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硬质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

张忠健

双月刊

1003-7292

yzhjbjb@163.com

0733-28260450

412000

湖南省株州市钻石路288号(株州市21号信箱)

硬质合金/Journal Cemented Carbid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硬质合金协会、株洲硬质合金厂主办的报导硬质合金和硬质材料方面科技成果、生产经验、使用技术、国内外动态的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技术刊物。本刊为我国硬质合金行业的权威性科技刊物,其办刊方针和宗旨是:遵循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面向生产科研,立足生产实践,着眼技术开发,介绍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传播技术信息,推广应用技术,反映国内外动态等等,报导面非常广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b2O5含量对原位碳热还原法制备的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旺旺杨政凯梁海峰姜智艺...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原位碳热还原法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Nb2O5添加量对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添加Nb2O5的质量分数由0增加至2。80%时,金属陶瓷硬质相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组织中"白芯-灰环"晶粒数量增多;室温抗弯强度、硬度、临界热震温差和高温抗弯强度有所增加,但断裂韧性略微降低。随着Nb2O5的添加量继续增加,金属陶瓷显微组织中出现孔洞,室温抗弯强度、硬度、临界热震温差、高温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不断下降。当Nb2O5的添加量为2。80%时,金属陶瓷表现出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室温抗弯强度、硬度、断裂韧性、临界热震温差和高温抗弯强度分别为:2 439 MPa、90。6HRA、12。8 MPa·m1/2、360℃、1 519 MPa。

    Ti(C,N)基金属陶瓷Nb2O5原位碳热还原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离心铸造Al-60Si合金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丁琪卢迪曹鹏上官晋飞...
    17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硅铝合金由于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低密度、导热性能好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已成为最具有潜力的金属基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高硅铝合金常规制备方法,如粉末冶金等,制备出的合金存在致密度低、合金内部容易产生气孔、组织粗大等问题,且成本较高。本文以Al-60Si超高硅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roCast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浇注温度、离心转速等工艺条件下,合金凝固过程中温度场和流场等分布规律,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为离心转速800 r/min,浇注温度1 200℃,浇注速度16。5 mm/s;并制备了高性能的细晶Al-60Si合金环形铸件,发现铸环外层、中层和内层分布不同尺寸的初生硅相,外层部分大多数是块状初生硅相;中层及内层部分是粗大的板条状初生硅相;通过表征热膨胀系数发现,离心后的Al-60Si热膨胀系数整体小,其中铸环外层区域热膨胀系数最小,性能较好。

    Al-60Si合金离心铸造初生硅温度场数值模拟

    超细硬质合金钴相分布均匀性对PCB铣刀使用性能的影响

    凌平曾瑞霖廖杰培方啸林...
    190-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钴质量分数为6%的3种钴相均匀性不同的超细硬质合金棒材制成PCB铣刀,对3种超细硬质合金棒材及PCB铣刀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结构和铣刀使用性能的对比,使用ICALIBUR钴相分析软件定量分析硬质合金棒材钴相分布均匀性,研究钴相分布均匀性对PCB铣刀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钴相分布均匀性在物理力学性能上没有体现,只能通过直接的钴相分布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钴相分析软件检测显示,钴相质量分数在5%~7%的微区间,样A为50%,样B为66%,样C为80%。制成PCB铣刀后,钴相均匀性较差的样A、样B比钴相均匀性较好的样C寿命低20%以上。钴相分布均匀性差会造成硬质合金棒材制成的铣刀刃局部区域的硬度不均匀,使得铣刀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不均匀和崩缺现象,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硬质合金棒材钴相分布均匀性钴相分析软件铣刀显微组织

    Mo添加对WC-Ni硬质合金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徐涛管一琦汤梅芳龙坚战...
    1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性能检测等方法研究了不同Mo添加量对WC-Ni-Mo硬质合金的WC粒度、硬度、摩擦磨损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成分范围内(w(Mo)=1。5%~2。0%),WC的平均晶粒尺寸基本不随Mo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随Mo添加量的增加,WC-Ni-Mo硬质合金的硬度略微有所下降,而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升。Mo质量分数为2%的WC-Ni-Mo硬质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耐腐蚀能力要高于Mo质量分数为1。5%的合金,并且具有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总体来看,WC-8。0%Ni-2。0%Mo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WC-8。5%Ni-1。5%Mo硬质合金。

