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核物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核物理评论

靳根明

季刊

1007-4627

jcwang@impcas.ac.cn

0931-4969371,4969374

730000

兰州市31号信箱

原子核物理评论/Journal Nuclear Physics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核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核物理学会会刊。它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核物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反映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评述性文章,及时报道核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核学科的发展及应用。读者对象为:广大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工农矿医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95Nb高自旋态研究

    洪锐李聪博李会东郑云...
    24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18O,p4n)95Nb,布居了 95Nb的高自旋态.利用多探头中国联合伽马探测阵列进行了在束γ测量,研究了 95Nb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基于γ-γ符合关系扩展了 95Nb的能级纲图,发现了 25条新的γ跃迁和21条新的能级,并调整了部分能级的摆放位置.将新的能级结构与壳模型计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要正确的描述95Nb核的高自旋态(自旋值大于39/2)能级结构,应考虑质子跨越38子壳f5/2→g9/2核心激发.

    高自旋态能级纲图线极化测量壳模型

    近球形核94Nb的高自旋态研究

    李韵秋李聪博郑云李天晓...
    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18O,p5n)94Nb布居了 94Nb的高自旋态,实验中使用的18O束流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束流能量为82和88 MeV.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 13条新的γ跃迁并调整了部分能级的摆放位置,将94Nb的自旋推至24(-),激发能至10.6 MeV,结合DCO比值和线极化测量对部分能级的自旋、宇称进行了指定.在质子π(1f5/2,2p3/2,2p1/2,1g9/2)和中子(2p1/2,1g9/2,2d5/2,1g7/2)空间下将94Nb的能级结构与壳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 94Nb的中子质子激发机制.

    高自旋态在束谱学原子核壳模型

    178Hf同核异能态激发与退激路径研究

    贺子阳吴晓光蒋伟李聪博...
    25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长寿命高激发态的同核异能素在国家战略安全和储能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其关键技术在于掌握人工诱发同核异能素快速退激到基态.近些年该项技术研究遇到了瓶颈,需从原子核结构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同核异能素的形成、受激激发和退激机制的深入研究,突破遇到的瓶颈,进而掌握诱发同核异能素快速退激到基态的关键技术.本工作是在实验技术方面利用白光中子束流轰击Hf靶,创新性地建立了由氟化钡探测器阵列GTAF-Ⅱ进行全能量测量与高纯锗探测器进行特征γ射线测量,再结合白光中子飞行时间测量组成的三重符合测量系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 178Hf同核异能态激发到过渡能级并快速释放的迹象.

    178Hf同核异能素诱发衰变核能释放多探头多参数伽马谱符合测量装置

    原子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

    黄文嘉王猛
    26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质量评估(Atomic Mass Evaluation,AME)是一项收集和综合评价与原子质量相关(例如质谱术、衰变和核反应等)实验数据的重要工作,它被广泛认为是国际上权威可靠的原子质量信息来源.随着质量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测量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可测核素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同时揭示了许多奇特原子核的新现象.精确的质量数据为原子核结构、原子核反应以及核天体物理等基础核物理研究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本工作对最新出版的原子质量数据评估AME2020进行了概述,并对当前主要质量测量实验装置的精度进行了检验,同时举例说明了重要实验数据.AME2020的发布对于广泛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具有深远的实际影响.

    原子质量评估奇特原子核质谱仪衰变和核反应

    多重物理约束下Duflo-Zuker核质量模型的研究

    叶伟虎钱以斌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核质量在核物理和核天体研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尽管当前的理论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已知核素的质量,但不同模型在外推时,尤其是丰中子区,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工作回顾了我们近年来在核质量模型外推研究的主要成果,即使用严格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将核素质量差α衰变能和局域质量关系作为限制条件,缓和质量模型中的过拟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模型的外推能力.另外,还将被优化过的质量数据应用在核天体物理中的快速中子俘获过程中,进一步地检验外推的可靠性.

