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尺度压缩空气泡沫输运管道压力分布试验

    谭甜甜张佳庆石杨锦李博...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压缩空气泡沫输运能力,更好地应对换流站火灾,开展699、406、261 m全尺度压缩空气泡沫输运管道压力分布试验研究;分析组合管道复杂程度和管道长度对压缩空气泡沫输运管道内压力的影响;采用当量阻力长度等效静压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的影响,并引入综合当量阻力系数,构建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压力损失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在压缩空气泡沫输运阶段,管道进出口压力随时间增加先迅速升高,后趋于稳定,达到稳定状态所用时间与管长和管道复杂程度成正比,在压缩空气泡沫停止输运后,管道内压力骤降;组合管道的复杂程度不同,导致压缩空气泡沫管道内局部压力随输送距离增加,呈现非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得到压力损失与当量阻力长度的经验关系式,该式可用于预测管径DN50~DN200、管长1000 m范围内的压降变化.

    压缩空气泡沫输运管道压力损失全尺度阻力系数

    含氮量对硝化纤维素热解过程影响研究

    柴华戚凯旋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含氮量对硝化纤维素(NC)热解过程的影响,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FTIR(TG-FTIR)和裂解(Py)-气相色谱(GC)/质谱分析仪,揭示不同含氮量NC的结构特征、热解特性和过程产物.结果表明:随着含氮量的增加,NC的取代硝基数量增多,热解反应速率和反应进行程度随之增加,轻质气体比例增大且产物种类增多,高温下出现多种化学重组形式;NC的热解过程是先发生脱硝反应,再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然后发生碳骨架和环内氧桥断裂,通过明确不同含氮量NC的共性产物和各阶段主要的氮氧化物,建立一种基于温度划分原则的NC热解过程机制.

    含氮量硝化纤维素(NC)热解过程结构特征气态产物

    基于联合定位密集网络的变载齿轮箱故障特征提取

    樊晓萱段礼祥张娜李兴涛...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变载齿轮箱故障诊断中因冗余特征而导致的脉冲信号提取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模块(CAM)的脉冲特征提取方法.首先,设计联合定位CAM,包括2个阶段:第1阶段使用多层感知机建模通道依赖关系,增强与故障相关的关键通道特征;第2阶段通过卷积层学习与故障相关的信号段,结合2个阶段重新校准特征,聚焦关键脉冲特征;然后,基于CAM构建联合定位密集网络(CLDN)的变载齿轮箱故障特征提取方法,CLDN通过自适应地重新校准每一层的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脉冲信号的学习和表征能力;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输入Softmax分类器,验证所提方法的特征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Self-Attention等4种注意力机制,CAM的准确率平均提升3.8%,可实现脉冲特征的准确定位;相比于ResNet34等7种诊断方法,CLDN的准确率提升3.7%~14.6%,显著增强故障特征的提取效果.

    联合定位密集网络(CLDN)变载齿轮箱故障诊断特征提取注意力模块(CAM)

    突发大客流下地铁客流控制优化模型

    米根锁张园香
    17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及时响应和缓解地铁线路突发大客流,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现象,提出地铁客流控制优化模型.首先以最小化乘客总等待时间与最大化区间通过客流量为目标,以允许进站客流量为决策变量,考虑供给侧、需求侧与客流控制强度等约束,构建精细化的确定型模型(RDM).在此基础上,分析客流需求的波动性,结合鲁棒优化理论建立鲁棒模型(RM).其次,利用鲁棒对等转换理论,线性化处理RM中的非线性约束,并借助Lingo优化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地铁线路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在RDM模型中,利用运力平衡系数来决策允许进站客流量,可以有效缓解客流拥挤压力,提高区间运输效率;在应对不确定客流需求时,通过RM模型引入鲁棒系数来调节客流需求的波动区间,从而降低客流聚集风险,提高客流控制方案的可靠性.

    突发大客流地铁客流控制优化模型精细化的确定型模型(RDM)鲁棒模型(RM)

    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信息传递特性分析:以甘肃白银"5·22"越野赛事故为例

    李华弥芯怡吴立舟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信息传递特性,以"5·22"甘肃白银越野赛事故为例,剖析各组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影响.首先,基于系统论的事故过程致因(STAMP)模型,构建赛事组织信息传递模型,并将传递过程划分为赛前准备、事故发生、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4个阶段,分别从个人、企业和政府3个层级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复杂网络(CN)理论,建立组织信息传递网络结构,识别重要信息节点和路径;最后,采用熵权法构建信息量边载权重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重要信息节点主要集中于个人层和政府层,尤其在赛前准备阶段的传递路径信息量较高,而企业层在此阶段的责任履行不足,特别是在天气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上存在缺失,导致关键时刻的决策和行动受阻.

