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尘天气对柏树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用药情况的影响

    茹一李丽莎关凯王子熹...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沙尘天气对柏树花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 招募柏树花粉AR患者81例,记录2019~2023年患者于柏树花粉授粉期间每日鼻结膜炎症状评分及药物评分,在国家环境监测站数据库、中央气象台官方网站及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网络数据库获取北京市受沙尘天气影响的日期及每日气象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沙尘天气对于AR日均症状评分和日均症状药物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 在控制柏树花粉浓度与气象因素影响的前提下,AR患者日均症状评分及日均症状药物综合评分均与是否"沙尘日"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均症状评分:r=0.39,95%CI:0.057~0.724,P=0.022;日均症状药物综合评分:r=1.199,95%CI:0.420~1.977,P=0.003.另外,AR患者日均症状评分和日均症状药物综合评分与柏树花粉浓度也呈正相关,"log1.花粉数"每升高1,则日均症状评分升高0.338分,日均症状药物综合评分升高0.602分.结论 沙尘天气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对柏树花粉AR患者症状及用药情况产生影响.

    变应性鼻炎沙尘天气症状评分症状药物综合评分柏树花粉

    术前NLR、TSH检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应用价值

    郭鹏王新华王健夏露花...
    54-5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预测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 分析654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NLR、TSH及其他血清学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得连续变量的截断值.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独立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建立列线图.采用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预后模型的准确性和区分度.采用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DCA)曲线来预测临床应用潜力.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TSH、Tg/TSH、T分期、肿瘤灶数为影响PTC患者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构建列线图,C指数为0.730,对该模型进行验证,C指数为0.719,其校准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曲线表明了良好的临床潜力.结论 术前NLR低值组、TSH高值组联合临床其他因素对预测PTC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有重要预测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结转移

    SRS治疗时机对EGFR突变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影响

    郭文静丁广成时昌立杨如意...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的治疗时机.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均接受TKI治疗.根据SRS的治疗时机不同分为2个治疗组:确诊为肺腺癌脑转移后即行SRS的称为早SRS组(n=52),接受TKI治疗待脑部转移灶进展后再行SRS的称为晚SRS组(n=38).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ntracrani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i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多因素 COX 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两组的ORR(59.6%vs 50.0%,P=0.365)和DCR(76.9%vs 73.7%,P=0.7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中位OS和iPFS分别为31.5个月和12.5个月,早SRS组的OS比晚SRS组明显延长(35.5个月vs 27个月,P=0.001);早SRS组的iPFS也明显优于晚SRS组(15.0个月vs 11.5个月,P=0.004).全组无脑转移症状的患者中位OS较有脑转移症状患者延长(35.5个月vs 27.0个月,P=0.01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SRS治疗是患者OS和iPFS的保护因素(HR<1,P<0.05),Lung-mol GPA评分为3.5~4.0分是患者OS的保护因素(HR<1,P<0.01).结论 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基于TKI药物治疗下,脑转移确诊后早期行SRS治疗颅内控制效果更佳,生存获益更大.

    肺腺癌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Bβ15-42肽在细胞水平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张紫婷贾琚丹仇文芳乔玉峰...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Bβ15-42肽(fibrin-derived peptide Bβ15-42,FgBβ15-42)在细胞水平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组(H/R 组)、H/R 模型+9μmol/L FgBβ15-42 肽组(Fg 组)、H/R 模型+20μmol/L 氯喹组(CQ 组)、H/R 模型+9μmol/L FgBβ15-42 肽+20µmol/L 氯喹组(Fg+CQ 组).Control 组:将同质化细胞置于完全培养基中,在有氧(5%CO2,21%O2)条件下培养28h.H/R组:细胞用无糖、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在缺氧(5%CO2,1%O2和94%N2)条件下培养24h,再更换含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置于有氧(5%CO2,21%O2)环境中4h.Fg组:在复氧时加入FgBβ15-42肽9µmol/L进行干预.CQ组:在进行同质化处理时加入氯喹进行预处理(20µmol/L),后序步骤同H/R组.Fg+CQ组:按照上述CQ组及FgBβ15-42组在不同时间段的加药顺序、剂量,及H/R组的造模时间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活力;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自噬体结构及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LC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H/R组细胞的存活率下降(P<0.01);线粒体损伤明显,出现了肿胀、棘断裂等,且线粒体自噬体的数目增多;自噬标志性蛋白LC-3 Ⅱ/Ⅰ表达上调(P<0.05),自噬底物蛋白p62表达下调(P<0.01).与H/R组比较,Fg组、CQ组、Fg+CQ组细胞的存活率回升(P<0.01),线粒体自噬体减少,LC-3 Ⅱ/Ⅰ表达下调(P<0.01),p62表达上调(P<0.05),细胞自噬被抑制.结论 FgBβ15-42肽干预后可降低H/R-AKI细胞中自噬及线粒体自噬水平,对HK2细胞H/R损伤有保护作用.

