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补骨脂环己烷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秀伟吕倩许青霞徐嵬...
    3269-3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 70%乙醇水提取物的环己烷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补骨脂70%乙醇水提取物的环己烷溶性部分分离出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补骨脂醚(1)、对羟基苯甲醛(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补骨脂醚酚G(4)、补骨脂醚酚H(5)、双补骨脂酚V(6)、双补骨脂酚I(7)、双补骨脂酚H(8)、双补骨脂酚F(9)、双补骨脂酚D(10)、双补骨脂酚G(11)、豆甾醇(12)、补骨脂查耳酮(13)、补骨脂定(14)、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15)、异补骨脂素(16)、补骨脂素(17)、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18)、4-羟基合生果素(19)、新补骨脂宁(20)和6-异戊烯基柚皮素(21).结论 化合物1、4、5和6为4个新的化合物.

    补骨脂豆科补骨脂醚补骨脂醚酚G补骨脂醚酚H双补骨脂酚V

    丁香蒲桃果实母丁香化学成分研究

    谭培艺王春杰于欢刘芳...
    3280-3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丁香蒲桃Syzygium aromaticum的果实母丁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采用MS、1H-NMR、13C-NMR、DEPT、HSQC、HMBC、COESY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母丁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三羟基-3-甲基苯乙酮-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1)、triterpenoster(2)、积雪草酸(3)、齐墩果酸(4)、山楂酸(5)、熊果酸(6)、花椒油素(7)、methylxanthoxylin(8)、母丁香酚(9)、没食子酸(10)、没食子酸甲酯(11)、丁香酚(12)、萎叶醇(13)、β-氧化石竹烯(14)、去氢双丁香酚B(1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母丁香酚A;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7~8、1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9为苯乙酮类成分,2~3为乌苏烷型三萜类成分,4~5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成分,12~13、15为苯丙素类成分,14为倍半萜类成分.

    丁香蒲桃母丁香酚Atriterpenoster花椒油素没食子酸甲酯去氢双丁香酚B

    基于UPLC-Q-TOF-MS的人参配方颗粒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王静姚长良张建青李佳媛...
    3286-3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表征,阐明人参配方颗粒的化学物质基础,并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对人参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mm×2.1 mm,1.8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的质谱数据,通过MS DIAL软件辅助解析、数据库检索和对照品比对等方法快速分析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化学成分.并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50mm×2.1 mm,1.8μm),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建立人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方法.结果 从人参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中共鉴定出57个化合物,包括皂苷25个、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2个、碱基及核苷5个、其他类成分15个.建立的人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c、Ro、Rb1、Rb2、Rd.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人参配方颗粒的成分基本相同,仅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研究基本阐明了人参配方颗粒的化学物质基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为人参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参考.

    人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UPLC-Q-TOF-MS高效液相色谱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c

    pH对毛蕊花糖苷稳定性影响及降解产物分析

    武改丽霍志鹏王玉张依倩...
    3295-3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pH条件下毛蕊花糖苷的降解规律,鉴定降解产物并推测降解途径.方法 采用HPLC-UV法研究毛蕊花糖苷在不同pH下的降解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IT-TOF-MS)鉴定其降解产物结构.使用 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 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 0.5%醋酸水溶液(A)-甲醇(B),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质谱分析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均为m/z 100~800.通过比较毛蕊花糖苷在不同pH条件下色谱峰面积,分析其降解规律;并通过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等对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降解速率随pH值的增加而加快,降解产物有水解产物、氧化产物及同分异构体异毛蕊花糖苷等.结论 分析了不同pH条件下毛蕊花糖苷的降解规律、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含毛蕊花糖苷的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pH稳定性降解规律降解产物

    黄芪药材不同干燥方式对其饮片的提取动力学影响

    余亦婷王沁雪戴婧雅范海贞...
    3306-3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减压真空干燥方式下的黄芪药材经炮制成饮片后,药效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方法 以传统水煎煮法对黄芪饮片进行提取,建立提取动力学模型,比较黄芪药材经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减压真空干燥3种初加工方式对饮片中4个评价指标(浸出物、黄芪多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提取效率差异.结果 3种干燥方式导致黄芪药材切面品相不一,提取动力学均与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中减压干燥动力学拟合方程斜率最大,提取效率最高.结论 减压干燥方式4个评价指标的药材-饮片转移率高,干燥、提取速率快,可作为传统干燥方式的替代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式不仅对药材品相有影响,同时对药材制成饮片及后续饮片制成制剂过程中评价指标的提取效率也有影响,说明干燥等药材初加工是药材-饮片-制剂品质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黄芪药材干燥方式黄芪饮片提取动力学品质传递浸出物黄芪多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

    明胶乙酰化修饰工艺及其对中药软胶囊囊壳的性能影响

    王姣陈艳刘像龙张雪桃...
    3314-3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改善中药软胶囊保质期内的崩解迟缓现象,对囊壳材料明胶进行改性优化及性能评估.方法 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为酰化剂对明胶进行酰化改性,以复配明胶制备胶皮,并以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比较酰化明胶胶皮与纯明胶胶皮的性能、复配明胶胶皮和纯酰化明胶胶皮的性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以酰化取代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酰化明胶的结构特征;并分析了胶皮的力学性能.结果 IR和SEM结果表明,分子侧链上的氨基与EDTAD发生了乙酰化反应,当mEDTAD/m明胶=1 ∶15、温度为43℃、pH为9.3时,其取代度为65.4%.采用复配明胶制备胶皮,当m明胶/m酰化明胶=10:1时,崩解时限为18.36 min,机械性能良好.结论 通过优化得到的酰化胶皮较好的改善了软胶囊囊壳的崩解迟缓现象.

