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钻采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钻采工艺
钻采工艺

韩烈祥

双月刊

1006-768X

zcgy2288@sina.com

0838-5152488

618300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钻采工艺/Journa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从1978年创刊至今,总计出版了140期,与国内外的石油、地质、机械等英才们共同走过28年的辉煌历程,是报道国内外石油勘探、钻井、固井工艺技术、油气田开发、开采技术、钻井、开采机械设备和技术、油田化学工艺技术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科技交流信息的知名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泸州区块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套变预防技术及应用

    雍锐吴建发曾波黄浩勇...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南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占整个川南页岩气资源量的80%以上,其中泸州区块又是当前川南深层页岩气上产的重点区域.尽管深层百亿方产能建设已全面启动,但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川南深层页岩气开发仍面临构造特征复杂、断裂系统复杂、地应力复杂等诸多挑战,套变问题尤为突出.泸州区块页岩气井套变率高达53%,导致平台井EUR低,严重制约规模效益开发.针对以上问题,文章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与试验,在多级断裂和地应力精细刻画、应力场失稳评价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性突破,形成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套变预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套变预防技术,实现了从地质评价到钻井、压裂的全流程优化.科学优化了井眼轨迹,钻井过程中成功避开了主要的缝洞异常体和压力复杂带,压裂井套变率降至30%以下,成功实现了零丢段,平台井折算千米EUR提升超30%.泸州区块应用效果充分证明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套变预防技术在预防套变和提升页岩气产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国内外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套变地质工程一体化井位部署轨迹优化精细压裂

    页岩油二氧化碳注气提采环境下固井水泥环完整性保障技术研究

    李雪岗张健杨建永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二氧化碳(CO2)注气提采环境下固井水泥石(环)的腐蚀完整性,文章从超临界CO2腐蚀机理、防腐添加剂及体系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探讨不同水泥石在超临界CO2环境养护中宏观力学与微观形貌的相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态CO2显著加速水泥石结构破坏,抗CO2腐蚀固井水泥石可控制其腐蚀30d的抗压强度衰退率≤8.56%,遇CO2自修复水泥石具有≥90.22%的高效裂缝自修性,同时该水泥环腐蚀60d后环空窜逸流量≤0.000 2 mL/min,该技术在长庆油田陇东页岩油示范区完成推广应用83井次,固井质量优质率≥93.9%,施工至今无气体窜逸现象发生.该研究结果对提高页岩油二氧化碳注气提采环境下的固井水泥环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页岩油CO2固井水泥环CO2腐蚀CO2自修复水泥环完整性

    非常规油气藏二氧化碳压裂技术进展及展望

    孙虎苏伟东王军闯周长静...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油气革命,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有望成为助推这场油气革命的新的、有力的助推器.回顾过去,中国的二氧化碳压裂技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机理研究、工艺设计、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着眼当下,在CCUS的大背景下,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凭借其显著的增能助排优势、突出的单井提产优势以及大规模节水、碳利用的环保优势,应用规模迎来了爆发式的快速增长,但一些瓶颈问题和难题也进一步凸显.一是工程作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非常规油气藏大规模体积压裂作业对注入排量和液量的需要;二是工程作业成本高,效益开发矛盾突出.展望未来,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下步将对标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压裂作业模式,使其在作业规模、投入产出方面能够达到与其相当的水平.重点工作包括:加速核心技术升级、加快建设以二氧化碳压裂为核心的全碳链的绿色示范工程、探索CCUS+二氧化碳压裂的新模式、评价二氧化碳压裂的碳埋存潜力及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

    非常规油气二氧化碳压裂CCUS增产机理泡沫压裂干法压裂前置压裂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井液技术进展及展望

    侯雨庭许朝阳刘双全张小平...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本溪8#深层煤岩气储层分布面积广、资源量大,是我国天然气增储增产的重要接替层位.但深层煤岩层理/节理及微裂缝发育、煤矸分布广泛、非均质性强,井壁坍塌和卡钻事故成为制约深层煤岩气井安全高效钻进的主要技术难题.文章基于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矿物组分、理化性能、微观结构分析等明确了煤层气水平井坍塌主控因素,针对性地研发出一种适用于深层煤岩气水平井的高效封堵防塌钻井液技术,其API滤失量≤2 mL、HTHP滤失量≤8 mL,综合封堵性能较常规钻井液提升30%以上.笔者通过在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区域40余口深层煤岩气水平井的应用,系统性地分析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存在密度过高、成本高、钻遇煤矸夹层井壁坍塌频发以及完井困难等技术难题,对煤岩/煤矸交界面扩展与滑脱规律基础理论研究、钻井液性能优化升级、降低复杂时效及降本增效等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钻井液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煤岩气鄂尔多斯盆地煤矸井壁坍塌

    玛北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钻井优化实践与下步建议

    伊明范川闽赵志俊宗泽斌...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玛湖风城组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落实3.05×108 t储量规模,成为玛湖油田上产500×104 t的主要战略接替层系,玛湖页岩油在压力系统、埋深、岩性等方面与其他区块页岩油存在巨大差异,现有技术适用性差,单井投资高,难以支撑效益开发建产.为了进一步降低玛湖风城组开发成本,在玛51X井区进行钻井优化先导试验攻关,通过提高生产组织衔接、基于机械比能(MSE)科学优选钻井参数、科学井眼清洁措施、优选提速工具与优化钻头等一系列钻井优化实践,配套形成一套水平井钻井优化技术.通过攻关试验,大斜度穿层井钻井周期由78.21 d减少至59.60 d,水平段趟钻最高进尺由296 m提升至460 m,极大的降低了钻井成本.但目前针对难钻高阻地层钻进仍需进一步优化,钻头复合片耐磨及抗崩性能需要提升,配套大扭矩螺杆实现高效钻进.

