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黎淑桦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教学一直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受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制约,很多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都缺乏创新性,这使得学生难以充分融入声乐教学活动中,进而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声乐教学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积极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优化音乐声乐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使教学现状发生根本性改变。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对奥尔夫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并为教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奥尔夫音乐高校声乐声乐教学

    岭南冼夫人歌剧片段创作探索及影响分析

    杨晓霞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冼夫人,被誉为"中国女中豪杰的典范",她的传奇人生和卓越贡献,对于历史、文化及艺术领域均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深入挖掘冼夫人的历史故事,精心塑造其艺术形象,并探索将传统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方式。通过直观的艺术展现,力求彰显冼夫人智慧、勇敢、仁爱、忠诚等崇高品质。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核心精髓与艺术特色,且与现代歌剧艺术巧妙融合。通过精心构思与创新剧本,塑造出冼夫人鲜明的人物性格与形象。在表演形式上,主张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合现代舞台艺术的多元表现手段,以塑造立体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在音乐创作方面,融合岭南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打造出独具岭南风情的音乐风格。在舞美设计上,结合历史与现代自然风光,实现视觉上的传统与创新融合,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追求和情感共鸣。

    岭南冼夫人题材歌剧创作探索艺术影响文化传承

    论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新探索

    申岚天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影片的火热,国产动画电影圈掀起一股"神话热",而就在此时,2021 年年末在几乎没有任何事先宣传的情况下,一部名为《雄狮少年》的国产现实主义动画电影登录大荧幕,引起业内和观众的关注。一方面,作为摆脱"神话热"束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狮作为主题而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备受好评;另一方面,也因为不符合主流审美的角色造型而备受争议。本文基于对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特性,以及"小人物"概念学习,结合《雄狮少年》在创作中的具体手法,对该片的精神内核及背后隐藏的人文思想进行探讨。

    现实主义小人物文化内涵国产动画

    论《纽伦堡的名歌手》中"贝克迈塞"的非本土概念

    欧阳腾腾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贝克迈塞这一角色为研究对象,探究该角色的声音、语言、行为与精神、名字源起,以及与《格林童话》中的隐喻等方面中的非本土概念,以此深入理解作品思想与瓦格纳创作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时的艺术观念。

    非本土概念《纽伦堡的名歌手》瓦格纳贝克迈塞

    国产动画电影的"国潮朋克"文化建构现象解析

    金涵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2018 年"国潮"一词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这场代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感官设计激烈碰撞的新锐浪潮席卷国内各行各业。本着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不同于"赛博朋克"与"蒸汽朋克"的"国潮朋克"在新时代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初现雏形。欲在当下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找到更为鲜明的中国风格,不断建构与完善属于中国的新时代动画学派,就要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嵌入时代烙印中。本文将结合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及《白蛇 2:青蛇劫起》进行整理与研究,推导出"国潮朋克"这一新艺术概念的表象呈现、基本特征和内在文化阐释,并在最后为"国潮朋克"建构一套兼具可行性和实践性的理论体系。

    国潮朋克动画电影本土化文化建构

    浅论诗意现实主义话剧《皮囊》的叙事策略和艺术风格

    田海虹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戏剧导演王婷婷执导的诗意现实主义话剧《皮囊》改编自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从 2022 年7 月首演以来就受到了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话剧《皮囊》在基本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叙事策略、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与拓展,取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实现了艺术和市场的双重突破,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和心灵震撼。

    话剧《皮囊》诗意现实主义叙事形象

    浅析国产动画系列短片《中国奇谭》的叙事策略与视听呈现

    刘玉瑶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中国讨论最多的动画系列短片非《中国奇谭》莫属。它的上映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这部动画系列短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牵头,八个不同的动画团队制作的八个独立的故事,故事内容多方面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纵观古今,又有展望未来;既有神话传说,又有科幻想象;既有乡土亲情,又有唯美爱情。这些动画片的美术风格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气息。《中国奇谭》系列动画片上映后,引起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奇谭》的叙事策略和视听呈现,试论现下国产动画的发展。

    《中国奇谭》国产动画叙事策略视听呈现

    交互式语境下的昆曲视觉编码研究

    于西王淑敏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弗卢塞尔的"技术图像"理论为基础,探讨昆曲视觉要素在当代交互式语境中的编码方式。引用弗卢塞尔所提出的五级阶梯模型观点,解码互联社会中交互式图像生成的范式,着重关注昆曲视觉创作中能够嵌套交互性的界面层级,并将其分解为空间性、映射性、动态性、交互性四个特征要素,结合数字互动昆舞《游园新梦》中的创作实践手法完成论证分析。

    昆曲交互技术图像交互界面

    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策略

    周芮西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赋予了各类影视作品崭新的视觉表现力,创造了传统拍摄技术无法比拟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宽了观众的审美视野,带给人们新颖独特的观赏体验。数字媒体艺术在强力驱动影视内容创新和形式重构的同时,自身也在影视创作的影响和要求下不断发展演变,催生了众多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与应用。尽管这两者的交融互鉴为影视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创新空间,然而在实践中若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其融合进程可能会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行业的稳健成长。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策略,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创作融合策略

    [清江引]曲牌作品艺术形态与士人情怀研究

    郑智元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江引]是元代开始流行的曲牌。本文通过对[清江引]作品用词规律、音乐本体特征的分析,从词格和音乐形态两方面,对句数、字数、平仄、调式、板眼等特征进行综合探究;基本句式中,每句的中间字以平声字为轴(或平仄平),使作品呈现出中轴不严格对称的形态,声韵呈先上扬再下降的方向。曲调基本为五声调式,落音常见羽角、羽宫音交替,体现该曲牌内敛柔美的音乐风格。作品中的士人情怀早期表现为远离腐败朝堂、安然世外的心境,元中后期以后,随着士人和市民阶层联系的加深,促使曲牌创作风格和内容的世俗化。

    清江引词格音乐形态士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