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全软科学研究追溯与展望:内涵、外延与挑战

    佟瑞鹏王露露胡向阳孙宁昊...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使安全软科学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运用文献综述法及对比分析法,梳理和分析安全软科学的研究内涵、外延、趋势与挑战.结果表明:安全软科学可理解为涉及安全决策、风险防控及应急管理等内容的结构化知识体系,亦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群.安全软科学研究涉及安全科学的哲学思辨、人文阐释以及经验实证3种层面与类别.哲学思辨聚焦于客观性的安全理论研究及理性化的安全决策精神活动,人文阐释主要关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汇总的各种安全文化现象,经验实证侧重于开展显著性的事故演化特征探索及科学性的系统安全分析和论证.面对复杂性的安全问题,亟待进一步建构针对综合开放系统的安全软科学理论体系,在新技术融合与多学科交叉趋势下,充分发挥安全全球化、信息化优势并开拓多主体协同治理路径.

    安全软科学安全科学内涵外延趋势挑战

    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模式与内涵式发展研究

    王凯井佩玉王亮王恩元...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基于国家"双一流"学科与"双万"计划、新工科建设目标和内涵,针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运用系统论和协同发展方法阐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内在关系,剖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方针方面出发,提出安全学科在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的表征方式,推出安全创新人才培养在育人理念、培养模式、保障机制3个方面的创新,依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构建学科、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展路径,分别从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内涵建设、思政引领和组织平台建设5个方面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安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理念,促进三者有机结合及全面、高速、协调发展,为同类学科的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内涵式人才培养安全工程创新人才专业建设

    面向三元空间的安全态势感知路径

    王秉史志勇朱菁菁徐方廷...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安全态势感知(SSA)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安全态势感知理论体系,开展面向三元空间的SSA路径研究.立足理论层面,分析面向三元空间的SSA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解析面向三元空间的SSA路径模型.结果表明:面向三元空间的SSA是将从三元空间获取的安全信息转化上升为三元空间安全态势情报的一套理论、方法与技术.面向三元空间的SSA需统筹4大方面,即基于三元空间安全"六流"的SSA、基于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的SSA、基于三元空间交互界面的SSA和基于三元空间安全信息融合的SSA.

    三元空间安全态势感知(SSA)感知路径系统安全安全治理

    生物安全情报学的建设背景和价值分析

    游波王秉张艺馨鲁义...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生物安全情报学,基于生物安全与安全情报学,结合当前生物安全背景,分析生物安全情报学的建设背景和价值.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离不开生物安全情报的支撑,生物安全情报已成为安全情报学的一个重要的新议题.从生物安全形势、国家战略与技术支撑条件3方面出发,分析生物安全情报学的建设背景.再从现实价值与学科价值2方面出发,探讨生物安全情报学的价值,分析生物安全学的主要特有特征,以及生物安全情报工作与生物安全防范化解工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生物安全情报学是一门势在必建的安全情报学和生物安全学新分支,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急需生物安全情报学的支撑,建设生物安全情报学是生物安全学和安全情报学的需要.

    生物安全安全情报学生物安全情报学建设背景价值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区域生产安全异质性分析

    张江石冒香凝郁研李静...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我国各区域间生产安全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根据2005-2019年的国内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近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安全状况和产业结构水平,利用基于Driscoll Kraay标准误的双向固定效应估计模型,研究全国整体及4大经济区层面,各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生产安全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水平和工业特征下,产业调整对生产安全状况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起到改善作用,伴随产业合理化水平提高,东北地区事故风险上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改善生产安全状况,通过加强区域间产业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协同作用,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区域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经济的并行发展.

