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隧道突变失稳判据研究

    彭亚雄周子霈姚颖康刘运思...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判断爆破振动与损伤作用下层状岩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层状围岩失稳特征建立隧道力学模型,考虑爆破损伤和振动效应,构建层状围岩隧道系统总势能方程和突变失稳判据,分析爆破作用下层状围岩稳定性演化规律;并以沪昆高铁湖南段姚家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层状围岩隧道稳定性.结果表明:层状围岩隧道发生突变失稳的充要条件是满足分岔集方程,即当突变特征值Δ≤0 时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失稳;爆破累积效应造成围岩刚度不断降低,爆破药量增加提高爆破振动效应,这些均导致层状围岩失稳概率增加;实际隧道失稳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情况、监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失稳判据的有效性.

    爆破作用层状围岩隧道失稳判据突变理论稳定性

    基于CNN的化工园区火灾火焰图像识别研究

    张术琳张亚楠田超严翔...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及时发现化工园区火灾事故,降低事故损失,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化工园区火灾实时检测系统.基于CNN-YOLOv5 算法训练化工园区火灾数据集和普通火灾数据集,分析对比2 个数据集的损失值、召回率、精度和类别平均精度.其中,化工园区火灾数据集的损失值和召回率略低,但精度和类别平均精度高于普通火灾数据集,证明通过CNN检测化工园区火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火灾检测结果,借助PyQt5 程序框架设计化工园区火焰图像识别软件系统,可实现对化工园区火灾火焰图像和视频的识别应用,扩大该方法适用范围.基于CNN的YOLOv5 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实时检测化工园区火灾,其检测方法具有便携性、检测结果具有可靠性,可提高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化工园区火灾火焰图像识别卷积神经网络(CNN)YOLOv5算法火灾数据集

    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变形特征及行车安全性研究

    宋慧来林锦镇蒋典佑张鲁顺...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高铁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变形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获得无砟轨道上拱变形特征,从而建立仰拱填充层-无砟轨道-车辆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模型获得不同无砟轨道上拱变形特征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而评估高速行车安全性.结果表明:高铁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变形的实测波长主要范围为 3~30 m,幅值主要范围为 0~8 mm,其中,以波长10m、幅值2mm的上拱变形为主.上拱波长不超过6m时轮轨力峰值较大,上拱波长在12m左右时车体垂向加速度峰值较大.波长6m左右的上拱变形对高速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显著,具有一定的脱轨风险,应重点关注.

    高铁隧道无砟轨道上拱变形行车安全性动力响应

    考虑碳排放的危险品运输异构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马天明黄楚原陈先锋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危险品运输异构车辆路径问题(HVRP)的低碳需求,对易爆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总风险、总成本和总碳排放量进行最优化处理.首先,在模型构造阶段,改进总成本与总风险的度量方式,包括建立爆炸事故场景下考虑危险品装载量的风险量化模型,并设计一种用于惩罚成本计算的软时间窗函数,该函数可以优先减少装载量较大的车辆在客户处的等待时间;然后,在算法改良阶段从2 方面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设计一种带有改良交叉算子的混合交叉方法来提升全局搜索效率,并通过包含2 个阶段的变邻域搜索(VNS)算法来提高局部搜索能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NSGA-Ⅱ,改进的算法收敛曲线下降更快,使总成本、总风险和总碳排放量3 个优化目标的平均值进一步减少3.36%、12.16%和6.96%;在车辆数目有限的车队中,承运人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车辆类型对各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碳排放危险品异构车辆路径问题(HVRP)多目标优化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内热源影响下高压电力电缆着火机制

    王涛宋晓枫徐文淑安伟光...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高压电力电缆因过载或短路且线芯发热影响下的着火机制,使用加热棒模拟电缆内部故障热源,并开展电缆着火试验,分析内热源功率及电缆线芯截面积对电缆温升、着火时间等着火关键参数的影响,发现电缆从被加热至着火到燃烧的全过程可分为初期加热、热解气体逸出、着火、燃烧及熄灭4 个阶段.结果表明:绝缘层熔融物的滴落会导致火焰形态发生变化,电缆各结构层表面温度的升温速率随内热源功率的增加及与内热源表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功率的增加弱化了电缆线芯截面积对各层升温速率的影响;电缆的着火时间与内热源功率呈线性递减的关系.

