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

沈洁

月刊

1672-5662

aids2006@sina.com;aidsbjb@126.com

010-63030828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艾滋病性病/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津市MSM利用手机APP查询HIV快速检测结果与其危险行为关系的定性研究

    李晨杨杰周楚柳忠泉...
    37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MSM通过智能手机APP查询HIV快速检测结果的原因,并分析查询结果与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天津市MSM社会组织招募,选择在该组织接受过HIV抗体快速检测并在微信公众号查询过结果的MS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深入访谈方法,了解其最近一年HIV检测史、查询史、男男性行为特征以及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等.所有访谈录音转录后使用Nvivo 12.0进行分析.结果 共访谈16名MSM,年龄19~42岁,在3个月内查询快速检测结果的频次为2~12次,16名MSM均表示使用手机APP查询HIV快速检测结果的目的是为了向性伴表明自己的健康状况.16名访谈对象中15名有固定性伴,13名有临时性伴.有固定性伴的MSM大部分人(13/15)查询后在与固定性伴性行为中会发生无套性行为、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他们认为查询明确了固定性伴的阴性状况,出于对固定性伴的信任,以及对安全套影响性体验的担心和对快感的追求,选择不使用安全套并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而在有临时性伴的MSM中,大部分人(11/13)查询后在与临时性伴性行为中仍坚持使用安全套、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他们并不信任临时性伴的健康状况,担心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窗口期,仍需要使用安全套,且使用安全套还能减少感染其他性病的风险.结论 MSM查询HIV检测结果后在与固定性伴性行为中会发生无套性行为和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因此,未来在推广APP检测和结果告知时,应特别关注对有固定性伴的MSM的综合干预.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快速检测结果查询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使用

    基于ABC-X模型的育龄期HIV/AIDS患者生育忧虑的质性研究

    谢鹏万彬曾艳赵霞...
    38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ABC-X模型的指导下,解析育龄期HIV/AIDS患者的生育忧虑,为医疗及护理干预育龄期HIV/AIDS患者的生育忧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的目的选样法,对成都市某三甲传染病专科医院的12名育龄期HIV/AIDS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分析中出现了 3个主要主题:生育忧虑产生的原因、生育忧虑的表现、生育忧虑的影响.生育忧虑产生的原因包括3个副主题:生育问题让患者倍感压力、个人拥有的资源难以应对生育问题、对生育问题的错误认知;生育忧虑的表现包括5个副主题:对个人健康的担忧、对疾病传播及后果的担忧、对孕前/孕期干预措施的担忧、对歧视和偏见的担忧、对照护能力的担忧;生育忧虑的影响包括2个副主题: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破坏家庭的和谐关系.结论 育龄期HIV/AIDS患者容易产生生育忧虑,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建议医务人员重视生育忧虑,积极采取措施干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育忧虑育龄期ABC-X模型质性研究

    南宁市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情况及效果

    李江恒蒋武毛良勤唐婉婷...
    38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南宁市流动人口中HIV感染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及效果.方法 根据户籍将2010-2021年南宁市上报的1 276例HIV感染产妇分为流动人口组和非流动人口组,收集她们及所生儿童的个案卡数据,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特征分布、服务情况和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1年南宁市流动人口 HIV感染产妇647例,占50.71%.流动人口组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简称"艾滋病暴露儿童")感染率、死亡率及母婴传播率分别为1.43%、2.78%、2.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流动人口 HIV感染产妇相比,流动人口 HIV感染产妇进行孕早期检查(OR=0.690,95%C/:0.547~0.872)和孕期病毒载量检测(OR=0.604,95%CI:0.417~0.874)的可能性较低;与非流动人口艾滋病暴露儿童相比,流动人口艾滋病暴露儿童接受1次抗体检测(OR=0.669,95%CI:0.508~0.881)、2 次及以上抗体检测(OR=0.727,95%CI:0.578~0.914)和 6 次及以上随访(OR=0.781,95%CI:0.623~0.979)的可能性较低,而出现失访的风险较高(OR:1.601,95%CI:1.095~2.340).结论 人口流动影响HIV感染产妇孕期检查和儿童随访,需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艾滋病病毒流动人口母婴传播失访

