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矿智能化项目风险评价云模型及其应用

    李长明赵开功张晓蕾王睿迪...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煤矿智能化项目风险评价过程中,指标量化困难和评价系统难以兼顾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采用云模型理论,对系统进行定量综合评价.首先,基于煤矿智能化系统建设项目进行多维度分析,建立项目风险多指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主观权重,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通过组合赋权方式确定指标权重矩阵;采用云模型实现指标定量与定性之间的转换,完成煤矿智能化项目的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大程度降低项目现有风险;最后,以国家能源集团某煤矿为例,开展煤矿智能化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的风险评价,验证文中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云模型可定量评价煤矿智能化项目风险,评价结果有助于化解现场风险隐患,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煤矿智能化项目风险评价云模型权重评价等级

    基于N-K-FRAM的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机制

    李一可张洪海石宗北周锦伦...
    17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演化特征,厘清基于N-K模型与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相结合的空中交通运行系统耦合变异形成机制,首先,收集不安全事件文本数据,归纳事件中的风险因素并归类,得到其历史发生频率以及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利用N-K模型求解运行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度值;然后,结合输出时间与精度,定量评估FRAM功能模块的可变性,分析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机制;最后,分别以区域导航(RNAV)进近不安全事件与偏离航路不安全事件为例,分析其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基于N-K-FRAM的风险耦合机制能够合理有效地定量计算功能模块间的变异性,弱化了传统分析方法对主观意识的依赖性,分析结果更为客观科学.

    空中交通运行安全风险耦合N-K模型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不安全事件

    水凝胶对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抑制效果研究

    刘淳元张国维杨林欧阳晨亮...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有效扑灭锂离子电池火灾,解决灭火时间长、耗水量大等消防领域关注的难题,探究水凝胶灭火剂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首先,借助环境扫描电镜,分析水凝胶在高温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然后,搭建锂电池燃烧试验平台,开展水凝胶灭火试验;最后,以车用135 Ah方形铝壳三元锂电池组为试验对象,采用电加热的方法诱导其发生热失控,探究水凝胶对锂电池的降温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水凝胶受热后,内部孔状结构被破坏,有利于其黏附在物体表面持续降温;使用水凝胶灭火降温时,电池表面最大降温速率是水的 2 倍,水凝胶喷放结束后,锂电池温度回升速率较为缓慢,升温速率仅为水的一半;与水相比,水凝胶延缓相邻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时间更长,这可以为救援逃生带来更长的安全时间.

    水凝胶热失控三元锂电池抑制效果降温速率安全时间

    面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事理图谱构建

    李红儒栾婷婷邓明月陈文涛...
    195-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构建危险化学品事故因果关系事理图谱.首先,依据事故调查报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asRel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该模型通过关系感知双向编码器表征法(R-Bert)和Span指针网络提高文本信息的抽取准确性;其次,利用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事件泛化,使得图谱更加完整和准确,并将其存储在图数据库Neo4j中,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事件之间的关联;最后,基于构建的事理图谱,设计出与之匹配的问答系统架构,开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因果关系智能问答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CasRel模型计算结果F1 值为 90.5%,较未改进模型准确率提升约2%.构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事理图谱及智能问答系统,在多个评价指标表现良好,能够清晰揭示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所提方法可满足危险化学品事故知识问答需求,协助探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和潜在风险因素,推断事故发展趋势.

    危险化学品事故事理图谱知识抽取因果关系智能问答系统

    城市关联基础设施多层网络韧性评估模型

    陈长坤王思琪孙凤琳余荣付...
    204-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关联关系对城市韧性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python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市关联基础设施系统在扰动下的韧性变化过程.首先,基于韧性机制和多层网络理论,构建城市关联基础设施网络;然后,探究在功能关联下,城市关联基础设施网络受到 3 种外界扰动后的级联失效过程,并基于基础设施系统机能曲线法,构建城市关联基础设施网络韧性评估模型;最后,以湖南省中部偏北某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关联网络中电力节点的聚类系数明显高于整体平均水平;通信网络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是 5 类基础设施网络中最强的,韧性水平也最高;随着网络中节点失效概率增大和网络层数的增加,整体关联基础设施网络及其子网络的可靠性逐渐降低;网络效率在介数恢复策略下恢复至较高水平时间较短,说明对此基础设施网络使用介数恢复策略更为合适.

