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轴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轴承
轴承

朱学骏

月刊

1000-3762

zczzs@chinabearing.com.cn

0379-64881567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吉林路

轴承/Journal Bea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惟一国内外发行的轴承科技及其应用期刊,创刊于1958年,中文核心期刊,科技论文统计用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用刊。曾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在全国机械系统科技期刊评比中连续七次获奖。轴承杂志立足轴承制造业,并涵盖了轴承设计、加工、试验及应用等方面。刊载论文坚持技术超前和实用相结合。目前开辟的栏目有:产品设计与应用,工艺与装备,测量与仪器,试验与分析,计算机实用技术,企业管理,专题综述,国外轴承科技等。主要读者对象:轴承及其相关行业中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况参数对双列角接触轮毂轴承单元温度分布的影响

    马亚飞董艳方邱明何恺...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影响双列角接触轮毂轴承单元温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基于光纤传感的波分复用技术实现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2个测温点的分布式测温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与灰色关联度模型结合,对影响轮毂轴承单元温度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排序.试验结果表明:各列各测点温度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右列温升高于左列且右列测点温度离散性更大;联合载荷工况下,工况参数对轴承左列平均温升、右列平均温升、平均温升、轴向温差、左列周向温差、右列周向温差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均为转速、轴向力、径向力.

    滚动轴承轮毂轴承单元灰色关联分析温升试验温度载荷转速

    面向轴承生产线的视觉检测光源系统

    黄振宇金京钱淼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轴承端面块状瑕疵的漏检率和误检率,对视觉检测常用的光源类型进行了对比试验,在工业环境下采用不同光源获取图像并使用不同的图像增强算法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像素点检测的方式检测轴承端面块状瑕疵,以工厂的检测标准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同轴光源作为视觉光源时所采集图像在各种图像增强算法处理下的检测效果均好于其他光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对轴承端面瑕疵的总体检测效果较好,Gamma变换则对降低漏检率有较好作用.

    滚动轴承机器视觉光源表面缺陷检测图像处理

    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与谱峭度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杨旭刘鹏飞程伟欣许增兵...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服役环境恶劣,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表征的经验小波变换(EWT)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尺度空间表征方法,实现共振频带边界的自适应识别;其次,将基于形态学构建的尺度空间表征与谱峭度相结合,识别出共振频带;然后,根据所识别的频带边界构造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最后,对分解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识别故障特征频率,实现轴承故障的诊断.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频带划分的准确性以及计算效率,准确诊断轴承故障.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小波变换形态学尺度空间峭度

    基于ECA-ResNet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杨向兰孙士保王国强石念峰...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存在强噪声与变负载下关键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ECA-ResNet)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与伪彩色处理方法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三通道彩色图像,以此作为输入样本集;其次,基于卷积和池化操作对数据进行浅层边缘特征提取与压缩,并在有效通道注意力网络(ECA-Net)中引入残差网络模块,解决网络退化的问题,建立通道之间的联系,自适应提取深层关键特征;最后,引入Dropout抑制模型过拟合,并以Softmax层作为分类器实现故障诊断.用凯斯西储大学与江南大学轴承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强噪声和变负载下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7.5%,93.69%,抗噪性、泛化性和通用性较好.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傅里叶变换深度学习残差

    外圈故障状态下动车组轴箱轴承振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乔笑冉梁树林杨晨许文天...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轴箱轴承故障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将滚子设为刚性体,其他部件设为柔性体,构建了带外滚道剥落故障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刚柔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故障尺寸、故障位置以及载荷变化对轴承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既改善了全刚性体振动响应偏大的问题,又避免了全柔性体计算时间过长的缺点;轴承的故障尺寸越大,故障位置越接近承载区,轴承载荷越大,振动信号显示出的故障特征越明显,故障尺寸达到一定程度时故障特征将由单冲击变为双冲击;径向载荷对轴承故障响应的影响远大于轴向载荷.

    滚动轴承轴箱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故障特征振动响应动力学仿真

    广告索引

    117页

    "气体轴承"专栏组稿专家寄语及个人简介

    石明辉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