    征稿启事

    391,413,440页

    保山市医务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余龙涛欧菊芹杨竹倩杨子萱...
    39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保山市医务人员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提升医务人员丙肝防治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保山市辖区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 509份,丙肝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24.31%.其中,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2.33%,丙肝诊断知识知晓率为24.43%,丙肝治疗知识知晓率为66.72%,丙肝防护知识知晓率为27.54%.文化程度为本科(OR=2.543,95%CI:1.360~4.753)、硕士及以上(OR=2.820,95%CI:1.186~6.703),职称为中级(OR=1.382,95%CI:1.063~1.797)、高级(OR=1.822,95%CI:1.229~2.701),医院等级为二级医院(OR=1.862,95%CI:1.380~2.512)、三级医院(OR=1.307,95%CI:1.012~1.688)的医务人员丙肝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更高.结论 保山市医务人员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对丙肝诊疗和防护知识缺乏深层次学习和掌握.在今后丙肝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应重点针对低学历者、初级及以下职称者、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培训的覆盖面,使非肝病科医务人员也能全覆盖.

    丙型病毒性肝炎医务人员知晓率影响因素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持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96页

    2011-2022年四川省性病门诊检测HIV/AIDS患者趋势分析

    袁风顺张灵麟梁姝卓玛拉措...
    397-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性病门诊HIV抗体检测量及发现HIV/AIDS患者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优化扩大筛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HIV/AIDS患者历史卡片及HIV抗体检测数据库,不同特征构成变化的趋势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Joinpoint 回归模型用于HIV/AIDS患者报告数量、检测量等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 2011-2022年,四川省性病门诊HIV抗体检测量为206.51万人次,占全省各类来源检测总量的0.90%,历年检测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14.48%(95%CI:12.17%~16.24%)、占全省检测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Z=-365.81,P<0.001);性病门诊总有效检出率(新发现患者数/检测量)为4.95‰,历年呈下降趋势,AAPC为-9.08%(95%CI:-11.22%~-6.83%).性病门诊共检测发现HIV/AIDS患者10 223例,占全省发现患者总数的4.13%,历年占比呈下降趋势(Z=-16.20,P<0.001);性病门诊发现患者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AAPC为5.57%(95%CI:3.03%~8.34%);15~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31.61%),男性(81.85%)为主,异性性传播(71.55%)是主要传播途径,首次CD4细胞<200个/µL的占23.84%,65.34%的报告地和50.32%的居住地是成都市.构成比变化趋势分析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Z=6.94,P<0.001)的患者占比呈上升趋势,15~29岁年龄段(Z=-5.81,P<0.001)、同性性传播(Z=-2.36,P<0.05)的患者占比呈下降趋势;患者数量变化趋势分析显示15~29岁年龄段(AAPC=6.25%,95%CI:3.73%~8.76%)、异性性传播(AAPC=3.72%,95%CI:0.98%~6.30%)、首次CD4细胞≥500个/μL(AAPC=6.12%,95%CI:3.44%~8.68%)的患者数呈上升趋势.结论 2011-2022年四川省性病门诊HIV抗体检测量和发现的HIV/AIDS患者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现的患者中青年占比较高,但有效检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需各级医疗机构性病门诊不断提高检测对象的精准性,动员诊断患有性病和有高危性行为史的就诊者进行HIV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

    性病门诊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趋势分析

    陕西省2013-2022年梅毒重复报告情况及对报告发病率的影响

    杨国婧朱妮李欣欣陈飒...
    404-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3-2022年梅毒重复报告情况,获得同期梅毒真实发病水平.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下载2013-2022年陕西省梅毒病例数据,使用R3.5.1软件sqldf包的SQL语句对梅毒重复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陕西省2013-202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02 732例,查出梅毒重复报告病例11 871例,总重复报告率为11.56%.2013-2022年重复报告率从1.40%上升到20.91%,重复报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8.43%的梅毒重复病例报告了2次.西安市(14.04%)、铜川市(13.59%)和汉中市(11.76%)梅毒重复报告率较高.妇幼保健院(11.72%)、综合医院(11.57%)和社区医院/卫生院(11.53%)重复报告率较高.2013-2022年陕西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Z=2.15,P=0.03),删除重复报告病例后,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无明显升降趋势(Z=1.07,P=0.28).结论 2013-2022年陕西省梅毒重复报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重复报告使陕西省梅毒发病趋势被夸大,应进一步规范梅毒报告管理,提升监测数据质量.

    梅毒重复报告监测数据

    艾滋病合并肺组织胞浆菌病1例

    程殿霞杨彤彤
    408-410页

    肺组织胞浆菌病艾滋病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快速诊断病例报告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