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临床应用角度对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进行回顾及分析

    李军王阳阳南洋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髋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可出现剧烈疼痛,为降低患者疼痛,目前有多种神经阻滞方式用于髋部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如腰丛神经阻滞、腰方肌阻滞、髂筋膜阻滞等.这些阻滞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下肢肌力减弱,延长患者下床时间,增加跌倒、血栓发生的风险.通过对髋部解剖的深入了解,近年来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髂腰肌平面阻滞(iliop-soas place block,IPB)及髋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麻醉被运用到髋部手术中,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下肢肌力影响;其中PENG阻滞近年来被较多地应用到临床,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从临床和解剖学角度来分析PENG阻滞的特点和应用概况.

    髋关节神经阻滞解剖髋关节囊周围神经

    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抗体疗法、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疗法研究进展

    李燕娟张连生李莉娟
    6-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疾病.尽管多种新型药物的应用使患者生存及预后有所改善,但很大程度上仍复发难治.单克隆抗体靶抗原、B细胞成熟抗原均在骨髓瘤细胞上高表达,是理想的靶抗原,因此针对靶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疗法及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现结合相关文献对上述两种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抗体疗法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疗法

    m6A甲基化修饰在乳腺癌中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贺紫薇葛梦迪孙心悦刘成祥...
    10-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全球女性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危及女性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 A)是高等真核生物mRNA中富含的内部修饰物,对于mRNA代谢和多项生物过程都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m6A与多种类型的肿瘤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其与BC之间的关联还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 m6A甲基化修饰在癌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m6A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甲基识别蛋白各自的生物功能,以及m6A甲基化修饰在BC的增殖、侵袭、耐药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开发针对m6A的化学调节剂为BC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同时m6A甲基化修饰因子有望成为BC诊断、预后以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治疗靶点.

    乳腺癌m6A甲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基于VSMCs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余玉勇王成陈世玖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局部主动脉血管异常膨大至直径大于3cm以上的一种严重疾病,目前尚无可以预防或逆转AAA进展的特定药物.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血管壁中膜的主要细胞成分,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AAA主动脉壁结构完整性的丧失相关.本文就VSMCs的表型转换、氧化应激、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衰老、自噬和凋亡在AA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AA的防治寻找有效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依据.

    腹主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氧化应激炎症

    长链非编码RNA在AKI向CKD转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玉清胡琼丹王丽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和进展的关键危险因素,对AKI向CKD转变的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表观遗传学——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角度阐释AKI向CKD转变的潜在机制为延缓或阻断肾脏疾病进展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本文主要从AKI向CKD转变过程中的3个关键病理过程(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免疫细胞浸润和促纤维化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与间质纤维化)分别综述了近年来ln-cRNAs研究新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长链非编码RNA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

    一种BAC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YP2A6单倍型分析中的应用

    赵芳玲綦钰莹蔡剑平戴大鹏...
    24-2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大片段基因克隆用高拷贝BAC质粒载体以用于CYP2A6基因的单倍型分析.方法 利用退火程序生成包含多克隆位点的寡核苷酸,分别连接入HindⅢ/BamH Ⅰ双酶切后的pGEM-3Z载体及pBeloBAC11载体,随后使用Hind Ⅲ单酶切中间载体并连接,利用蓝白斑筛选获得头尾串联的高拷贝BAC载体pBAC-BJH.利用STI PCR的方法扩增CYP2A6基因全长,经切胶纯化后利用BstB Ⅰ与Mlu Ⅰ双酶切,并与同样双酶切的pBAC-BJH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以获得包含新突变355A>T的全长Bac克隆用于单倍型测序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增加7个多克隆酶切位点的高拷贝BAC载体pBAC-BJH.该载体具有拷贝数高、可选酶切位点多等优势.利用该载体对CYP2A6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新突变体携带22C>T、51A>G、355A>T,3个SNP单倍型为CGT.结论 成功构建了方便用于大片段基因克隆的载体pBAC-BJH,该载体可用于p450基因的单倍型分析及其他大片段基因克隆分析.

