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PCR产物混池重测序检测梨褐皮关联SLAF标签多态性

    蒋爽王晓庆施春晖李水根...
    707-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己知梨褐皮关联的SLAF标签(Marker286117)序列上存在4个SNP位点,共有4个基因型(a~d)的基础上,使用PCR加混池重测序技术鉴定该SLAF标签在64个梨品种中的多态性。共获得7。1 Gb原始数据,通过编译的SNP-rseq和Calculate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64个梨样品获得的平均read数量为117 642条,满足分析需求。在该SLAF标签上新发现2个基因型(e和f)。6个基因型中c为原始类型,在栽培种砂梨和白梨中鉴定到b、d和e基因型;a和f基因型则出现在拥有西方梨血统的样品中。对基因型和表型统计后发现,c基因型存在时,梨果皮为褐色,不含c基因型时为绿色。该规律不仅适用于东方梨,在西方梨的一些样品中也适用。混池重测序技术降低了测序成本,相关技术手段能够应用于简化重测序后续的验证和标记辅助育种。

    SLAF标签SNP多态性重测序

    佛手和山金柑果形相关基因CRC的TRV-VIGS体系的构建研究

    尉俊海吴中原王小青梅煜琳...
    715-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芸香科的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和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 Swingle)花期叶片为材料,以果实发育相关的CRC基因为对象,利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研究构建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体系,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简便的方法。待沉默的佛手植株剪枝、抹除花芽后,将CRC基因的沉默载体两次注射于佛手和山金柑的顶部叶片,注射间隔15~30 d。在注射后25~115 d内,佛手新生叶、新生花、果中的CmsCRC表达量均显著下调,且沉默植株的果形聚拢,果实指状结构数增加。CRC基因在佛手中的沉默有效时间是侵染后25~115 d,而在山金柑中沉默有效时间是25~105 d。

    VIGS佛手山金柑CRC果形

    柑橘黄龙病菌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游平杨进周俊黄爱军...
    727-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自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等6个地区共300份感染柑橘黄龙病菌的DNA样本作为试验材料,通过PCR技术对黄龙病菌携带的3种类型原噬菌体基因进行特异扩增、测序,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种原噬菌体组合;携带单一原噬菌体类型的黄龙病菌株为6个地理种群的优势菌株,占比53。3%,其中以Type 2型为主;3类原噬菌体基因位点中A+T含量均高于G+C,表现出AT偏好特点;重组分析结果显示黄龙病菌间无重组信号,表明未发生重组事件;基因流Nm值均大于1,说明黄龙病菌在各种群中基因交流频繁;中性检验结果显示Tajima'sD、Fu and Li's D、Fuand Li'sF值均小于0,表明黄龙病菌种群存在过历史扩张。

    柑橘黄龙病原噬菌体遗传多样性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的泛基因组分析

    熊志伟李智龙尹晖高玉霞...
    737-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34个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n(CLas)基因组进行泛基因组(Pan-genome)构建,并对其进化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此泛基因组共含有36 593个基因,1188个基因簇,其中核心基因簇有872个、可变基因簇271个和个体特有基因簇45个。对所有基因簇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发现159个基因簇经历了适应性进化。结合GO注释数据,本研究中挖掘出CLas中两个基因可能与致病性或治疗耐药性相关。对所有的基因簇进行拷贝数进行统计,同时深入分析其中8个基因簇,结果发现其中5个基因簇与CLas的致病性或抗性有关,因此推测拷贝数增加的基因可能与抗药性相关。

    柑橘黄龙病菌泛基因组适应性进化拷贝数变异

    冬瓜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评价

    何长霞罗陈闫晋强刘文睿...
    748-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3种统计学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冬瓜9个内参基因(18SrRNA、ACT、CYP、EF-1α、F-box、GAPDH、TUA、TUB和UBQ)在冬瓜不同组织(根、茎、叶、雄花、雌花和子房)、不同发育时期果实(授粉后0、10和20 d)、生物胁迫(疫霉侵染)和非生物胁迫(盐、高温和低温处理)植物叶片样品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中,EF-1α的表达稳定性最好;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和疫霉处理植物叶片中,F-box的表达稳定性最好;在盐胁迫处理植物叶片中,18SrRNA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在高温胁迫处理植物叶片中,ACT的表达稳定性最好;在低温胁迫处理植物叶片中,TUA的稳定性最好。

