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期刊导航
|
艺术传播研究
期刊信息
/
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传播研究
出版周期:
季刊
国际刊号:
2096-8183
艺术传播研究
/
Journal Journal of Art Communication
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01 期
真情、创化、时间与直觉——朱谦之唯情哲学视域下"艺术情本论"要义探析
史爱兵
117-127页
查看更多>>
摘要:
在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以情论艺者不乏其人,朱谦之属于20世纪初中国"艺术情本论"的倡导者.与一些学者对西方"艺术情感论"的介绍性传播不同,朱谦之吸收西方哲学与艺术中的情知、情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思、情识,以西启中、以中补西,于唯情哲学的精微之思中重观艺术,提出"艺术情本论",其观点极具思想性、探索性和时代性.从真情、创化、时间与直觉诸点入手,探究唯情哲学视域下朱谦之"艺术情本论"的要义,可在揭橥其观点要旨的同时丰富对20世纪初中国艺术有情论的研究内容,凸显其观点在学术史、文化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
朱谦之
艺术情本论
真情
创化
时间
直觉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戏剧何以能够"线上":线上戏剧的技术可能性与传播新偏向
丁姝杰
128-134,144页
查看更多>>
摘要:
互联网媒介的发展为线上戏剧提供了技术的可能性,为戏剧艺术带来了视听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新变化.戏剧以线上的方式传播,可以使更多观众走进戏剧艺术的世界,缓解该领域文化资源不平衡的状况.同时,以虚拟空间重构戏剧场域,会形成更广泛的戏剧"场",以新的方式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线上戏剧的艺术传播方式也显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偏向,在让观众享受到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审美体验与日常世界的界线模糊的问题,甚至使审美体验受到干扰.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终端把近百年来人们努力打破的"第四堵墙"重新竖立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无法自由、完整地把握审美对象,进而有碍于审美体验的完整生成.面对线上戏剧,我们需要在努力寻求科技助力的同时,把握好媒介技术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
戏剧演出
线上戏剧
观演关系
审美体验
传播偏向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形塑战时新国民:情感动员与教育纪录片《第二代》
陈莹
135-144页
查看更多>>
摘要:
抗战时期诞生的教育纪录片《第二代》于1941年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摄制,潘孑农导演.国民党政权拍摄该片的直接目的在于利用难童形象谋求对外宣传,但若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活动中开展的情感教育工作的角度延展开去亦可以看到,左翼电影人在参与这类任务时发起情感动员的方式通常在于塑造一系列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的银幕形象.这部《第二代》以战时的中国难童作为情感媒介,发挥了纪录片的纪实功能,刻画了保育院儿童在炮火下的成长经历,将他们塑造成了富有战斗力与奉献精神的新一代战时国民.该片作为左翼电影人在战时的官营电影机构主持的作品,表面上虽必须配合国民党政权的抗战建国方针,但实际上也通过儿童的演剧和歌唱传达出了鲜明的进步立场,将他们身上富集的情感资本转向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理念.该片构筑了许多汇聚情感力量与革命认同的景观,以儿童为艺术代表宣告了一种新兴政治主体的诞生.
关键词:
儿童形象
情感动员
教育纪录片
左翼电影
抗战宣传
《第二代》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作品选
封2,封3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