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石油术语隐喻翻译

    张颖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石油术语中的隐喻现象,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运用到石油术语隐喻的翻译中,旨在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盼,达到最佳关联.

    石油术语关联翻译理论直接翻译间接翻译隐喻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视域下《黄帝内经》脑系疾病的英译研究

    郝瑜樊晓玉赵善青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古典医学外译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从期待规范、专业规范两方面出发,以李照国及吴连胜、吴奇父子的译文为对比研究材料,研究中国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脑系疾病的术语和病情描述方式的翻译方法,旨在探究中国古典医学外译方法,分析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实际意义.

    古典医学《黄帝内经》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术语病症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疑犯追踪》为例

    史铭倩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传入国内,也开拓了字幕翻译的市场.本文以美国悬疑犯罪电视剧《疑犯追踪》为例,结合字幕翻译特点,从交际翻译理论出发,探讨字幕翻译策略,希望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

    《疑犯追踪》交际翻译理论字幕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变脸》为例

    耿家丽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电影能够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必然离不开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字幕翻译为外国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深入探讨电影字幕特点以及影片字幕的翻译难点,运用释义等翻译方法,从三维转换的视角对电影《变脸》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生态翻译学字幕翻译三维转换《变脸》

    国内2013-2022年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综述

    朱明月周卫京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2013-2022年收录的146篇相关论文,从总体态势、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四个方面探析了我国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十年间的进展与不足.结果显示,在数量上,我国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在2013-2022年间有所下降;地区分布上,我国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官话区;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的数量大于非实证研究的数量,且实证研究多以Audition和Praat为辅助;研究对象上,对象多集中在大学生和中学生;研究内容上,研究主要集中在音段和超音段,硕博论文和期刊文章研究各有重点.

    方言区英语语音语音习得

    认知隐喻学视角下英汉习语中方位词"西(west)"的对比

    秦杨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西(west)"的习语语料进行分析,从认知隐喻学角度揭示并解读习语的内在特质.习语作为人类语言浓缩的精华,其意义的本质是有迹可循的,大多数习语的语义可经过推导得出.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关于"西(west)"的隐喻习语,且表现出和而不同、异大于同的表征趋向.

    习语西认知隐喻

    话语结构与信息流动的互动关系

    谭芷淳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胡壮麟语言学视角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话语结构与信息流动的互动关系.话语结构在信息流动中起重要作用,而信息流动也反过来塑造话语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话语结构能提高信息传递效果,信息流动则影响话语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本研究强调深入探究话语结构与信息流动关系的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语言学话语结构信息流动

    人道主义视域下《杯酒留痕》中小人物创伤书写与伦理反思

    吴秋生李静静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本文旨在对其作品《杯酒留痕》中的小人物进行解读,关注小人物的战争创伤,通过对他们悲剧命运的人道剖析,激发人们对小人物生命的重视与同情.

    人道主义《杯酒留痕》小人物伦理反思

    后殖民主义视阈下《月亮宝石》中的身份重构

    吾文泉杨丹丹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亮宝石》是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非常出名的侦探小说.这部小说通过叙述月亮宝石从失窃到最终由三个印度人带回印度的过程,展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的三个印度人、詹宁斯及罗莎娜这些边缘人物的身份困境和身份重构展开研究,揭示了作者对东方和社会底层人民积极赞扬的态度,以及作者在消解文化身份的二元对立,促进不同文化身份的共融共生方面做出的努力.

    《月亮宝石》后殖民主义身份重构

    《接骨师之女》的沉默书写

    卞歆沂于建华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骨师之女》是著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经典之作.小说中,母亲茹灵对自己的故国经历保持沉默,更囿于移民身份而无法讲述创伤性的记忆.女儿露丝作为第二代美国华裔,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保持缄默,从幼年到中年,她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籍籍无名.她努力维系家庭关系,却从未被美国家庭真正接受.从沉默到发声的转变标志着个体性的回归和情感的连接.沟通成为化解彼此隔阂、增进理解的有效途径.

    《接骨师之女》谭恩美沉默叙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