    冬瓜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

    辣椒乙烯反应抑制因子Cacl-6468的克隆及其抗根结线虫作用分析

    侯雪王姣姣张雯雯赵建龙...
    76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Cacl-6468是新发现的辣椒乙烯反应抑制因子基因,来源于辣椒(Capsicum annuum)抗根结线虫材料HDA149,属于抑制因子Ⅰ超基因家族基因(Inhibitor Ⅰ),与马铃薯的乙烯反应抑制因子具有较近的遗传同源关系。在抗性辣椒中Cacl-6468的表达与南方根结线虫早期侵染紧密相关,在毒性线虫侵染12 h时表达量即明显下调,到7d时达到最低,而在非毒性线虫侵染12 h时则显著上调,3d时达到最高。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证实抑制Cacl-6468的表达能促使南方根结线虫非毒群体克服辣椒HDA149的抗性,形成根结和卵块,但其发病程度显著低于毒性线虫。在VIGS测试中还证实Cacl-6468负调控乙烯信号通路,其表达下降伴随着乙烯信号通路基因的显著上调,但是对水杨酸信号通路影响不显著。通过早期病理观察及二龄线虫趋性测试,证实抑制Cacl-6468的表达可以增强辣椒根系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吸引性,促进早期侵染。利用气相质谱法检测乙烯释放量发现,抑制Cacl-6468的表达可以增强辣椒植株的乙烯释放量。通过以上结果可推测辣椒乙烯反应抑制因子基因Cacl-6468通过调控乙烯信号通路参与辣椒对根结线虫的抗性调控,抑制该基因表达可以增加辣椒对线虫的感病性,降低抗性。

    乙烯反应抑制因子辣椒根结线虫抗性

    甜瓜果肉硬度KASP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李肯张伟武云鹏彭冬秀...
    773-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不同果肉硬度类型甜瓜材料的选择效率,以脆肉甜瓜自交系20S11和软肉甜瓜自交系20S75为亲本,构建F2与BCiF1群体,分析了果肉硬度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单基因遗传,脆肉相对于软肉为显性。根据F2分离群体构建果肉硬度极端性状混池,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图位克隆技术,将果肉硬度基因CmPfl定位在10号染色体上约54。71 kb的区域内。通过重测序分析发现,软肉甜瓜20S75中编码 GATL3(galacturonosyltransferase-like 3)的基因 MELO3C012216(CmGATL3)存在 1 处终止密码突变,位于编码区第567位碱基处(C-G),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造成转移酶蛋白结构域完全缺失。利用qRT-PCR对CmGATL3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其在脆肉甜瓜20S11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软肉甜瓜20S75。基于上述变异位点,开发PF-KASP分子标记并对56份甜瓜自交系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其中脆肉材料均表现为C∶C型,软肉材料均表现为G∶G型,标记呈共显性。进一步利用PF-KASP对F2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与果肉硬度表型鉴定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100%。

    甜瓜果肉硬度基因定位KASP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卡特兰DUS测试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阳茜饶得花刘洪杨哲...
    787-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与卡特兰(Cattleya)表型性状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对160份卡特兰品种的63个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性状进行鉴定描述,用筛选得到的22对核心SSR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TASSEL2。1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依次对供试品种8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2对核心SSR引物共得到293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幅度在3~28之间,PIC值平均为0。8531,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Ⅰ)为2。3280。基于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60份卡特兰品种分为两大种群。GLM模型分析共检测到17个标记分别与4个性状相关联;MLM共检测到15个标记分别与6个性状相关联;共有15个标记被两种模型同时检测到与表型性状相关联。SSR42和SSR9这两个标记在两种模型中多次出现,与花长度、花颜色和中萼片性状等多个性状相关联,体现了"一因多效"现象。

    卡特兰DUS性状SSR分子标记关联分析

    茶儿茶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sANS和CsLAR的功能鉴定

    张芷苓张媛媛林晓蓉李斌...
    804-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英红9号'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材料,克隆了儿茶素合成途径的两个关键酶基因CsANS和CsLAR,并利用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以及转基因表达分析对其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CsANS和CsLAR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长1 068和1 029 bp,与TPIA数据库中来源于'舒茶早'的对应基因同源性均高达99%。CsANS和CsLAR可溶性蛋白均能在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获得,并经GST标签成功纯化。本氏烟草叶片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CsANS和CsLAR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在茶愈伤组织中超表达CsANS和CsLAR,结果显示其均能显著促进总儿茶素的合成,其中CsANS主要促进顺式儿茶素(EC和EGCG)含量的增加,而CsLAR主要促进反式儿茶素(C、GC、CG和GCG)的积累。推测在'英红9号'茶树中CsANS的功能主要是促进顺式儿茶素的合成,而CsLAR更利于反式儿茶素的合成。

    茶树儿茶素ANSLAR过表达

    GABA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及糖含量和果实风味的影响

    李斗王宇航王春恒金鑫...
    815-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酿酒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及糖含量和果实品质风味的影响,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于开花期、坐果期、膨大期和转色期用5、10、15、20 mmol·L-1的GABA溶液喷施叶面,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不同时期叶片光合色素、糖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风味,并采用PEN3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聚类、线性判别(LDA)、主成分(PCA)及相关性分析对果实品质风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GABA处理提高了'蛇龙珠'葡萄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其中各物候期10 mmol·L-1 GABA处理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10 mmol·L-1 GABA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提高了 9%,草酸及酒石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121%和108%。与对照相比GABA处理增加了果实香气物质种类与含量,且不同浓度GABA处理后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显著,电子鼻分析结果与GC-MS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其中10 mmol·L-1 GABA处理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大多数传感器敏感性响应值均较高。利用PCA、LDA法分析表明电子鼻检测结果能较好区分不同浓度GABA处理的'蛇龙珠'葡萄果实的风味。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及果实糖酸组分含量与香气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上,GABA可能通过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促进了果实糖酸积累,增加了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从而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并且以10mmol L-1 GABA处理最佳。

    葡萄Y-氨基丁酸生理特性电子鼻品质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