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下旬刊)
英语广场(下旬刊)

夏向东

月刊

1009-6167

Esteachers@163.com

杂志社编辑部:027-68892573宣传部:027-87615740

430077

武汉市武昌黄鹂路39号新闻出版局大楼1208室

英语广场(下旬刊)/Journal E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分为2大板块,主要刊登高、中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科研学术论文。聚焦外语学术前沿动态,促进外语高中等教育、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国营造一个促进外语教学创新、加强研讨交流的学术环境,为各高等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等从事外语教学的专业人士和外语学习爱好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我们的办刊宗旨是:多层次、 多视角、 全方位探讨文学、翻译、语言学和教学管理与研究。改革创新,同步世界是我们的办刊特色;学术平等、无偏见选题、有益读者是我们的办刊原则。自2012年第1期起新刊栏目“国外理论译丛”,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下的字幕翻译研究——以《长津湖》为例

    谈彬钰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字幕翻译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域下分别从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及表达层面对电影《长津湖》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分析译者如何达到字幕翻译的最佳效果,讲述影片中的"长津湖"精神.

    多模态话语分析字幕翻译《长津湖》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美学考究——以《文言英译教程》为例

    孙婉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视角出发,对《文言英译教程》中的汉译英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对美学转化过程进行探讨,浅析英汉翻译中对于美学价值的追求和译者应具备的美学素养.本文强调的是诗歌翻译中译者需要考虑的美学价值,重视诗歌英译工作背后的审美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读者应当具备的美学意识,挖掘英汉翻译蕴涵的美学知识,将源语读者获得美的感受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诗歌英汉翻译美学价值刘宓庆翻译美学

    基于Nature杂志医学论文摘要的翻译原则与方法探究

    谢翠曼石颖卢诗丽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Nature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杂志,具有独创性、及时性、权威性等特点,是一本重要的学术交流刊物.本研究采用功能目的论,从Nature杂志中选取医学领域的论文对其摘要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相关的翻译原则和技巧,以促进学术交流.

    医学论文摘要功能目的论翻译原则翻译方法Nature

    分析电影《绿皮书》中人称指示语使用的语用移情与离情策略

    张紫薇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称指示语在交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语境影响,实际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并不完全遵循语法规则,常常发生偏离.语用移情与语用离情是导致人称指示语使用发生偏离的两个重要原因.本文以语用移情与语用离情概念为理论基础,探讨电影《绿皮书》中的人物为表达不同感情,在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绿皮书》人称指示语语用移情语用离情

    二语习得中的社会认同理论述评

    解芳葛璋怡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认同与二语习得之间的联系,综述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对社会认同研究的发展进行梳理;探讨增强学生的社会认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指出我国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方面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社会认同二语习得二语学习者英语教学

    浅析母语迁移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措施

    张月馨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作为大多数学生的第二语言,其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影响.因此,母语迁移作为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高校英语教学现状,针对母语迁移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对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母语迁移高校英语英语教学

    语言的炼丹术——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小山》语言分析

    殷晓依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明威的小说语言风格比较鲜明,作品内容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白象似的小山》这部小说为例,对海明威的小说语言特色进行探讨.该小说以对话形式突出主题,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展开,采用隐喻艺术手法、简洁的语言表达,将小说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表述得淋漓尽致,并为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为当地文学创作提供指导.

    《白象似的小山》语言特色隐喻

    从《双城记》看查尔斯·狄更斯作品中的矛盾性

    邹婧范业红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作为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社会批评家,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享誉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国诸多学者都曾以不同的视角对此作品做出研究、发表意见,但是以矛盾的眼光看待此作品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从文中主题之间冲突和融合的视角出发,以文中相互矛盾的意象为基础,例如人物塑造上的善与恶、主题上的生与死,分析矛盾作用下的美的意境,阐明狄更斯在人物、情节和主题方面对矛盾意象的目的.

    狄更斯《双城记》矛盾性张力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中的二元对立解读

    刘艳艳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是厄休拉·勒·吉恩的科幻短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三个发生在奥米勒斯城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的事情:"夏庆节"狂欢的市民、地窖中的孩子以及出走的年轻人.狂欢是属于"夏庆节"的市民,痛苦却是属于地窖中的孩子,大多数市民的幸福、狂欢与地窖中孤单的孩子的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对这个所谓的"乌托邦"产生怀疑.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理论解读小说中多数与少数、幸福与痛苦两对对立体,从不同角度探讨对社会公平以及人性的思考.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结构主义二元对立

    论《熊从山那边来》中的疾病

    师梦茹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丽丝·门罗在她的短篇小说《熊从山那边来》中描写了晚年的菲奥娜罹患疾病,菲奥娜的疾病推动着该小说情节的发展.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菲奥娜的疾病进行分析,认为菲奥娜的疾病反映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双重性.一方面,菲奥娜的疾病表征着她受到父权制社会的压迫,这表现在菲奥娜的沉默失语和受到男性的歧视.另一方面,菲奥娜的疾病也发挥着让女性言说自我和反抗父权制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疾病让菲奥娜逃离了父权中心之屋和得到了对男性的控制权.

    《熊从山那边来》疾病父权制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