    明胶酰化崩解迟缓胶皮软胶囊囊壳

    藏药佐太的粉末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及微观结构形态研究

    干泓侠冯楠李远飞顾健...
    3321-3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藏药佐太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指纹图谱;测定佐太中主要物相的成分及含量;检测佐太的微观结构.方法 采用XRD法对15批佐太样品进行分析,建立佐太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全谱拟合对佐太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佐太微粒的微观特征;运用K值法和滴定法测定佐太中主要成分HgS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佐太的XRD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达90%以上.确定9个共有峰,2、4~7号共有峰为HgS的特征峰,1、3号共有峰为S的特征峰;全谱拟合结果显示,佐太中主要存在立方晶系HgS(空间群为F-43m 216)、六方晶系HgS(空间群为P3221 154)以及斜方晶系S8(空间群为Fddd 70),其质量分数分别为56.87%、3.570%、39.56%;SEM观测表明佐太的形态为松散的团簇状球状颗粒,粒径大致为200~800 nm.K值法测得15批样品中HgS的总含量平均值为56.90%,与滴定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建立的XRD指纹图谱专属性较强,可作为其质量评价的依据;K值法的应用简易便捷、准确度高,为佐太的含量测定提供重要方法.

    藏药佐太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全谱拟合微观结构K值法滴定法HgS立方晶系六方晶系斜方晶系质量评价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及初步药效学考察

    梅佳华王涛查丽春林维川...
    3329-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剂型改造为出发点优选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处方,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并初步考察CZGP与原处方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Tablets,XJT)的镇痛作用.方法 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凝胶贴膏处方;选择3种常用透皮促渗剂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以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为指标,通过干加热透皮系统评价单一促渗剂和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筛选最优促渗剂;通过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CZGP与XJT的镇痛作用.结果 CZGP 的最佳处方为酒石酸 1.000 g、PVP K90 6.000 g、NP700 11.000 g、甘羟铝 0.800 g、甘油 35.000 g、水 21.200 g;不同的一元促渗剂及二元促渗剂中,以3%丙二醇促渗作用最好,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的渗透速率分别为45.744、49.903、14.898 μg/(cm2 h),增渗倍数分别为1.523、1.602、2.636;CZGP对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具有镇痛作用,且镇痛率高于XJT.结论 CZGP具有良好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及镇痛作用,为中药复方口服制剂改造为经皮给药制剂提供思路.

    D-最优混料设计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体外透皮醋酸扭体实验香果健消片药效学镇痛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氮酮丙二醇薄荷醇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干加热透皮系统

    微针长度与马钱子碱可溶性微针刺入性能及治疗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汪云霞宋信莉王永林刘文...
    3338-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不同微针长度(针长)马钱子碱(brucnine,Bru)可溶性微针(Bru-DMNs),探讨针长对微针刺入性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不同针长(350、450、550、650、750、850 μm)Bru-DMNs.通过铝箔及鼠皮穿刺实验考察各针长微针穿刺性能;在体溶解实验考察各针长微针溶解性能;皮肤HE染色观察各针长微针刺入皮肤的深度;皮肤屏障恢复实验评估各针长微针对皮肤角质层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各针长微针体外透皮性能;体内药效学评估各针长微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作用.结果 350、850 μm针长微针穿刺效果较差,450、550、650、750 μm针长微针穿刺性能较佳,能成功刺入皮肤形成微孔通道成功递送药物,刺入皮肤后可快速溶解,微针越长,溶解越快;针长越长,刺入皮肤越深,皮肤角质层孔道闭合越慢(4~6h);450 μm针长微针促渗效果较差,长度达到550 μm时即有较好促渗效果;各针长微针均可不同程度缓解和治疗RA,长度达到550 μm时即可达到理想疗效.结论 当微针长度达到550 μm时,各项性能良好,具有显著的促渗效果和治疗效果.

    马钱子碱可溶性微针微针长度经皮给药类风湿性关节炎两步离心法药效学促渗

    黄连解毒汤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

    李军鸽赵莹王永春孟珈同...
    3348-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明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建立HJD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柏碱、黄芩苷、栀子苷含量及其转移率,为后期HJD的复方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按古代工艺制备15批物质基准,测定出膏率,建立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同法测定物质基准中8种成分的含量,进行饮片到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结果 15批HJD物质基准平均出膏率为16.02%,指纹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指认出8个色谱峰分别为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柏碱、黄芩苷、栀子苷.各指标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盐酸黄连碱0.61%~1.08%,表小檗碱0.14%~0.24%,盐酸巴马汀0.93%~1.52%,盐酸小檗碱4.09%~6.36%,盐酸药根碱0.81%~1.07%,盐酸黄柏碱0.78%~1.06%,黄芩苷7.45%~12.26%,栀子苷0.42%~2.82%.结论 指纹图谱结合出膏率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对HJD物质基准进行量值传递研究,为HJD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及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黄连解毒汤物质基准指纹图谱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柏碱黄芩苷栀子苷量值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