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桃镁离子转运蛋白MGT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周平颜少宾郭瑞金光...
    463-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桃树镁离子转运蛋白(Magnesium Transporters,MGT)家族基因在镁离子运输中所起的作用,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了桃树MGT家族成员(PpMGT),并研究外源施镁对PpMGT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同源比对、保守位点分析鉴定获得了 8个PpMGT,在Chr1、Chr3、Chr6、Chr8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植物MGT家族可分为5个分支,各分支成员数存在差异。基因和蛋白结构分析发现PpMGT含有4~13个外显子,蛋白中存在10个保守基序,启动子上游分布有不同数量的胁迫响应、转录调控、节律调控、激素响应和发育调控元件。PpMGT在桃树花、果、叶、根器官均有表达且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桃树外源喷施MgCl224h后,检测到PpMGT转录表达变化。喷施镁使叶片、果皮出现不同的差异表达基因类群,均涉及光合途径。研究发现PpMGT4、PpMGT6、PpMGT8与喷镁后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基因表达变化正相关。异源表达 PpMGT4、PpMGT6、PpMGT8可补偿Mg2+转运缺陷突变株MM281(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生长缺陷,表明PpMGT4、PpMGT6、PpMGT8具有镁离子转运功能。根据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外源镁喷施结果,推测PpMGT可能具有功能分化,通过协同作用调节桃树镁转运,PpMGT4、PpMGT6、PpMGT8的表达变化可能与外源镁摄入和利用相关。

    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功能分化

    CclSAUR49对柑橘生长及类柠檬苦素代谢的影响

    易倩张曼曼汪小利冯继鹏...
    47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SAUR(Small auxin up-regulated RNA)为植物特有的早期生长素响应基因。为了研究柑橘中CclSAUR49参与调节其类柠檬苦素代谢的功能,用湖北早实枳(Poncirus trifoliata Raf。)的上胚轴进行遗传转化,获得6株CclSAUR49的过量表达植株(OE1~OE6)和2株CclSAUR49的干扰表达植株(Ri1和Ri2),观察比较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的生长表现,利用电镜扫描和半薄切片分别观察叶片的表皮显微结构和组织结构,并检测了叶片中的生长素和类柠檬苦素含量。6个过量表达植株的形态表现存在差异,其中OE2与野生型相比枝梢增长了 23。21%,节间数量增多,叶片长度增加了 17。97%;2个干扰表达植株(Ri1和Ri2)枝梢生长量减少23。95%和46。82%;2/3过量表达植株的叶片主叶脉直径增大,而Ri2的减小。6株过量表达植株叶片中CclSAUR49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是野生型的2。47~73。29倍,2株干扰表达植株叶片中CclSAUR49的表达都受到明显抑制,表达水平为野生型的22。66%和47。22%。转基因植株叶片中CclSAUR49的表达水平与其生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长素生物合成(YUC6和YUC10)、转运(PIN3)和信号转导(CiARF7和CiARF9)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4个过量表达植株叶片中类柠檬苦素含量降低,1个干扰表达植株(Ri1)叶片中类柠檬苦素含量显著提高。在干扰表达植株中,类柠檬苦素的含量与生长素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CclSAUR49能促进柑橘植株的生长发育,通过影响生长素的生物合成、转运和信号转导途径上基因的表达调控植物组织中的生长素水平,从而影响类柠檬苦素的代谢。

    柑橘CclSAUR49遗传转化生长素类柠檬苦素

    菠萝AcZFP1的克隆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罗健东邱梦青周慧敏解为玮...
    495-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神湾'菠萝为材料,克隆了 1个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AcZFP1,其开放阅读框为816 bp,编码271个氨基酸,含有2个典型的锌指蛋白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AcZFP1与水稻OsZFP252和OsMSR15的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发现,AcZFP1受低温、NaCl和聚乙二醇(PEG)干旱等多种逆境胁迫及外源ABA、SA和MeJA的诱导。试验表明,AcZFP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AcZFP1过表达的拟南芥株系在低温处理后相比野生型对照有更高的成活率和Fv/Fm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SOD、POD酶活增强,MDA含量降低,植株的耐寒性显著增强。进一步的qRT-PCR分析显示,AcZFP1可以促进AtRD29A、AtCOR47等4个典型的拟南芥内源冷应答基因的表达,在低温胁迫中发挥正调控作用。

    菠萝AcZFP1低温胁迫功能分析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青花菜BoSP11创制自交亲和系

    马存发武婷赵辉张天培...
    509-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SRK基因或者SP11基因可以直接将甘蓝类蔬菜自交不亲和材料改造成自交亲和材料。本研究中根据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BoSP11基因序列,构建双靶位点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对BoSP11进行敲除。结果显示,获得的29株转基因植株中有23株发生基因突变,编辑效率为79。3%。T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有4株为纯合突变,19株为杂合突变。统计纯合突变T0代自交结籽情况发现花期自交亲和指数高达6。82,为目前所报道的能获得的亲和性最高指数。T1代植株在隔离大棚中通过蜜蜂授粉平均单株采收种子24。8 g,完全实现不需要人工干预完成亲本材料的自交繁育。

