,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和聘任方式转变有关,同时还反映了文凭功能和优绩主义追求下公众对于中小学教师职业有限度的公共理解.为了破解高学历教师的"才岗匹配"问题,需要切实重视高学历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充分挖掘其潜力及优势.

    教师学历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文凭主义

    《重庆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成功举办

    封2页

    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读阙明坤《我国独立学院转设风险防范和推进机制研究》有感

    杨德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