    线粒体自噬缺血再灌注损伤缺氧复氧损伤FgBβ15-42肽急性肾损伤

    基于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脉管或神经侵犯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蔡甲慧荣光宏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发生脉管侵犯(lymph blood vessel invasion,LBVI)或周围神经侵犯(preineural invasion,PN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LBVI或PN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22年3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LBVI或PNI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DCA)曲线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获益性.结果 268例胃癌患者中,119例(44.4%)发生LBVI或PNI,149例(55.6%)未发生LBVI或PNI.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胃癌患者发生LBVI或PNI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胃癌患者发生LBVI或PN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基于上述3个危险因素建立LBVI或PNI风险列线图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敏感度为63.9%,特异性为83.2%,校准曲线内部验证得到一致性指数为0.811,平均绝对误差值(mean absolute error value,MAE)为 0.016;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P>0.05;DCA曲线的阈值概率为0.08~0.97时,患者的临床净获益率较高.结论 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胃癌患者发生LBVI或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LBVI或PNI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率和临床适用性,该模型有助于临床预测胃癌患者是否发生LBVI或PNI.

    胃癌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危险因素列线图

    不同加固方式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李芸鹏钱国武宋阳阳宋展...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加固方式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吻合口加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肛加固组(n=63)、经腹加固组(n=69)、未加固组(对照组,n=83);比较3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出血、狭窄)的发生情况及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结果 加固组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吻合口出血数小于未加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吻合口狭窄、肛门直肠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加固组比经肛加固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吻合口漏发生率、吻合口出血数、肛门直肠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加固低位结直肠吻合口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的加固方式.

    直肠肿瘤吻合口漏加固缝合腹腔镜手术

    肺癌类器官疾病模型的建立与药敏初步试验

    华红伟丁罡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构建肺癌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方法,利用类器官模型进行个性化药物敏感度的初步检测.方法 借助手术、纤维支气管镜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等技术选取病变组织进行取材,获取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将所取病变组织清洗处理后,经剪切、消化、过滤后可获取肺癌细胞,用基质胶重悬肺癌细胞并接种于培养皿,3D立体培养类器官;ki-67、CD133免疫组化比较类器官与亲本肿瘤组织相关性;化疗药物(长春瑞滨、顺铂、紫杉醇、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处理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肺癌类器官核异型性明显,与亲本肺癌组织一致.肺癌类器官CD133免疫组化强阳性,提示肺癌类器官是肿瘤干细胞的富集,ki-67细胞比例超50%,说明类器官具备一定的增殖能力.化疗药物作用后,肺癌类器官对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为高度敏感,对长春瑞滨和培美曲塞为低度敏感.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肺癌类器官体外培养体系,可初步用于体外药敏试验.

    肺癌3D立体培养类器官药敏试验

    HIV感染者尿JC多瘤病毒与肾功能关系5年随访分析

    闫俊王梦嫣张忠东李峰...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尿液中JC多瘤病毒(JC polyomavirus,JCV)和BK多瘤病毒(BK polyomavirus,BKV)的阳性率,评估长期随访尿JCV阳性与肾功能及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纳入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门诊随访的HIV-1阳性的感染者共180例.收集其尿液标本,进行JCV和BKV检测.回顾性并持续性随访收集患者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前基线及随访1、2、3、4、5年的肾功能及CD4+细胞计数等.结果 180例HIV-1阳性感染者尿液中JCV的检出率为25.55%(46/180),BKV的检出率为1.67%(3/180).患者ART前基线尿JCV阳性组总淋巴细胞数为1699.62±790.44个/微升,小于尿JCV阴性组总淋巴细胞数(2113.59±832.73个/微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启动ART随访中,尿JCV阳性组血肌酐水平低于尿JCV阴性组.随访第2年时,尿JCV阳性组血肌酐水平为70.00(64.00,77.00)μmol/L,小于尿JCV阴性组[76.00(67.00,85.0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随访第2年时,尿JCV阳性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为 118.00(106.25,133.75)ml/min,大于尿 JCV 阴性组[113.00(97.00,128.00)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随访第4年时,尿JCV阳性组血肌酐水平为70.34±14.98μmol/L,小于尿JCV阴性组(76.6±14.45µ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HIV-1感染者中尿液中JCV和JCV的检出率与总淋巴细胞水平呈负相关.在HIV-1感染者中,尿JCV阳性对肾脏有保护性作用,尿JCV阴性可作为早期预判HIV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HIVJC多瘤病毒BK多瘤病毒肾功能

    石榴补血糖浆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田文灏郎海燕王金环孙长岗...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石榴补血糖浆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将2020年6月1日~2023年3月1日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给予石榴补血糖浆,对照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52.22%,优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提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石榴补血糖浆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石榴补血糖浆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临床疗效

    低剂量多巴胺联合托伐普坦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杨凌超王健查亚芳张松...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低剂量多巴胺联合托伐普坦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4例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托伐普坦15mg,试验组患者加用低剂量多巴胺[2μg/(kg·min)]静脉泵入,共治疗7天.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7天后患者的心肾功能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3%(45/52)和67.30%(3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肾功能血清学指标和12h尿量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多巴胺联合托伐普坦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肾功能.

    多巴胺托伐普坦心肾综合征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