    原子核质量α衰变能多目标优化快速中子俘获

    储存环中有效鉴别衰变事件的方法及在94mRu44+寿命测量中的应用

    彭婷微曾奇王猛张玉虎...
    27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上的等时性质量谱仪是开展高电荷态、短寿命同核异能态衰变研究的理想装置.在短寿命高电荷态离子94mRu44+的寿命测量实验中,我们直接观测到了 94Ru的8+态isomer衰变到基态的过程.在观测时间窗口(20 μs,180 μs)范围内,鉴别出了49个衰变事件.为了能够鉴别出更多的衰变事件,研究了一种基于频谱幅度来指认衰变事件的方法.基于模拟结果,该方法可以有效鉴别(15 μs,185 μs)内的衰变事件.将新的鉴别方法应用到实验数据处理中,在(15 μs,185 μs)内,鉴别出了 54个衰变事件.基于这54个衰变事件,计算得到94mRu44+在实验室坐标系下的寿命为194(121)μs.新的寿命结果与之前的结果218(148)μs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等时性质量谱仪全剥离离子94mRu寿命测量

    基于形变Gamow-like模型研究原子核的单质子放射性半衰期

    肖琼程俊皓余同普
    28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作通过引入原子核的形变改进了用于计算单质子放射性半衰期的Gamow-like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原Gamow-like模型,形变Gamow-like模型能够更好地再现单质子放射性实验数据.此外,通过研究单质子放射性半衰期实验值的对数形式和穿透概率计算值的对数形式之间的线性关系,证实了形变Gamow-like模型的可靠性.作为应用,使用形变Gamow-like模型预测了形变核的单质子放射性半衰期,预测的结果能够很好地符合Geiger-Nuttall定律.最后,通过研究轨道角动量与计算半衰期的关系,给出了母核109I和131Eu的角动量参考值,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单质子放射性理论半衰期.这项工作有利于对质子滴线的研究以及新的单质子放射性半衰期的准确测量.

    单质子放射性半衰期形变Gamow-like模型

    7Li和7Be原子核的四体微观团簇模型计算

    陶德晔周波
    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了解7Li和7Be原子核的基态和激发态性质对解释Li,Be等元素在原初宇宙中的产生和相关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数关于7Li或7Be的微观模型计算主要考虑其中的α+t或α+3He两体团簇结构.本工作采用四体微观团簇模型开展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三体和四体团簇结构能够有效优化计算所得的基态和激发态波函数,使能谱和核半径等物理量更加接近实验数据.

    原子核团簇微观模型原子核能谱

    通过4-α衰变观测16O中可能的玻色凝聚态

    陈家豪叶沿林马凯韩家兴...
    292-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的16O+12C非弹散射实验,给出了 16O中存在4-α玻色凝聚状态的新证据.实验采用多套双面硅微条带电粒子望远镜,首次在16O衰变中实现了 4个α粒子的准确识别(Particle Identification,PID)和符合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高分辨的反应Q值谱并重建了清晰的4-α共振态.其中在阈值附近观察到4个高显著度(大部分高于5σ)的共振态,它们按照12C(Hoyle state)+α的特征模式衰变,与理论预言的类Hoyle-BEC结构及其转动带特征相一致.本观测结果将推动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实验上也需要对上述共振态做更多物理量的观测.

    集团结构类Hoyle态16O的共振态高激发

    核物质和中子星物质的相对论第一性原理研究

    王锶博曲晓英童辉王宸璨...
    299-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论Brueckner-Hartree-Fock(RBHF)理论是相对论框架下重要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仅包含两体力即可以满意描述核物质的饱和性质.在完备的Dirac空间中自洽求解核物质RBHF方程,唯一确定了单粒子势的标量和矢量分量,避免了已有工作中由于忽略负能态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解决了 40多年来RBHF计算中不能唯一确定单粒子势的问题.本工作简要回顾RBHF理论的发展历史,阐述包含负能态做RBHF计算的必要性,介绍利用完备Dirac空间的RBHF理论,研究核物质性质和中子星物质性质的最新进展,包括有效质量、纯中子物质的每核子结合能、对称核物质和纯中子物质的压强、中子星物质的粒子分数和状态方程、中子星的质量-半径关系和潮汐形变等.最后展望了完备Dirac空间的RBHF理论在确定密度泛函理论参数、微观描述核子-原子核弹性散射和研究中子星内部强子-夸克相变等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对论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完备的Dirac空间纯中子物质中子星状态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