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顾与展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发展趋势

    陈勇川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主要功能从咨询、监督和教育转变为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将伦理审查的发展变革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接轨与发展阶段、探索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动力、发展特点和走向.基于伦理审查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我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可能存在三个宏观的发展趋势:审查体系的完善、中国特色伦理原则的融入、由名到实——关注伦理效应.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历史回顾发展趋势

    德国伦理委员会的历史、任务、法律依据和组织架构

    Joerg Hasford许毓君
    8-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医学伦理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目前有52个依公法设立的伦理委员会参与药品、医疗器械和放射临床试验审批.获得审批是开展临床试验的前提.多学科、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审查研究的科学性、合法性、伦理和医学接受度.其论证指导原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赫尔辛基宣言》、国际惯例、道义论伦理和原则主义伦理.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宪法更强调人的尊严、生命权和身体权、研究自由.伦理委员会应帮助申办方寻求满足这些要求的解决方案.1983年,德国医学伦理委员会协会成立,旨在协调程序、面向公众代表伦理委员会,并为委员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

    伦理委员会医学研究临床试验德国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知情同意政策的变迁——从2003版与2020版GCP的对比说起

    王美霞李义庭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知情同意起源和发展以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的整体修改为背景,通过对比新旧版GCP中关于知情同意概念、内容、过程及记录、相关签署人员等方面的变化,结合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整体发展和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相关要求,阐明政策变化背后所代表的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安全和权益保护关注的核心问题;再通过梳理知情同意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引导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正确撰写知情同意书,合乎规范地进行知情告知和同意签署,切实履行受试者保护的主体责任.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知情同意受试者保护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伦理审查的实践瓶颈与路径探析——2020版GCP相关规定的启示

    蒋璐灿陈勇川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未对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伦理审查进行要求和规定,通过对我国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伦理审查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回顾,发现注册药物临床试验的中心伦理审查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而是原来就存在,现在只是考虑如何恢复的问题.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建议完善建立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心伦理审查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关操作指南、逐步确立广泛认可的中心伦理审查模式、加快国内机构伦理委员会注册备案及认证工作、加强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以及制定相关惩罚措施;从国家层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措施,方可在保证审查质量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多中心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效率.

    多中心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伦理审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并非源于《伤寒杂病论》

    钟玮泽郭华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辨证论治原则由《伤寒杂病论》所创立已成为中医界的主流观点.然而,《伤寒杂病论》中“证”的含义是指除脉象以外的临床表现,与现代中医界认为“证”是疾病的本质完全不同.因此,辨证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的观点缺乏合理性.古代医者在无法接触《伤寒杂病论》或不具备“辨证论治”概念的情况下以“治病求本”为最高临床原则,该原则促使医者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而医者凭借疗效即可判断治法是否切合本质.《伤寒杂病论》应被视为“治病求本”原则的细致化与严谨化体现,现代的辨证论治原则实际上源于中医诊治体系规范化的需要.

    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治病求本疗效疾病分类

    扬雄《太玄》中的医学思想研究

    陈沛锦张其成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玄》为西汉末年扬雄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通过选取对《太玄》中“中、养、常、割、灶”五首的阐述,表明了其阴阳中和的生命观、藏心于渊的养生观、及时求医的预防观、见微知著的治疗观、不洁致病的病因观这五个方面的医学思想.扬雄认为,人秉中和之德,立身行道,如此方可迭至“性命之理”.生命一体内外息息相关,两者不可分离.一旦生病,就应当及时就诊,方不至于病情蔓延开来,最终导致难以治愈之境.养生之道,莫若藏心于宁静平和之地,如此则生命得以返璞归真,达到真正的美好之境.

    太玄医学思想阴阳中和

    医疗中分享决策的伦理依据

    王继超翟晓梅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中分享决策的伦理依据来自医生在医学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的优势,患者基于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以及合理的平等诉求所拥有的患者权利,医学的专业性和医学目的的内在要求,医生对患者的义务,以及患者家属享有的权利义务.只有在医学专业认可的治疗选择范围内,患者的意愿才应该被考虑.分享决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其所面临的最大的伦理挑战是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医疗机构和医疗制度也有责任为分享决策提供支持.

    分享决策医学专业性临床伦理

    冷冻胚胎移植伦理问题探讨及对策——以一例三次剖宫产手术史患者为例

    张丽娜岳宗柱刘辉辛峰...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诊的一例三次剖宫产手术史患者要求行冷冻胚胎移植助孕为例,通过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从医学、法律、社会文化、伦理学等多角度讨论、评估,制定了在患方充分知情同意基础上选择单囊胚移植、把控助孕时间点及制定个性化分娩方案等妥善处理对策,防范患者再孕的各种高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后的危害,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权和生育健康权,真正践行了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和伦理监督的原则,为各生殖医学中心应对伦理难题提供对策借鉴.

    有利原则多次剖宫产史子宫破裂知情同意

    意义疗法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应用

    马俊陈星谷灿杨盛波...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意义疗法在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实践中的应用进展,对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提出建议.意义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方法,它将寻找意义的过程概念化为一个创造性的、独立的、积极的过程,通过群体或个体干预的形式帮助生理心理遭受巨大创伤,生命意义感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的晚期肿瘤患者寻找、发现生命的意义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剩余生命时间,这在我国医院或社区安宁疗护模式中非常具有实践价值,同时对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后续发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意义疗法晚期癌症安宁疗护

    死亡应对能力及应对方式测量工具研究进展

    李倩史宝欣
    43-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死亡应对能力、死亡应对方式的概念、不同测量工具的信度及效度、适用人群以及量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对死亡应对能力、应对方式测量工具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死亡应对方式,而忽略死亡应对能力的研究,因此死亡应对能力测量工具相对较少.总结了国内外在死亡应对方面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与指导,从而提高安宁疗护临床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安宁疗护的发展.

    死亡应对能力死亡应对方式安宁疗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