    WC-Ni硬质合金Mo添加量晶粒度分布摩擦磨损耐腐蚀性能

    2024年硬质合金特邀学术报告会征文通知

    205页

    不同几何结构对整硬立铣刀加工316L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秦斌何云龙顺建王必永...
    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具有不等齿距和减振刃带结构的A型铣刀,具有不等齿距和双直线后角的B型铣刀以及具有等齿距结构的C型铣刀作为实验刀具,针对这几款不同几何结构的铣刀进行316L切削加工性能的研究,利用测力仪测定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通过频谱图和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分析几何结构对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减振刃带和不等齿距设计的A型铣刀在切削316L不锈钢时,切削力降低16%左右,加工表面粗糙度提升25%左右。

    铣刀316L不锈钢不等齿距

    高温高压制备WC-3%Co硬质合金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表征

    吴彦红吴同敬李虎吴佳益...
    213-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高压法是合成宝石的有效方法,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超高等静压力和合成时间短这两大优势。本文采用高温高压法制备WC-3%Co硬质合金,利用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等对试样进行物相组成和力学性能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3%Co硬质合金物相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高压烧结可以确保所制备的硬质合金样品为较为纯净的WC相和Co相;样品的相对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 450℃时相对密度可以达到99。3%;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烧结温度为 1 400℃时,制备的WC-Co硬质合金样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2 230 MPa、硬度22。78 GPa、断裂韧性11。9 MPa·m1/2。

    高温高压烧结温度WC-Co硬质合金物理力学性能

    版权声明

    219页

    碳化钨粉末中晶粒抑制剂固溶量XRD对标评价方法

    江嘉鹭
    220-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细颗粒氧化钨或钨粉中添加晶粒抑制剂制取含抑制剂的碳化钨粉末是制备超细硬质合金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WC粉末中抑制剂或固溶于WC或独立存在,但由于添加量过少,难以通过检测手段判定其存在形式及固溶量。本文尝试采用对标评价的方式建立量化指标以判断粉末中晶粒抑制剂的固溶程度,评价了添加不同质量Cr及Cr、V混合晶粒抑制剂制备的细颗粒及超细颗粒WC粉末。测试结果表明,难以判定抑制剂固溶量是因为忽略了生产中出现的缺碳相及相应的固溶产物相。评价方法以W2C、(W,Cr,V)2C及WC为对标对象,判断固溶量;以衍射峰峰位及半高宽为对标指标,弱化其他干扰晶格常数变化因素的影响,如谱峰较少导致的晶型不确定、工艺参数或抑制剂添加导致的结晶程度变化。相同碳化工艺、抑制剂添加量1%的范围内,粉末的(W,Cr,V)2C及WC的峰位均随Cr抑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W,Cr,V)2C峰面积也有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用试样粉末制备硬质合金并测量WC晶粒度,部分结果显示其趋势与量化指标相同。

    抑制剂固溶X射线衍射碳化钨

    基于Fluent的ALD型压力烧结炉温度场的优化模拟

    裴善领宋波鲁凯郭宏海...
    229-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NSYS FLUENT对压力烧结炉内的温度场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高温段(炉温1 450℃)真空条件下炉内温度的分布状况,发现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匀,批次温差达16℃,且炉门处制品的温度偏差最大。分析认为加热体的形状和分布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最大,为了优化炉内温度分布,提出了增大炉门处加热体的尺寸、在炉门处增设环状或棒状加热体等三种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变加热体的数量、结构及分布后,三种优化方案的炉内制品批次温差分别下降4。6、3。2℃和2。8℃,其中以增大炉门处加热棒尺寸的优化效果最佳。不仅显著降低了炉门处制品的温差,同时也提升了装料区制品温度的均匀性,为提高烧结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温度场压力烧结炉均匀性加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