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TPA法的空中加油软管甩鞭安全性分析

    吕旭飞姚尚宏权家乐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评价空中加油软管甩鞭(HWP)现象的安全性,使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法查找出相关系统级危险、不安全控制行为和致因因素共计46条,确定与之对应的44项安全对接约束条件;依据空中加油飞行试验数据,定义可量化的安全检查点,依据安全检查点将安全约束条件分为17类,确定各检查点的安全区间和权重;根据飞行数据确定HWP的安全量化区间,使用量化区间及其权重,对形成软管重度甩鞭、中度甩鞭、安全对接的实例进行安全性评分.结果表明:使用STPA识别安全风险并量化评分的方法能够表征空中加油对接中的安全水平,其中,软管重度甩鞭下的对接安全性水平最差.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空中加油软管甩鞭(HWP)对接安全性安全约束条件安全检查点

    预掘回撤通道末采围岩破坏机制研究

    贺艳军宋亚新石占山李俊奇...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观测法,研究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应力分布及破坏特征,提出垛架支撑力控制顶板围岩破坏机制及方法,得到垛架最小支撑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回撤通道围岩集中应力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逐步叠加,导致剩余煤柱由两侧向中部逐渐破坏,当两侧破坏区连通时,煤柱上方直接顶跨距增加为原来的2倍,且载荷较大.该应力及跨距满足直接顶失稳条件时,直接顶在工作面未贯通前发生预先破坏,进而导致贯通前发生冒顶.调整垛架初撑力能够减小回撤通道侧煤柱叠加应力值,减小剩余煤柱失稳时对应的煤柱宽度,减小直接顶对应的跨距,避免直接顶破坏,保证回撤顺利进行.

    回撤通道破坏机制垛架支撑力末采期间叠加应力

    面向疫情危机的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

    庄越梁晓晓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应对城市公共卫生危机,公共卫生系统韧性至关重要.以武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成功经验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观念与行为,解析出反映系统韧性特征的疾病监测体系、防疫资源管理、合作治理能力等10个主范畴及对应的52个子范畴,由此将系统韧性细分为功能韧性、过程韧性和整体韧性.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提升公共卫生系统韧性的层次结构模型,揭示多元社会主体通过前述韧性要素集合:社会防疫基础、防疫科技与文化、疫情风险综合治理的层级递进应急准备,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提升目标.

    公共卫生系统韧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应急准备扎根理论

    山区二级公路运营期常态交通风险评价

    陈圣迪葛晓婉赵晓晨陆键...
    176-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山区二级公路常态交通风险,将风险源分为动态风险源和静态风险源.首先,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综合评价法建立事故后果模型,基于历史事故数据建立事故概率模型,以评价静态风险;其次,结合白化权函数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事故后果模型,采用有序Logit模型建立事故概率模型,以评价动态风险;最后综合动静态风险结果评价山区二级公路常态交通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融合道路线形、交通环境、自然环境等动静态数据评价山区二级公路运营期常态交通风险,识别出风险较高的路段,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山区二级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

    山区二级公路风险评价常态交通静态风险动态风险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转换区严重冲突识别与分析

    丘积王红蒋若曦肖文彬...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转换区发生严重冲突的原因,使用高精度雷达采集单车实时状态数据,对单车区间初速度与加速度进行K-means聚类组合.基于聚类组合内的冲突率与路段事故率,采用Pearson系数法确定车辆的严重冲突阈值.融合转换区单车、交通流和道路因素建立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严重冲突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速度在45.50~85.68 km/h且加速度在-3.53~-1.31 m/s2区间,或速度在27.65~34.96 km/h且加速度在1.77~3.04 m/s2区间存在严重冲突;车型、交通量、平均速度、加速度、单位长度行驶转角对发生严重冲突概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通过交通组织分流大型车、增大转换区圆曲线半径、设置合理的限速标志,能有效降低高速公路改扩建转换区的严重冲突风险.

    高速公路转换区严重冲突K-means聚类Logistic模型交通安全

    以南疆为例的区域暴恐袭击风险评估

    黄杰张显峰
    192-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暴恐袭击高风险区域,推进公共安全精细化管理,以南疆地区为例,采用网格化社会经济数据、遥感数据和兴趣点(POI)数据等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从暴恐分子出现可能性、暴恐袭击目标选择偏好和暴恐袭击后果3个方面建立暴恐袭击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AHP)-Entropy、聚类分区等确定地理空间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南疆地区30"×30"(约1 km×1 km)细粒度的暴恐袭击风险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的暴恐袭击高风险以上网格主要位于喀什、和田及阿克苏地区的部分市区和县城,与暴恐袭击历史事件的分布较一致,证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南疆暴恐袭击风险评估兴趣点(POI)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

    基于累积接尘量的尘肺病风险评估方法

    张鸽
    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不同接尘经历劳动者的尘肺病风险,提出一种尘肺病风险评估方法.先进行粉尘种类识别、工作场所粉尘接触评估、劳动者累积接尘量评估,并确定粉尘与尘肺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而将劳动者累积患病率的现值和增量值作为尘肺病风险评估指标,评估劳动者当前尘肺病风险、继续接尘后尘肺病风险、尘肺病风险增量、尘肺病风险增长率;最后以15名采煤工人为例,运用该评估方法评估其尘肺病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直观、有效;劳动者患尘肺病的风险随着累积接尘量增加而单调增加;累积接尘量越少,防尘干预降低尘肺病相对风险的效果越明显.

    累积接尘量剂量-反应关系尘肺病风险评估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