    青花菜甘蓝CRISPR/Cas9基因编辑BoSP11自交亲和系

    茄子全基因组InDel变异特征及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

    尤园园王帅方莹莹齐诚...
    520-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4份圆茄(Solanum melongena L。)高代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鉴定出145 407个InDel,12号染色体InDel数最少(7 752),1号最多(19 738)。筛选出7 959个长度大于10 bp的InDel位点,挑选均匀分布在基因组上的144个设计InDel引物并进行验证。利用26份茄子材料对144对InDel引物进行筛选,63对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比例为43。75%;主要等位基因频率为0。4038~0。9808,平均为0。7659;基因多样性指数(Hs)为0。0377~0。6501,平均为0。321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370~0。5750,平均为0。2663,42个标记多态性信息含量大于0。200,多态性较好。当遗传距离为0。235时,将26份不同类型的茄子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利用多态性信息含量高的前10个InDel标记构建了 26份茄子材料DNA指纹图谱。另外,选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InDel标记用于4个杂交组合的F1代真实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3个为真实杂交种,与田间鉴定结果吻合。

    茄子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F1代真实性鉴定

    辣椒CaSYT1的鉴定及其在疫霉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初探

    刘艳艳丁颖刘兴华郑佳秋...
    53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辣椒(Capsicum annuum)编码突触囊泡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SYT)基因CaSYT1在辣椒应答疫霉侵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蛋白保守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疫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瞬时表达、基因沉默等方法对CaSYT1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aSYT1含有1个跨膜螺旋结构域和2个C2结构域,定位在细胞膜;CaSYT1的转录水平受疫霉侵染以及外源SA的诱导,且在疫霉侵染以及外源SA处理下CaSYT1启动子活性被激活并驱动了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CaSYT1的瞬时表达能够诱发辣椒叶片内H2O2的大量积累,触发了明显的过敏性细胞坏死;CaSYT1沉默增强了辣椒应答疫霉侵染的抗病性,且伴随着CaPR1、NPR1、CoDEF1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暗示CaSY1在辣椒应答疫霉侵染中起负调节作用,而其瞬时表达却能触发H2O2的积累和过敏性细胞坏死,表明CaSYT1以不依赖于细胞坏死和H2O2积累的方式在辣椒应答疫霉侵染中起着负调节作用。

    辣椒CaSYT1疫霉基因鉴定信号通路表达分析

    毛竹SLAC家族基因鉴定及PheSLAC1功能分析

    刘晋红王峥于昊辛依睿...
    54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S型阴离子通道蛋白(slow type anion channel,SLAC)基因家族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方法以拟南芥和水稻中的SLAC/SLAH家族蛋白序列为模板对毛竹中SLAC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对其基因结构、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等进行分析,并对PheSLACl的保守功能位点以及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竹中包含15个SLAC家族基因,其中 PheSLAC1。1(PH02Gene01933。t1)和 PheSLAC1。2(PH02Gene00592。t1)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序列长度分别为1 716和1 677 bp,分别编码572和559个氨基酸,且包含保守的关键功能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heSLAC1。1和PheSLAC1。2均定位于细胞质膜中。PheSLAC1。1和PheSLAC1。2在拟南芥slac1-3突变体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其能够部分减轻突变体的干旱敏感表型,表明两者均能够通过调控气孔关闭在毛竹响应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毛竹SLAC基因家族干旱胁迫功能鉴定

    '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f式树形对光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夏宏义刘巧彭家清吴伟...
    560-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f式树形对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Y式、T式树形为对照,分析了 f式树形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叶幕冠层结构和光能截获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简易单栋拱棚避雨栽培条件下,f式树形在增加叶片实际光能截获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改善果皮色泽、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表现出相对优势。

    葡萄树形简易单栋拱棚光合特性果实品质

    外源水溶性β-葡聚糖对'贵人香'葡萄果实糖苷酶及香气品质的影响

    王海霞蒋娅萍方艳杨学山...
    57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溶性β-葡聚糖对酿酒葡萄'贵人香'果实品质的影响,于花后53和60 d分别全冠喷施质量浓度为0(对照)、300、400、500 mg·L-1的水溶性β-葡聚糖溶液,在花后60、67和95 d采样,研究不同处理对浆果理化指标、糖苷酶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水溶性β-葡聚糖溶液后,不同采样期浆果中pH、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和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提高,其中400 mg·L-1处理的影响最显著,上述指标较对照分别增加7。02%、18。99%、18。75%、8。55%、35。96%和17。05%;同时,不同采样期葡萄皮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二糖苷酶活性、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和种类较对照均显著增加,其中400 mg·L-1处理葡萄果实β-D-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对照增加38。01%,3种二糖苷酶总活性增加28。72%,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增加31。18%;除正己醛和2-己烯醛外,其他标志性差异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与糖苷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香气特征分析显示,400 mg·L-1处理的果实果香、花香、甜香味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外源性喷施400 mg·L-1水溶性β-葡聚糖对提升'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具有积极效应。

    酿酒葡萄水溶性β-葡聚糖糖苷酶挥发性化合物

    苹果树盘地布和药渣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高永臣苏新建余城刘铸...
    587-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5年生'烟富10'苹果树为试材,研究地布覆盖和药渣覆盖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布覆盖和药渣覆盖均改变了土壤温度,增加了果实发育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以药渣覆盖更为显著。药渣覆盖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在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分别增加了 27。7%、32。1%、34。3%,速效磷增加了 19。6%、53。8%、81。9%,速效钾增加了 19。1%、35。0%、167。4%。对土壤细菌进行16SrRNA测序发现,两种覆盖均可增加土壤细菌a多样性,药渣覆盖的效果更好,且两种覆盖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更为相近,明显与对照不同。在细菌群落分布方面,地布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菌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群落丰度,分别增加了 44。7%、65。7%和79。7%;药渣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群落丰度,分别增加了 15。5%、54。5%。综上,药渣覆盖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水热情况,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苹果果园覆盖土壤养分土壤细菌16SrRNA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