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毒病杂志
中国病毒病杂志

季刊

中国病毒病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危害更为严重,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2年版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新版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发布的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 2023-2024年度国内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 2023-2024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罹患1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5)孕妇;(6)6~59月龄儿童;(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在接种剂次方面,建议: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6月龄~8岁儿童,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首次接种时,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2-2023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则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此外,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时接种的建议,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建议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1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d.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自愿选择接种任何1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指南适用于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预防免疫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疫苗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疾病负担

    重点人群猴痘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9页

    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1页

    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管理方案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1,24页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2-24页

    狂犬病狂犬病毒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18-2019年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HIV B和CRF01_AE以及C亚型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段星王雪琪王继宝王译葵...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8-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B、CRF01_AE、C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实现艾滋病精准防控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18-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分析新报告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选择HIV感染者外周血样本中血浆量≥200μl的样本进行HIVpol基因扩增、测序、拼接、比对和分型,运用Mega7.0、Gephi0.10.1软件用于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 2018-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中,中国籍HIV感染者300例(占33.3%),缅甸籍HIV感染者600例(占66.7%),他们在年龄、婚姻、民族、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基因亚型、报告地、接触史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缅甸籍HIV感染者通过注射毒品方式感染HIV的是中国籍HIV感染者的6.855(OR:6.855,95%CI:4.075~11.531)倍.此外,HIVB、CRF01_AE、C亚型的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在B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中出现了一个独立于主要传播簇(大簇)的HIV活跃传播簇,且此簇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该簇中8例HIV感染者均为35岁以下缅甸籍男性,集中在陇川、盈江两县,并且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具有同质性.结论 德宏州境内HIV-1感染者中B亚型缅甸籍感染者形成了独立的活跃传播簇,有明显地域和人群聚集特征,并呈不断扩大趋势.应密切关注德宏州陇川、盈江两县HIV活跃传播网络中的感染者,做到精准防控,降低艾滋病的传播流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基因亚型分子传播网络HIV活跃传播簇

    绵阳市47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王毅樊静何静舒亚...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男男同性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2007-2022年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MSM HIV检测中发现的新确证及实施结果告知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的首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人口学、性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Q25,Q75)描述.结果 2007-2022年共收集绵阳市471例MSM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资料,年龄为 26(21,36)岁,40.8%(192/471)为大专及以上学历、70.1%(330/471)为未婚、21.9%(103/471)为工人/农民、66.9%(315/471)为本市户籍.性角色被插入方占37.3%(160/429),插入方占13.3%(57/429),均可占49.4%(212/429).85.6%(398/465)有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数量、维持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1,3)人和7(3,15)个月.86.9%(397/457)有偶遇性伴,偶遇性伴数量中位数为5(2,10)人.有固定性伴的MSM中,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11.7%(46/394).有偶遇性伴的MSM中,24.4%(97/397)每次使用安全套,自认安全是MSM固定性伴和偶遇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有7.9%(33/416)的MSM有同性商业性伴,有48.2%(209/434)的MSM有异性性伴;43.3%(13/30)的MSM同性商业性伴和12.3%(22/179)的MSM异性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98.3%(463/471)的MSM 口交从不使用安全套,口交HIV感染率为5.5%(26/471).15.5%(73/471)的MSM的固定性伴为HIV阳性.结论 绵阳市MSM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年龄较小,以中高文化和未婚的本地人员为主,多性伴、无保护肛交等多种风险性行为共存.不使用安全套口交具有切实的感染风险,要有针对性地强化MSM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人口学性行为特征

    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新发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高洁高翔周景林李震...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年新报告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者新发感染状况及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法,对通州区2021-2022年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经免疫印迹法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新发感染检测.采用x2检验分析2021-2022年通州区新报告HIV-1感染者新发感染人口学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免疫印迹带型与化学发光COI(cut off index)值在预测HIV-1新发感染中的价值.结果 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308例,新发感染127例,新发感染比例为41.23%.308例通州区新报告HIV-1感染者中,<30岁(新发感染比例为50.89%)、未婚/离异/丧偶(新发感染比例为44.58%)、大专及以上(新发感染比例为46.20%)、无性病史者(新发感染比例为44.75%)的新发感染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14、5.563、6.057、3.865,P均<0.05).不同性别、传播途径、户籍新报告HIV-1病例新发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印迹带型中,p31条带缺失[记作p31(-)](OR=4.361,95%CI:1.529~12.439)、gp41 条带缺失[记作gp41(-)](OR=14.542,95%CI:4.285~49.359)易被判定为新发感染,化学发光检测COI值<150的样本被判定为新发感染的可能性是COI值≥150样本的4.072倍.结论 2021-2022年通州区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新发感染比例均处于高位水平.进一步加强宣传干预措施对区域性疫情防控有重要意义.免疫印迹带型p31(-)、gp41(-),化学发光检测COI值<150在预测HIV-1新发感染中有指示作用.

    艾滋病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法新发感染分布特征免疫印迹带型

    2023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41页

    云南省昆明地区2021年柯萨奇病毒A10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李桂满刘艳艳李文龙简千棋...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云南省昆明地区2021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粪便样本中提取的柯萨奇病毒A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从2021年昆明地区各县市区送检的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中直接提取病毒RNA,先用肠道病毒EVU/EV-A71/CVA16三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和CVA6/CVA10病毒双通道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检出的CVA10病毒再用486/488和487/489引物分两段扩增CVA10 VP1区全序并测序,用Sequencher 4.8软件对序列进行拼接和编辑,得到CVA10VP1区全序列.将测得的序列与文献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 5.2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21年从852份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到331株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总阳性检出率为38.85%(331/852),其中,23株(6.95%,23/331)为CVA10.VP1区基因分析结果表明,23株CVA10病毒株均为基因型E,是昆明地区特有的基因型,为国内首次报道.CVA10病毒VP1区共有894个碱基,编码298个氨基酸.与原型株Kowalik进行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98个氨基酸位点中,昆明株分别有30~32个位点发生变化.结论 云南省昆明地区2021年手足口病病原中的CVA10毒株均为基因型E,是中国新发现的基因型,应进一步加强对CVA10的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CVA10VP1区分子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