    生产安全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双向固定效应亿元GDP死亡率

    语言风格对安全生产标语语义通达的影响作用

    晋良海刘佳朱忠荣夏露...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发挥安全生产标语的最大宣传效用,研究语言风格对安全生产标语语义通达的影响作用.分析认知心理过程,确定理解度、接受度、遵从度等语义通达效度指标(因素),基于情绪启动效应厘清安全生产标语类型(水平),设计3×4(3因素4水平)问卷;采用方差分析(ANOVA)方法,探究不同语言风格维度差异;利用独立性权系数法,确定语义通达效度指标权重;加权集结因素指标值,计算出不同语言风格安全生产标语语义通达效度.结果表明:安全生产标语根据语言风格划分为严肃庄重型、情感呼告型、幽默另类型、威胁恐吓型4种类型.语义通达效度测度指标定义为理解度、接受度、遵从度.不同语言风格安全生产标语在理解度方面无显著差异;严重庄重型安全生产标语接受度最高;威胁恐吓型安全生产标语遵从度最高;总体来说,威胁恐吓型安全生产标语义通达效度更高.

    语言风格安全生产标语语义通达方差分析(ANOVA)独立性权系数法

    成就动机对飞行员风险决策倾向的影响机制

    王燕青蒋干周士琦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成就动机对飞行员风险决策倾向的影响机制,以危险态度为中介变量,飞行经验为调节变量,构建成就动机-危险态度-风险决策倾向的理论假设模型;借鉴成熟量表对188名国内民航飞行员作问卷调查,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验证理论假设模型.结果表明:寻求成功动机与风险决策倾向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风险决策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危险态度与风险决策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寻求成功动机与危险态度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与危险态度显著负相关;危险态度在成就动机(寻求成功/避免失败)对风险决策倾向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飞行经验在避免失败动机对危险态度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及时调节飞行员的成就动机和危险态度水平,能够帮助飞行员客观地评估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减少飞行员的决策偏差,保障飞行安全.

    成就动机飞行员风险决策倾向影响机制危险态度飞行经验

    基于SFN-SD的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传递路径研究

    席永涛张靓付姗姗胡甚平...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传递路径,从人员、船舶、环境、管理4方面识别北极冰区航行风险因素,并应用空间故障网络(SFN)理论和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MATEL)方法,分析船舶北极航行风险事件;采用主观数据获得风险传递概率和传递路径,构建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传递网络模型;基于永盛轮北极航行记录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仿真并验证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传递网络模型.结果表明:船舶北极航行风险事件中,8种为边缘事件,14种为过程事件,8种为最终事件;从边缘事件到最终事件有15条网络传递路径;经实例验证,所构建的风险传递网络模型可靠;通过该模型能够描述风险事件的传递效应和传递路径,获得最终风险事件的动态概率曲线,揭示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传递的规律,为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空间故障网络(SFN)系统动力学(SD)北极冰区船舶航行风险传递网络

    集成ISM与G1的建筑工人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成连华赵旭东郝杰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能力的因素,提出一种集成解释结构模型(ISM)与序相关法(G1-Method)的因素分析法.首先,基于壳层模型(SHELL)与因子分析法,归纳与提取影响因素;其次,通过ISM构建工人安全能力影响因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最后,结合改进的G1-Method,计算因素间关联度及对安全能力的影响重要度.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安全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包括安全认知能力、安全行为能力2个维度,以及16个影响因素.其中,安全观念、操作技能、环境适应是建筑工人安全能力形成的浅层因素,而安全教培、安全管理是安全能力形成的深层因素.同时,安全观念、安全教培、环境适应是安全认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操作技能、安全教培、安全管理是安全行为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ISM)序相关法(G1-Method)安全能力建筑工人影响因素安全认知能力安全行为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皖徐凤娇张超周倩...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水平,增强我国应对急难险重能力,从标准化组织、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标准应用等方面对比分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和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现状,基于国际和国外对我国相关标准化工作的启示,以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发展需求和趋势为导向,揭示我国该领域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存在3大方面的主要问题,分别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标准化工作缺乏顶层规划,标准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衔接不紧密,科技信息化支撑不够、标准应用快速性和精准性不足.针对所述问题,需要从标准化机制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组织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