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政法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政法论丛
政法论丛

孙培福

双月刊

1002-6274

sdzflc@163.com

0531-88599868

250014

山东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政法论丛/Jour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政法论丛》创刊于1985年4月,同年10月10日出版创刊号,季刊,内部发行;1987年10月从内部发行变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政法论丛》以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促进学术交流、扶持人才、为三个文明建设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为办刊方针和宗旨,倡导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原则,坚持政法与学术导向性,强化质量意识,追求高品位,实行开放办刊,积极传播和吸纳国内外优秀的法学成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即以法学为龙头,注重导向性、学术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越来越受到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界、高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教育法典编纂前置性问题的多维度定位——教育法典编纂模式、立法路径、编写体例的重塑

    梁西圣
    14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教育法典编纂的争议始终没有摆脱编纂模式体系型和汇编型非此即彼的僵化认知,由此何为"法典化"便成了教育法典编纂的前置性问题,需要重新定位.从法典化历史溯源来看,我国教育法典的前置性问题应从单一规范叙事转向规范、社会、政治和历史文化的多维定位.教育法典的多维定位,从根本上决定着体系型为主、汇编型为辅的综合型编纂模式以及创设性立法为主、汇编型为辅的综合立法路径.从编写体例和结构来看,它既不是对传统法典编纂"总则+分则"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现有教育立法的简单搬运和组装,而是基于我国教育法典的多维叙事,把"教育法律关系"作为编纂中轴线,实现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法典化教育法典多维叙事

    论生育权的功能基础与中国模式

    谭家超
    15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已经发生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对生育权的法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意义而言,人类的生育本质上是自由行为,但其社会化过程决定了其生育自由的相对性,生育权则更多需要通过功能化的形态予以彰显.就中国模式而言,计划生育作为宏观国策,在生育数量与质量方面都具有明确的规范目标,而生育权则需要在这一国策框架内塑造并凸显出个体权利功能,并随国策调整展现出其动态化的功能特性.在三孩政策时代,生育权的主观权功能与客观规范功能需要展现出鼓励生育的时代价值:一方面其主观权方面需特别强化受益权功能,另一方面其客观规范功能需紧密对接鼓励生育的客观价值.基于此,生育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依循扩展思路,如适度调整生育权要素配置,强化其救济功能,但在具体建构过程中又要遵循守正创新路径.

    生育权计划生育国策生育自由功能规范鼓励生育

    居住权效力的体系化冲突与协调

    姚宇
    16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民法典》新增物权制度,居住权有增加所有权人的债权人负担之虞,引发法典内权利冲突问题.保障功能定位与适用边界模糊造成居住权权利冲突的法律适用困境.物权优于债权、成立在先权利优先、法定权利优于意定权利等法律解释观点亦难满足复杂的居住利益平衡要求.居住权与租赁合同、亲属关系、公序良俗原则共同构成了居住利益保护体系,并有各自调整的法益对象.厘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度规范体系对新增居住权的实证需求可明确这一制度的立法意旨与适用对象.居住权权利冲突下的法律适用,应以识别"真正"居住权为前提,以居住权合同约定的法益实现位阶为依据;在无约定的情形下,应平等保护居住利益与债权的实现.

    居住权居住利益权利冲突中国特色法学体系

    《政法论丛》2024年总目录(作者后面括号内的数字依次为期数、页码)

    183-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