    内热源高压电力电缆着火时间截面积表面温度

    环境风下多层航站楼排烟效果及人员疏散研究

    宋洋马文举
    206-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境风下机场航站楼排烟模式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以某航站楼为研究对象,选择多楼层区域作为数据获取范围,针对排烟窗控制模式的33 种工况,采用火灾动力学(FDS)软件模拟排烟效果;以北风经东北风转为东风构造风向区间,获得风向与危险到达时间的曲线关系;以0~90°为高侧窗开启角度区间,获得适宜开窗范围,并根据环境风进行安全疏散的判定与优化.结果表明:对于楼内排烟效果而言,若高侧窗全开,无风和低风速下有利于排烟,环境风速较高时,垂直于楼层走势的风向排烟效果较好;在风向区间内,0~70°风向会对高侧窗排烟起促进作用,30 和 60°风向点最优,顺楼层走势的风向会有烟气倒灌;在高侧窗开启角度内,实际以5~30°下悬窗或全开窗为宜;结合风向下的危险到达时间,进行楼层人员疏散优化,调控后疏散时间比未优化时减少10%.

    航站楼环境风排烟效果人员疏散高侧窗危险到达时间

    基于FLACS的地下暗厨房燃气爆炸数值模拟

    彭善碧李薇唐平
    215-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按抗爆要求设计地下暗厨房,利用FLACS软件建立含地下暗厨房的某民用建筑有限元模型,研究气云尺寸、点火位置、障碍物的形状以及位置和尺寸对燃气爆炸压力的影响,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爆炸对暗厨房结构的损伤程度.研究表明:在暗厨房中,随着气云尺寸增大,爆炸对建筑物损坏程度也加大.点火位置在厨房、通风井和客厅时,压力峰值分别为 41.9、19.5 和3.25 kPa.障碍物的存在会使爆炸产生更大的压力,障碍物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时的压力峰值远大于圆形和长方形;障碍物越靠近点火位置,压力峰值越大;随着障碍物截面尺寸增加,压力峰值不断升高,电梯区域附近压力峰值上升幅度最大.地下暗厨房燃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地上空间影响大于传统厨房.

    FLACS地下暗厨房燃气爆炸数值模拟压力峰值点火位置障碍物

    城市安全风险特征及对风险管理的启示

    张超翁文国陈勇代宝乾...
    223-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规范性,分析城市安全风险特征,提出对风险管理的启示.首先,分析风险的定义和内涵,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的因果链模型,提出城市安全风险分类;然后,结合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分析4 类城市安全风险的特征;最后,结合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实践,提出通用性的及针对4 类风险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启示.结果表明:城市安全风险表现为传统风险累积、新兴风险涌现、复杂风险加剧、极端风险频现的特征.应建立通用性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以及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置措施,并将其融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城市安全风险风险管理传统风险新兴风险复杂风险极端风险

    基于多项Logistic的危化品槽罐车火灾类型判别

    刘勇李肖施式亮鲁义...
    2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控危化品槽罐车火灾事故,准确判别槽罐车火灾类型,运用Python统计我国2013-2020 年危化品槽罐车道路火灾案例;在确定火灾事故特征的基础上,将 3 种危化品槽罐车火灾类型(喷射火灾、池火灾与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火灾(BLEVE))作为被解释变量类别,确定空间与道路特征、时间与气象特征、人员因素、车辆及设备因素以及危化品因素5 个方面共15 项火灾因子;构建基于多项Logistic危化品槽罐车火灾类型判别模型;开展准确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以及实例应用,获得3 种火灾类型的发生概率,并提出相应的火灾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实例中液化天然气(LNG)罐车最有可能发生池火灾,其概率为0.55;其次为喷射火灾,BLEVE火灾的概率最小.采取提高危化品容器机械强度、减小碰撞强度等措施,可避免容器出现较大尺寸的泄漏孔,减少池火灾发生概率;采取减缓泄漏速度、控制泄漏范围、迅速合理灭火等应急措施可以减少LNG池火灾危害后果.

    多项Logistic危化品槽罐车火灾类型判别道路运输

    基于火灾痕迹的起火点判定研究现状及展望

    牛甜辉耿佃桥苑轶赵亮...
    23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火灾调查人员快速准确地确定起火点位置、完善事故调查证据链,进而探明火灾原因,综述基于火灾痕迹的起火点判定研究现状.首先,介绍火灾痕迹分类,包括燃烧痕迹、烟熏痕迹、倒塌痕迹及电器线路痕迹,着重介绍烟熏痕迹的研究现状及不足;然后,综述当前国内外多种起火点判定方法,将其分为利用经验、数值重构技术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等3 种,并分别分析3 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展望未来起火点判定技术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烟熏痕迹数值模拟结合机器学习进行起火点判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起火点火灾痕迹数值重构机器学习烟熏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