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疼痛和不公正知觉的相互关系

    孙顺良曾细花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梳理了疼痛和不公正知觉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并提出了可能的干预方案.疼痛和不公正知觉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疼痛可以加剧个体的不公正知觉,不公正知觉被激活后,也会加剧个体的疼痛感,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中,情绪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此外,公正世界信念和医患关系可以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还可以与情绪相互作用,再影响不公正知觉.所以,可对疼痛患者的情绪、信念以及与医护人员的关系进行干预,从而促进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公正知觉疼痛脑机制

    自闭症儿童话语多模态个案研究

    何旭良汪竞杨峰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非语言及其跨通道性等方面比较正常男童和两个自闭症男童叙事语言.叙事中,他们讲述一个无字书《青蛙,你在哪里?》的故事并录像.分析多模态语料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叙事字数、句数,代词、语气词、心理词汇的数量和概念错误数没有显著差别,中度自闭症患儿在这些方面显著不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非语言及跨通道方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比中等程度患儿表现要好,中等自闭症儿童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独自完成述说故事.针对他们的多模态特征,提出了康复建议.

    自闭症语言非语言多模态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及感受

    时俊芳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保护性约束的真实体验,为护士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实证依据.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接受过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共归纳为4个主题:患者对约束的态度、认识、情感体验、身体感受.保护性约束在保护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性体验.护士应掌握患者病情,做好风险预见与干预,积极寻求替代措施,提供人性化护理,针对患者需求完善约束护理,确保约束患者的身心舒适.

    精神分裂症约束心理体验质性研究

    传统儒学文化与医患信任重构

    胡宗兵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患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医疗体系良性循环的基础条件.基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视角,认为医患信任危机是由于在医疗实践中重"治疗"轻"沟通",重"利益"轻"道义"以及强化立场对立性,淡化关系统一性等原因造成的,进而提出以人为本,加强儒学人文关怀,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构筑医患命运共同体等对策,重构医患合一的新时代医患信任关系,为医患信任重构提供理论支撑及现实依据,进而为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信任重构医患信任传统儒学文化

    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李荔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医学人文教育评价体系是保障和促进医学人文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功能及哲学基础,以及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性、互动性和过程性.据此特性,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两级评价指标及观测点,并探究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及将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嵌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方案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实施、反馈调控及元评价四个阶段加以实施的路径,尝试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

    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叙事分析

    汪淑敏吴亚美林程程应金宏...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现状,为职业认同培育提供新思路.从叙事角度出发,借鉴拉波夫的评议分析模式,从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技能、职业社会支持、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自我反思五个维度对12名新入职护士进行深度访谈.新入职护士对职业有正向感知,而职业胜任能力较低;职业沟通技能不足,尚不能灵活应用于临床;能积极应对职业挫折,且自我反思促进职业发展.新入职护士有较高职业热情,但欠缺规范化培训指导,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应建立健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注重职业认同及职业相关技能的培育.

    叙事研究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

    从印鉴考察徽宗敕撰《圣济总录》国内外版本传藏情况

    杨金萍刘更生孟玺王振国...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圣济总录》是宋徽宗敕撰的大型方书,在国内外流传过程中有多种版本存世,如元大德本、明抄本、清乾隆刻本、日本聚珍本、日本抄本等,钤盖的官私印章尤多,既有著名藏书家如范行准等私人印鉴,又有"京师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官方印鉴,同时还有"安乐堂"、"明善堂"等王府印鉴;除了国内藏书及印鉴外,尚有国外藏书印鉴,如"帝国博物馆图书"、"跻寿殿书籍记"等.诸多的印鉴为考察版本提供了重要线索,借助国内外官私印鉴及书目题跋进行版本流传系统的考察,对于理清版本的流传始末及传藏脉络有重要意义.

    印鉴《圣济总录》版本流传

    先秦图像中羊的生命文化含蕴初探

    卓一然王明强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时期,羊作为先民崇拜的图腾之一,作为图像题材出现并不少见.在资源匮乏的远古时代,能成为图腾受到崇拜,必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拟以"生殖繁衍"作为核心首要象征意义,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究其原因.具体为:第一、对羊"先生如达"强大生殖繁衍及顺产能力的崇拜;第二、对"德如羔羊"柔顺美德与吉祥文化等美好品质的推崇;第三、对羊在日常饮食以及中医药文化中承担丰富"角色"的认同.这些意象推动使羊成为器皿的纹饰图像,成为中华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载体.

    图像先秦生命

    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伦理问题探讨——"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伦理与监管在线研讨会"会议纪要

    张红霞章晓祎潘垚胡庆澧...
    79-80,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