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用植物篇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与系统进化分析

    胡赛文丁怡宁毕光耀李翠翠...
    2776-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药用植物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技术测定基因组DNA序列,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药用植物篇蓄的群体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华大MGISEQ-2000PE150测序平台,双末端测序策略对其全基因组DNA建库测序,测定萹蓄的基因组DNA序列,用NOVO Plasty组装叶绿体基因组,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篇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63 461 bp,GC值37.5%,具1个典型的四分区域结构,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1对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和1个短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SSC),序列长度分别为88023、31 066、13 306bp.篇蓄的叶绿体基因组共有130个基因,其中编码蛋白基因、rRNA基因与tRNA基因的数量分别为83、8、37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篇蓄与木蓼属的额河木蓼构成一单系分支,具有100%支持率.结论 萹蓄隶属于蓼科的蓼属,与木蓼属的额河木蓼亲缘关系较近.萹蓄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序列特征、间隔区的筛选及系统进化分析为后续开展群体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

    萹蓄蓼属叶绿体全基因组组装系统发育

    人参b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思嘉孙嘉莹刘美琦任伟超...
    2786-2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人参b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人参功能基因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PlantTFDB数据库预测人参基因组中bZIP基因;通过ExPASy网站得到人参bZIP基因家族信息和特征;使用MEME网站对PgbZIP基因家族保守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运用MEGA软件建立PgbZIP基因家族系统进化关系;利用TBtools软件进行PgbZIP表达分析.结果 人参基因组中含有157个bZIP基因家族成员,其中152个定位在细胞核,其余5个分别定位在叶绿体和内质网,相对分子质量在14009.93~83 440.38,等电点在4.53~10.05,氨基酸数目在120~760aa,除PgbZIP157以外,均为亲水蛋白.PgbZIP131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为83.47;PgbZIP99在根和盐胁迫条件下表达量均最高,分别为119.82和117.86;PgbZIP117在叶中表达量为48.54;花中PgbZIP106表达量最高为79.55;成熟果实中表达量最高是PgbZIP118,为119.32;PgbZIP101在未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且为65.32.结论 推测PgbZIP99与同源基因AtbZIP11功能相似,可以调控根的分生组织活性;PgbZ1P13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表达量最高,推测PgbZIP131对干旱胁迫有重要调控作用;A亚族成员ABF2/AREB1(AtbZIP36)、ABF3(AtbZIP37)、ABF4/AREB2(AtbZIP38)参与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调控,推测与A亚族成员具有同源关系的PgbZIP74、PgbZIP132,PgbZIP122、PgbZIP112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具有相似调控作用.

    人参bZIP生物信息学基因家族盐胁迫干旱胁迫

    基于EST-SSR标记的栀子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邓绍勇祝必琴李康琴陈宜均...
    2795-2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通过分子标记手段鉴定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品种成为现实,满足苗期鉴别栀子品种资源的需要.方法 采用14对多态性较好的转录组微卫星(EST-SSR)引物对栀子及10个品种进行扩增检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等参数,并进行系统聚类.结果 14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扩增出4.4条,栀子品种Nei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指数(I)分别为0.653 3和1.226 8,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同一品种的不同样品能较好地聚集在一起,但品种之间并未完全按形态学性状聚类分支.构建的指纹图谱通过引物及引物组合能较好地将栀子品种进行区分.结论 利用14对EST-SSR引物成功地构建了 10个栀子品种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可为栀子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及品种起源提供科学依据.

    栀子EST-SSR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

    基于多指标结合化学计量学的龙葵果质量评价研究

    赵雯雯张锦超孙秀蕊张哲...
    2803-2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多指标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综合分析龙葵Solanum nigrum果质量及关键指标,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龙葵果特征指纹图谱及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浸出物含量,使用SAS14.0、SIMCA14.1 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PLS-DA),通过对吉林产地 25 批不同产区、不同采收期药材的分析,综合评价龙葵果质量及标志性成分.结果 建立的特征指纹图谱及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较好.HCA分析可将25批样品聚为2大类,分类主要与产区有关,Ⅰ类药材为铁东区及梨树县的孤家子、榆树台产区;Ⅱ类药材为梨树县的杏山、北夏家、泉眼沟、獾子洞产区.用3个主成分对龙葵果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Ⅰ类药材综合得分及排名较高,质量较优.根据PLS-DA分析,造成两类药材质量差异的指标为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及指纹图谱相似度.色谱峰2、3(澳洲茄碱)、4(澳洲茄边碱)、14、15(薯蓣皂苷元)、16所代表的成分是2类龙葵果药材质量差异的标志性物质.结论 建立的龙葵果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为龙葵果质量评价提供基础.