    玛北风城组页岩油钻井优化提速

    陆相页岩油甜点参数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肖毓祥冯庆付侯秀林雷启鸿...
    125-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按照沉积特征及生储组合关系分为夹层型、混积型和泥纹型3种类型,根据不同主控因素和面临的开发难点,可分为复杂构造影响型、储层强非均质型、高黏土难改造型、高黏油难流动型和低含油饱和度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储层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差异性大,甜点纵横向精细刻画、富集规律及展布特征是规模效益开发的关键.通过建立矿物组分、孔隙度、力学及脆性计算模型,结合直井试油和水平井生产动态资料,优选不同类型储层产能主控因素和核心参数,建立甜点分类评价标准,优选储层甜点段.综合分析表明,陆相页岩油优质甜点多为中、高TOC背景下,核磁大孔隙发育、页理缝有效性好(裂缝发育)的油气富集层,并具有良好顶板封盖条件.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油田的页岩油水平井靶窗优选和随钻跟踪中得到应用,可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陆相页岩油甜点矿物含量孔隙度脆性指数水平井靶窗

    中低熟页岩油小井距双水平井磁导向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乔磊孙润轩林盛杰刘奕杉...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油气工业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的背景下,我国储量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尤其是中低成熟度页岩油的开发备受关注.文章聚焦于中低熟页岩油开发中面临的小井距双水平井钻井轨迹精准测量的挑战,创新研发了MixMeasure磁导向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磁源发射的磁信号进行正钻井的定位与导向,能够自动优化滤波频带范围,有效剔除复杂环境下的噪声干扰,同时集成了高精度的测距与测角计算模型,实现了0.2m测距精度和1.7°测角精度.这一技术突破了复杂环境下小井距钻井过程中的稳定测量难题,满足了井距10m内的双水平井钻井导向需求.MixMeasure磁导向测量系统为页岩油的安全钻井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数据,提升了钻井的安全性和效率,不仅推动了中低熟页岩油的开发进程,也为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低熟页岩油密集井网小井距双水平井磁导向工具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造斜-水平段"一趟钻"关键技术研究

    杨恒林付利张弼弛王元...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储层埋深大于3 500m的页岩气的地质条件复杂,钻井工程面临井底温度与溢漏风险高等挑战,水平井在造斜-水平段实现"一趟钻"的比例低,导致钻井周期长、工程成本高.文章系统总结了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实现"一趟钻"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详细分析了复杂地质构造、目的层温度、地层压力和钻井液性能等影响因素,从井眼轨迹、井底温度控制等方面总结了该地区"一趟钻"关键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效,并在此基础上,从地质、井身结构、钻井液和工具装备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钻井液密度与ECD精细管控、井筒传热与相变降温材料研究、试验"瘦身井"钻井技术等攻关方向与建议.

    非常规油气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一趟钻

    四川长宁页岩气长水平段油基钻井液井壁稳定技术

    白杨翟玉芬罗平亚代锋...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长宁区块页岩气储层已经进入纵向立体开发阶段,在钻进龙马溪组龙一14小层长水平段过程中井壁垮塌、卡钻等复杂事故频发.为此,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明确了龙一14小层岩样矿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特征,揭示了该区块井壁失稳机理,采用石墨烯纳米片和多级微米刚性封堵剂对现场钻井液进行封堵性能优化,通过提高油水比和氯化钙(CaCl2)溶液浓度增强钻井液抑制性,形成了一套强封堵强抑制防塌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中未出现由于掉块导致的憋泵、憋顶驱、卡钻等复杂事故,摩阻系数均处于中、低值区间,水平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为4.07%.说明该油基钻井液能够有效强化井壁,且具有降摩减阻效果,能够解决长宁区块龙马溪组页岩水平井井眼失稳问题.

    页岩气井壁稳定油基钻井液微纳米封堵水平井

    吉木萨尔页岩油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李振川李冰青张胜鹏范琳...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木萨尔页岩油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接替领域,2020年获批成为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与国内外其余页岩油开发区域对比,吉木萨尔页岩油埋藏更深,开发难度更大.开发初期,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尚不成熟,钻井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影响规模效益建产.近年来,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瞄准钻井技术瓶颈,通过井身结构优化、薄互层甜点跟踪导向、科学钻井实时优化、低成本高性能油基钻井液等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形成吉木萨尔页岩油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支撑水平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57.5%,钻井成本降低40.0%,以钻井工程技术突破推动区域科学化、规模化、效益化开发,为国内其余页岩油区域提供了良好示范.

    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水平井钻井周期钻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