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应用
自动化应用

陈胜

月刊

1674-778X

editor@auto-apply.com

023-67605105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武陵路上海大夏B栋17-4《自动化应用》杂志社

自动化应用/Journal Automation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自动化应用》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25日出版,在国内外自动化类杂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实用性技术杂志。电厂、煤矿、水厂、冶金、造纸、机械、石化、化工、纺织、建材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导盲杖控制系统设计

    金佳鑫郑皓予郭宇凡毕津宁...
    75-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导盲杖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盲人的安全出行提供智能引导.实时定位监测盲人出行的周围环境,通过语音播报路况位置信息,利用蜂鸣器和振动进行报警提醒,当光线亮度不佳时,开启灯光照明提醒他人对盲人进行避让,同时将位置信息上传云平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云平台及时找到盲人.本控制系统为盲人出行提供了更方便有效的安全保障.

    导盲杖单片机智能控制传感器技术

    风力发电风资源数据分析处理研究

    张晋辉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资源数据会影响风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针对风资源原始数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风能评价指标参数的具体含义及计算公式,并探讨了风能数据的采集、处理办法和实际评估应用情况.其中,在数据处理部分,利用四分位法、插补法对数据进行合理化处理,确保风电场对风资源信息有更全面细致的掌握,有利于风电场运行后期的发电产能评估,为新能源发展奠定了基础.

    风资源风力发电数据分析数据处理

    基于用户行为响应的充电桩需求侧响应优化方法

    吴广鹏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设计的充电桩需求侧响应方法响应速度过慢,为解决该问题,基于用户行为响应提出了一种新的充电桩需求侧响应方法.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负荷数据,了解充电桩系统的负荷特征.分析负荷特征,确定用户行为,探讨用户在充电桩使用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对充电需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户行为响应的充电桩需求侧快速响应优化模型,设定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实现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基于用户行为响应的充电桩需求侧快速响应方法能有效加快充电桩系统的响应速度.

    用户行为响应充电桩需求侧响应响应方法

    变电站碳排放计算与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张敏方向戚文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应对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刻不容缓.以国网通用设计变电站方案(110-A2-6)为例,分析了变电站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探讨了不同结构类型的碳排放;然后,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如变压器、照明和通风系统)进行能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变电站节能减排措施.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钢结构建筑在碳排放方面表现更优异,其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变压器电能损耗是变电站设备运行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使用天然酯变压器、洁净空气绝缘型GIS和光伏系统,可以减少变电站的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碳中和变电站碳排放节能减排

    基于改进DBO-BiLSTM-GRU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

    戴长春郑晓亮杨铖杨晓亮...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光伏发电功率的大小受多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不稳定性、季节性等特征,因此,如何精准预测光伏发电功率是目前的一大难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BO-BiLSTM-GRU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其中,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用于提取历史光伏发电功率数据的时序特征.首先,使用结构更精简的门控循环单元(GRU)进一步预测光伏发电功率;其次,引入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DBO)优化BiLSTM-GRU组合模型的超参数,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效率及精度;最后,利用安徽省光伏电站的真实发电功率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先进预测模型相比,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能明显提升预测精度.

    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功率功率预测优化算法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储能接入系统设计

    王珊姗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电力储能接入系统多依赖于固定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无法有效应对电力系统中复杂多变的运行环境和需求变化.为充分满足电力系统的电力接入需求,引入深度强化学习设计电力储能接入系统.首先,对变流器进行选型,设计信号接口电路,实现电力储能接入系统的硬件设计.然后,基于系统硬件设计,利用深度强化学习进行储能优化配置、负荷低谷与负荷峰值接入设计,实现软件部分的设计,以完成整体的电力储能接入系统设计.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证明,在所提储能接入系统的应用下,功率变化与未接入时相符,可以在满足电力系统用电需求的同时提高电力储能质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深度强化学习储能接入储能优化配置

    清洁能源跨区域外送电源配置的研究

    朱炳达朱楠向婷婷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保障跨省跨区清洁能源电力送出,减轻用能大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考核压力,统筹考虑送端新能源出力特性、通道顶峰能力和经济性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日区间送电曲线方式的全清洁跨省区外送通道送端电源配置方案.以某清洁能源大省相关数据为例,分别利用传统和本文方法对电源进行配置,经生产运行模拟后,从技术、经济2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所提电源配置方案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均更优,适用于清洁能源跨区域外送电源配置.

    清洁能源电力外送通道电源配置

    锂电池自动化物流线条码扫描优化

    刘跃章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条码技术在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物流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探讨了条码扫描枪在锂电池自动化物流线中的应用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一系列经过实践验证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包括优化扫描角度与距离、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避免高亮度表面、增加阻挡器、设置扫描延时等措施.结果显示,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策略,条码扫描枪的识别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准确性.这不仅为新能源锂电池的生产带来了更高的效益,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自动化物流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锂电池物流线条码扫描枪识别成功率

    基于GA-VMD-ESN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

    杨东升陈光荣唐世友罗毅...
    103-10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光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调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伏功率预测的组合模型.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变模态分解(VMD)的关键参数,该模型首先将光伏功率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VMD分解,并通过GA优化模态数量和惩罚系数,以确保分解效果最佳.针对每个模态的波动特性,应用回声状态网络(ESN)进行建模.最终,将各模态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重构,得到光伏功率的最终预测值.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组合预测模型在精度和性能上的优越性.

    回声状态网络变分模态分解遗传算法光伏功率预测

    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陈宇阳陈宇亮
    106-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配电网运营收益,降低其供配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以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为例,开展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的设计研究.将经济目标和能源损耗目标作为调度目标,建立配电网优化调度多目标函数;考虑配电网的物理限制、运行要求以及经济和环境因素,采用设计函数约束条件的方式,对建立的经济成本优化目标函数中的参数进行约束;引进粒子群算法,评估粒子在搜索空间的适应度,以实现对配电网协同调度优化.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方法可以在达成配电网经济目标,提高配电单位运营收益的同时,降低配电网在运行中的能源损耗,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

    配电网分布式能源调度方法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