    城市关联基础设施网络韧性韧性评估评估模型级联失效

    2024年《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征订启事

    213页

    考虑乡镇集市影响的穿村镇公路事故风险因素辨识

    戢晓峰李金卢梦媛韩春阳...
    214-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乡镇集市与穿村镇公路耦合区域的交通安全,以云南省某二级公路穿村镇路段为研究对象,依据乡镇居民可承受出行距离与集市最大交易半径,界定集市核心区与集市辐射区,选取人、车、路、环境、管理及事故形态6 个维度的29 个风险因素,采用基于关联规则的风险因素辨识模型构建穿村镇公路事故风险因素网络,分析网络拓扑结构特征获取事故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集日穿村镇公路事故时空集聚特征显著,且集市核心区交通冲突更为严重,伤人事故概率为57.99%,是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事故风险传播具有主导作用;直穿村镇路段交通标志缺失与缓坡路段会车不当分别是财产损失事故与伤人事故的直接风险因素;整体上,驾驶员因素平均聚类系数最大,易产生连锁反应,在集市核心区涉及驾驶员会车不当和未按规定让行时,伤人事故概率分别增加23.71%和21.07%.

    穿村镇公路事故乡镇集市集市影响范围风险因素辨识模型

    韧性视角下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

    朱安峰范秀芳杜温瑞孙婉馨...
    223-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基础作用,基于韧性视角,从场所安全性、管理规范性、交通可达性、服务保障性、重建恢复性5 个维度,构建多维度的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根据其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和开源数据,综合评估该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分析评估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可找出应急避难场所的薄弱指标,为管理者提供优化提升的方向.实例分析中,瓯海区低韧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且村级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较低,符合实际情况.

    韧性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组合赋权-偏序集的应急供应链可靠性评价

    王丹高雯雯
    2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协调好应急供应链中物资的分配与使用,基于文献分析等方法提炼应急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指标,建立由组织保障可靠性、系统制度可靠性以及运作流程可靠性 3 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17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应急供应链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和三角模糊数计算指标权重,将蕴含权重信息的偏序关系引入评价研究中,构建组合赋权-偏序集模型评价应急供应链的可靠性,并应用该模型评价分析C市 5 个县级城市的应急供应链可靠性水平.结果表明:5 个县级城市的应急供应链可靠性程度可分为4 类,其中,地区 03 的可靠性水平高,地区04、02 的可靠性水平较高,地区05 的可靠性水平中等,而地区01 的可靠性水平低;通过对比分析,获取各地区的优势环节和薄弱环节以及需改进的地方.该评价模型可有效评估应急供应链可靠性水平.

    组合赋权偏序集应急供应链可靠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

    紧迫危险威胁下交叉相遇局面应急操船方法

    吴建军陈炎朱清华胡甚平...
    23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船舶因会遇态势感知不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避让行动而导致的碰撞事故,提出面向紧迫危险威胁的应急操船方法.首先基于碰撞事故调查报告数据,反演船舶会遇过程;其次考虑船舶碰撞危险度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构建钟形灰云模型,获得实时碰撞风险概率(PCR),揭示时序下碰撞风险演化特征;然后引入克里金空间插值算法,实现会遇2 船碰撞风险感知与图谱表达;最后提出避让决策评估指数和转向避碰应急操船方法.交叉相遇局面碰撞事故验证结果表明:交叉会遇局面下单纯转向避让,让路船对正横后来船在最近会遇时间(TCPA)10 min前向右转向 112.5°可有效避免紧迫局面;若让路船无行动,直航船在TCPA 4 min前向右转向 45°可有效避免紧迫危险.文中所提事故数据驱动的精细应急操船方法,可与传统的雷达标绘和航海经验的操船方法相结合实施.

    紧迫危险交叉相遇局面应急操船灰云模型碰撞风险概率(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