    龙葵果指纹图谱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薯蓣皂苷元化学计量学质量评价

    常用兔耳草类药材的6种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

    高必兴何芳齐景梁苟琰...
    2810-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兔耳草类药材主要有效成分苯丙素苷类(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大车前苷及鞭打绣球苷B)及环烯醚萜苷类(10-O-trans-p-methoxycinnamoyl-catalpol 及 10-O-[(E)-3,4-dimethoxycinnamoyl]-catalpol)的 HPLC-PDA 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基原兔耳草的含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资生堂SPOLAR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U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依据测定结果使用聚类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此条件下,34批全缘兔耳草Lagotis integra、21批短筒兔耳草L.brevituba、10批圆穗兔耳草L.ramalana、6批革叶兔耳草L.alutacea、5批短穗兔耳草L.brachystachya及4批紫叶兔耳草L.praecox的6种有效成分的色谱峰分离度均良好,线性关系良好.不同基原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类型及含量均不一致,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运用SIMCA 14.1和SPSS 25.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短筒兔耳草与圆穗兔耳草聚为一类,紫叶兔耳草与短穗兔耳草聚为一类,内在组成及含量差异小;全缘兔耳草不同产区差异大,革叶兔耳草组间差异最大.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对多种基原兔耳草进行分析,能有效地对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比较不同基原的兔耳草,为兔耳草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有效依据.

    全缘兔耳草短筒兔耳草圆穗兔耳草革叶兔耳草短穗兔耳草紫叶兔耳草苯丙素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大车前苷鞭打绣球苷BHPLC-PDA

    金银花不同发育时期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蒲俊杰刘谦李佳刘振华...
    2818-2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不同发育时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对米蕾期(RB)、三青期(TG)、二白期(TW)、大白期(BW)、银花期(HS)、金花期(GF)6个不同时期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个不同生长时期的金银花挥发性物质进行判定、区分和聚集.结果 GC-MS共鉴定出260种挥发性物质,对260个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65%,可反映样品的大部分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6个不同生长时期金银花样品分为4类:其中RB和TG归为1个集群;TW单独归为1个集群,BW和HS归为1个集群;GF单独归为1个集群.结论 聚集在一起的金银花样品挥发性物质相似,将RB与TG,TW,BW与HS,GF分为4个不同的商品等级,该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混合采摘以及后期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金银花忍冬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保留指数

    山羊角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武文星刘睿赵晶晶朱昭颖...
    2825-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羊角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us的角,具有清热、镇惊、明目、解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厥、高热神昏、青盲等疾病.系统梳理总结山羊角的本草记载与历史沿革、物质组成、药理活性、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现代临床应用,深入挖掘了山羊角的药用资源价值,并进一步提出以类效替代原则开发珍稀动物药新资源药材的思路与建议,为实现珍稀濒危角类药材资源的补偿与供给、引导山羊产业加工过程巨量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服务于中药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畜牧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山羊山羊角药用价值类效替代资源化利用

    生物碱类化合物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王宏刘月杨梁钰蔡荣珊...
    2839-2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碱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含氮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和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为近年来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证实,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寨卡病毒、柯萨奇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病毒吸附和进入、减少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调节各种病毒相关蛋白以及通路等.根据生物碱的抗病毒种类进行分类,以氧化苦参碱、麻黄碱、石斛碱等为例,综述了常见生物碱抗病毒作用特点和机制,为生物碱类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生物碱抗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氧化苦参碱麻黄碱石斛碱

    朱砂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叶晴陈金鹏凌悦刘怡妙...
    2851-2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砂根ArdisiaeCrenafaeRadix是一种民间常见的观赏性中药材,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是贵州特色民族药八爪金龙的3大来源之一.朱砂根主要含有香豆素类、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保肝、抗生育等药理作用.主要综述了朱砂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朱砂根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朱砂根香豆素黄酮皂苷挥发油抗炎抗肿瘤抗氧化

    岩黄连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张晓李保宏张永康梁红宝...
    2861-2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传统药物,临床上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的治疗,极具开发价值.研究表明岩黄连中含丰富的生物碱、甾体、三萜、黄酮与核苷等类化合物,生物碱类为主要成分,多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炎、抗肿瘤、保肝、抑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镇痛等活性,特别是对乙肝、肝癌以及肝硬化等疾病的缓解作用比较显著.对岩黄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岩黄连的后续研究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岩黄连生物碱三萜甾体抗病毒保肝抑菌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