    高拷贝BAC载体CYP2A6单倍型分析

    GTSE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影响

    谭程鹏刘晓红李锟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 G2/S 期应答相关蛋白 1(G2 and S phase-expressed protein 1,GTSE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免疫学作用和预后分析,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公共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提供的数据,用Kaplan-Meier、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数据库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进行GTSE1基因表达、免疫学作用及预后分析,通过免疫组化实验验证GTSE1在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应用R软件对GTSE1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 GTSE1在人类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肝细胞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GTSE1基因表达与HCC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丰度显著相关(P<0.001).GTSE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核分裂、细胞器裂变、离子通道活性等基因模块;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等.结论 GTSE1在HCC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且在免疫细胞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HCC的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

    G2/S期应答相关蛋白1肝细胞癌预后免疫细胞

    瓣叶图案化对机械瓣膜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玉苗周建业刘丽
    36-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机械瓣瓣叶表面构建图案化织构是否对机械瓣流体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GKS 21A、23A两种规格的双叶主动脉机械瓣,作为对照组按照ISO 5840-2:2021标准要求用脉动流测试仪测试瓣膜的平均跨瓣压差(mean transvalvular pressure,MTP)、反流百分比(regurgitation fraction,RE)、有效开 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oss)等流体力学指标;然后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每个瓣叶表面构建垂直于血流方向的横纹图案,再次对该实验组瓣膜进行同样的测试,记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在脉动流试验中,实验组的MTP在相同流量、规格下比对照组小;GKS 21A实验组瓣膜的RE比对照组小,GKS23A实验组瓣膜的RE比对照组大;实验组瓣膜的EOA在相同流量、规格下均比对照组大;GKS21A实验组瓣膜的eLoss比对照组小,GKS 23A实验组瓣膜的eLoss比对照组大.结论 机械瓣瓣叶表面横纹图案会影响到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表面图案化血流动力学脉动流测试仪人工心脏瓣膜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机制研究

    邓志敏吴玛丽代芳芳程艳香...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艾迪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关键分子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筛选艾迪注射液中中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筛选卵巢癌异常表达的基因,取交集后获得艾迪注射液作用于卵巢癌的可能靶点.接着对可能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和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靶点,对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进行实验验证,用50mg/ml艾迪注射液处理卵巢癌细胞后利用CCK-8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核心靶基因的表达.结果 筛选到艾迪注射液作用于卵巢癌的可能靶点共13个.这些靶点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铂耐药和白细胞介素-17等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13个基因中,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为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 4,CLDN4)、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ecretory leukocyte peptidase inhibitor,SLPI)和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包含5(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5,BIRC5).细胞实验发现,艾迪注射液能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促进卵巢癌保护性靶点BIRC5的表达,并显著下降卵巢癌危险因素CLDN4和SLPI的水平.结论 艾迪注射液可能是通过影响CLDN4、SLPI、BIRC5这3个核心靶点的表达来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抗卵巢癌和联合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

    艾迪注射液卵巢癌细胞增殖网络药理学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再发危险因素分析

    赵佳琳董卫国
    47-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44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首次肠镜复查结果分为再发组(n=168)和未再发组(n=76),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息肉特征、手术方式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结肠息肉切除后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44例患者再发168例(68.9%),再发组年龄(60.17±10.54岁)、息肉数目[3(2,5)个]大于未再发组[56.30±11.08岁、2(1,4)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58岁、息肉数目≥3个、息肉分布于全结肠、多部位息肉及癌前息肉比例(71.4%、58.3%、60.1%、54.8%、63.7%、75.6%)均高于未再发组(48.7%、42.1%、34.2%、30.3%、42.1%、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1.08(0.90,1.31)mmol/L]低于未再发组[1.21(0.96,1.40)mmol/L](U=-2.321,P=0.020),息肉分布于右半结肠比例(19.0%)低于未再发组(31.6%)(x2=4.647,P=0.031).男性(OR=2.375,95%CI:1.222~4.616,P=0.011)、年龄(OR=1.036,95%CI:1.007~1.065,P=0.013)、息肉分布于全结肠(OR=2.009,95%CI:1.039~3.886,P=0.038)是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后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年龄较大、息肉分布于全结肠的患者更易在内镜下息肉切除后再发.

    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再发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