    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信息传递系统论事故过程致因(STAMP)模型复杂网络(CN)理论熵权法

    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构建

    孙路付明韩心星汪正兴...
    190-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内容及质量,构建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基于监测运营服务成熟经验,参照《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构建》的要求,构建的标准体系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及岗位标准体系.从标准化实施基础、运营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保障及岗位职责方面,建立形成规范化、系统性的监测运营服务流程,全面保障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质量.结果表明: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可以解决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服务面临的预警联动响应不及时、岗位职能交叉等问题,但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完善,全面推动标准体系落地应用.

    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营标准体系体系框架服务提供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在途驾驶风格识别方法

    汪娇刘锴栗慧哲曹鹏...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人机共驾条件下智能系统对个体驾驶行为的理解,提出一种基于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的在途驾驶风格识别方法,从多维度挖掘车辆轨迹信息,快速提取和识别驾驶员潜在驾驶风格特征.首先,建立驾驶行为语义理解规则,从驾驶作业的场景感知层、模式层、操作层以及车辆状态层出发,将连续的轨迹时序数据阐述为驾驶行为语义理解词汇;其次,根据主题困惑度和主题一致性指标定义4类习惯性驾驶风格:稳定型、保守型、适中型以及激进型;最后,将每位驾驶员的在途驾驶风格识别为上述驾驶风格的概率组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在途驾驶风格识别方法考虑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异质性和不一致性,能够解释同一驾驶员在不同驾驶环境下表现出差异化驾驶风格的现象,同时,有助于提高驾驶风格在途识别的全面性以及可理解性.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在途驾驶风格轨迹数据语义理解驾驶行为

    基于fsQCA的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研究

    申霞
    205-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快速生成,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诱因、机制、保障3个维度,筛选价值共识、威胁认知、行政动员、协同联动机制、利益均衡机制、法制保障、数智技术等7个条件变量,分析14个案例,以探究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生成的核心影响因素及复杂因果关系.通过组态分析得出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生成的3种模式,即党政引领型、价值导向型、危机激发型,3种模式在案例库中均匹配到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协同联动机制是生成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条件,其他6个条件变量都不能单独作为生成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条件;优化协同联动机制能够有效推动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共同体生成.

    灾害事故跨域协同治理治理效能治理共同体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乏燃料后处理核应急情景分析

    孙美兰邹树梁徐守龙陈甲华...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针对核事故应急演变路径的不确定性、情景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重要性、演变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组织实施难等问题,构建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选取事件、致灾体、承灾体和应急响应为组成要素,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方法的乏燃料后处理核应急动态情景推演分析模型,计算关键情景的发生概率、推演情景的发展趋势、分析演化规律与路径.以马雅克乏燃料后处理厂的高放废液贮槽爆炸为例,开展基于知识元和DBN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分析方法的过程推演,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应急冷却供水丧失发生的概率为73%,高放废液贮槽爆炸发生的概率为86%,放射性核素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动植物产品和饮用水发生的概率为87%,部分地区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沉积发生的概率为89%,事件平息与消亡发生的概率为72%;事故污染空气、土壤、河流的发生概率分别为89%、85%、81%,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有影响的发生概率为86%.情景演化过程与后处理贮槽爆炸事故应急发展,以及对公众、环境的影响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动态贝叶斯网络(DBN)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推演知识元

    数量柔性契约下的政企三方联合储备决策研究

    巩玲君姜星宇郭柯廷
    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社会化应急物资联合储备模式的适用性和拓展性、降低政府和制造商的储备风险,引入原材料供应商构建数量柔性契约下政府主导的Stackelberg政企三级联合储备模型.在该模型中,政府和制造商共同储备应急物资的实物,而供应商则负责储备生产应急物资的原材料.使用博弈论中逆序求解法分析政企三方各自的最优储备量,均衡状态下的期望利润和期望成本;并与政府单独储备模式进行对比,以评估政企三级供应链的优势;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验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特定的市场条件下,政企三级联合储备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整体应急物资储备量,也可降低政府储存风险,提高企业利润,还可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系统的结构和效能.

    数量柔性契约政企三方联合储备应急物资原材料储备三级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