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全属性研究

    吴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理解安全科学,探究安全科学发展规律,适时明晰安全这一安全学科首要基础术语的特性、内涵、外延及发展等,采用历史分析法、逻辑思维法和推理方法,系统阐述安全一词的维度与复杂性、安全一词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安全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安全定义的分类方法等,进而推论安全科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色.研究结果表明:讨论安全问题需要有共同的语境;安全一词超出了科技术语的范畴;安全是人的认识的反映,因而安全研究难以进入本体论的层面;人的自然和社会特征决定了安全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及其矛盾的永恒性,也导致了安全的复杂性及其定义的多样性;由"预设+安全"给出安全定义的范式,能够较好地表达安全的范畴和边际.

    安全属性维度复杂性本体论认识论安全定义安全科学

    统筹能源发展与安全:逻辑、挑战与策略

    徐孝民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当前能源发展困局,从国际能源发展环境的时代主题出发,梳理国外能源发展与安全的典型模式和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与安全的范式;研判未来战略导向,探索当下能源发展策略.结果表明: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决定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对外依存度高、清洁程度低、安全风险大、科技创新能力弱以及缺少国际能源主导与话语权等挑战.从中长远发展战略看,应该以能源转型,突破能源封锁、实现能源独立为战略导向,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强国际能源互联互通,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以新能源革命为重要举措,依靠洁煤、稳油、增气等举措,大力发展新能源战略,加快能源创新驱动,寻求能源独立.

    能源发展能源安全逻辑挑战策略

    风险社会学:关联性学术知识谱系及演进发展

    颜烨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社会学对于与风险密切关联议题的学科知识体系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述评的方法,着眼于社会学分支体系,回溯社会学诞生以来的风险研究尤其风险社会学,作为学术知识体系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风险社会学作为学科性知识体系的探索已具雏形,但迄今尚未发展成熟;与此同时,社会学对与风险密切关联的议题如冲突、危机、灾害(灾难)、安全、应急等的研究在国内外陆续诞生,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应用社会学分支(家族谱系).直到今天,风险社会学及其谱系均未成为完整的"显学",但它们在中国这块土壤上有其成长基础和大有作为;中国社会学界、安全科学界、应急管理界应该加大扶持和研究力度,促进风险社会学谱系的发展壮大,从而进一步凸显中国风格、中国经验,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学、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安全发展.

    风险社会学关联性议题知识谱系学科体系中国特色

    新时代实战应用型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证研究

    欧阳振华王琼易海洋王华...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对我国22所应急管理相关专业高校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等关键内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以培养视野宽、跨学科知识广、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应急人才为目标,从教材、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专业基地等多方面建设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定了培养实战应用型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准军事化、实战化、职业化、学分制、书院制、双导师制的"三化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为三位一体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实证分析培养体系实战应用型人才

    基于脑电数据的不同噪声工况下矿工注意力研究

    卢才武高睿阳徐晓慧江松...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噪声因素对矿工大脑认知的负面影响,通过设计脑电(EEG)试验,结合山东富全矿山实地采集的噪声数据,开展在不同噪声工况(30、50、70、90 dB)下的矿工注意力研究.将采集到的EEG信号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特征提取,选取θ/β的值作为注意力特征值,并结合Stroop试验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β波在能量占比图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脑地形图中于工况2时达到峰值;注意力特征值(θ/β)呈现出整体增大趋势,试验进行到40 min时,工况4较工况2的值增长46.19%,表明在噪声为50 dB时矿工的注意力达到最佳,90 dB时注意力的衰减性显著增强;Stroop试验显示工况2用时最短且正确个数最多,在工况4时可靠度仅为78.8%.

    脑电(EEG)噪声矿工注意力节律波特征提取

    基于ST-GCN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

    王超徐楚昕董杰王志锋...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和监督空中交通管制(ATC)工作中的违章行为,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研究适用于管制员坐姿工作的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首先,分析管制员不安全工作行为的隐蔽性特征,总结5种典型管制员不安全行为,包括伸懒腰、瞌睡、低头入睡、歪头入睡和半躺入睡,并构建管制员不安全工作状态视频数据集(CUWS);其次,提出一种能描述管制员坐姿的骨架关键点拓展算法,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搭建适用于管制员坐姿与腿部遮蔽情况下的不安全行为识别模型ATC-ST-GCN,并给出管制员不安全行为识别的工作流程;最后,利用CUWS数据集进行ATC-ST-GCN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利用管制室实际监控视频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有限验证数据集上实现5种典型不安全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3.65%.试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空中交通管制(ATC)不安全行为管制员行为识别

    QAR数据驱动的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量化评价

    汪磊邹颖王朔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的量化评价,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的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量化评价方法.首先,梳理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理论及分类方法,根据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特点,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出发,提出偏时性、错序性、遗漏性、多余性、超限性5个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评价指标;然后,邀请78名飞行专家,结合评价指标对飞行品质监控(FOQA)中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形成涵盖整个飞行运行阶段的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构建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量化评价模型,结合QAR数据,实现对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飞行员差错及违规等不安全操作行为的量化评价,同时,为航空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风险管理和针对性训练提供依据.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飞行员不安全操作行为量化评价飞行品质监控(FOQA)

    基于风险约束的低空飞行服务站层级选址优化

    陈华群杨伟超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低空通航飞行服务工作的科学运行,引入服务响应与经济成本的风险约束机制和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研究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确定本场区域和转场通道2类飞行需求,提出独立覆盖、联合覆盖和重复覆盖3种服务方式的覆盖函数;根据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的软硬件条件限制,构建风险约束的层级选址决策机制,得到评价指标;运用覆盖决策理论,建立安全风险与服务成本相互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基于Pareto排序设计适应度转换函数,构建"极小-极大"评价方式的MOGA;以四川盆地25万km2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为例,分别运用改进的MOGA和传统的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以覆盖决策为基础的改进MOGA的服务效率提高14.5%、重复覆盖率降低21.3%、安全风险降低13.4%和总成本减少13.2%.基于风险约束的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层级机制有助于均衡低空飞行服务站点布局的安全风险、服务效率与选址成本.

    风险约束低空飞行服务站选址优化覆盖决策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

    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挑战与对策

    高来举岳豪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挑战,阐明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安全内涵,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发展情况,指出现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从"双碳"目标、供应安全、国内保障、国际竞争和非传统安全5个方面分析研判,针对性地提出能源安全必须坚持先立后破、拓展能源资源供应链、内部挖潜与加大储备并举、规避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和提升非传统安全管控水平5个方面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内涵不断丰富,低碳转型、能源合作、气候变化等逐渐成为现阶段研究热点,必须综合考量、精准制定战略举措;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能源资源安全面临多重风险挑战,需要从能源资源储备、供应保障能力、非传统安全管控等多维度进行破解;目前还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升对风险挑战的认知,构建合理有效全面的风险应对体系.

    高质量发展能源资源安全挑战对策文献计量

    地方政府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政策注意力研究

    郑秀梅田晓康罗茜马国毓...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地方政府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政策体系,从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双重视角构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政策分析理论框架.其中,政策工具包括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3个维度,政策目标包括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安全治理体系、强化运行管理能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推动安全科技创新5个维度.借助Nvivo软件,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27个省级地方政府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政策的注意力配置.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政策工具注意力配置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配置模式有4种,分别为供给推动的本质安全与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的安全治理体系完善、需求拉动的运行管理能力强化,以及环境与供给共同促进的应急保障;安全科技创新领域的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配置、交通应急领域的需求型政策工具配置和全社会范围内的交通安全文化培育等需要加强.

    地方政府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政策注意力政策工具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