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毒病杂志
中国病毒病杂志

季刊

中国病毒病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101-118页

    预防接种疫苗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21年云南省两地区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及柯萨奇病毒B2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寸建萍李楠皮自林周雪花...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和文山州两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构成及检测到的6株柯萨奇病毒B组2型(coxsackievirus B2,CVB2)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手足口病及CVB2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1年1-12月云南省曲靖市和文山州收集到的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开展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检测,并对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非EV-A71及非CVA16)的标本进行VP1区核酸序列测定.按文献下载CVB2病毒VP1基因代表株参考序列,用Mega 5.2软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用邻位相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所用模式为Kimura二参数置换法(Kimura 2-parameter substitution model).结果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和文山州共收集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1164份,经real-time qRT-PCR检测,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标本927份,阳性率为79.64%(927/1 164),其中EV-A71型109份,占9.36%(109/1164);CV A16型 343份,占 29.47%(343/1 164);其他肠道病毒475份,占 51.24%(475/927).对其他肠道病毒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出6株CVB2(曲靖市2株、文山州4株),占比为1.26%(6/475),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6株CVB2病毒属于基因型D中的分支2.结论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和文山州的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两地区均检出CVB2病毒,且同为D基因型中的分支2,提示在今后手足口病病原监测中应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分型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手足口病病原柯萨奇病毒B2型VP1区基因基因特征分析

    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分离的2株新型肠道病毒EV-C96 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普伟赵福琴柏桦姜黎黎...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标本中分离的2株新型肠道病毒EV-C96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对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分子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收集2021年1-12月红河州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和咽拭子标本,从处理后的标本中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法进行病毒鉴定.对鉴定出的其他肠道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定型.用肠道病毒特异性引物扩增VP1区基因,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程序对病毒基因进行编辑、整理,得到其VP1区序列.按文献下载EV-C96病毒VP1基因代表株参考序列,用Mega 5.2软件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2021年红河州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017例,发病率为171.73/10万,其中,经real-time qRT-PCR法确诊的429例手足口病病例中,EV-A71感染57例,占13.29%(57/429),CVA16 感染 137 例,占 31.93%(137/429),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235 例,占 54.78%(235/429),用基因测序法从235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样本中检测到2株EV-C96,占0.85%(2/235).基因特征分析表明这2株EV-C96病毒属C基因型.结论 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其中2株为EV-C96,属C基因型.这是云南省首次从手足口病病例中检测到新型肠道病毒EV-C96.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C组96型VP1区基因基因特征分析

    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129,165,170,181页

    肠道病毒A组71型疫苗接种对广州市肠道病毒A组71型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分析

    陈纯李意兰蔡文锋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疫苗推广使用后广州地区EV-A71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变化,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0-2021年广州市各年度报告的EV-A71型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数据,以2016年EV-A71疫苗接种推广使用作为干预分界线,应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interrupt time series,ITS)及卡方检验综合分析EV-A71疫苗推广使用前后EV-A71型手足口病发病率、重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变化.结果 EV-A71疫苗接种措施实施前后累计EV-A71型手足口病发病率(38.661/10万 vs 13.382/10万,x2=1 772.28,P<0.01)、重症发病率(1.616%vs 0.197%,校正 x2=23.958,P<0.01)、病死率(0.307%vs 0.049%,Fisher x2=4.1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ITS比较实施前后的发病率、重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结果显示,实施前后3个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除EV-A71型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率斜率改变量(β1=-0.666,P<0.01;β3=0.5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鉴于广州市EV-A71疫苗推广接种以来,EV-A71型手足口病发病率以及重症和死亡发生率都出现下降趋势,所以尽管存在手足口病每年病原体变化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等因素的影响,EV-A71疫苗的推广接种在预防手足口病特别是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可能仍然起到了一定效果.

    手足口病EV-A71疫苗发病率重症死亡中断时间序列广州市

    浙江省嘉兴市2株与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B3分离株的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吉季梅李丽娜吕沈聪李萍...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嘉兴市2株与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B3型(CVB3)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辖区内7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送至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手足口病监测样本,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检测后,选取肠道病毒核酸通用阳性的样本接种于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和人喉癌上皮(human larynx carci-noma,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effect,CPE)的阳性分离株进行高通量测序(Illumina NextSeq 550平台),鉴定出2株CVB3,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核苷酸序列及所编码氨基酸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6软件对VP1区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进行系统进化树的绘制;采用Simplot3.5.1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结果 2株CVB3毒株基因组全长分别为7 352 bp和7 367 bp,其核苷酸和编码区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3.3%和99.5%.与CVB3原型株相比,2株毒株在编码区无碱基插入或缺失,在非编码区存在个别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与原型株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78.9%和79.1%,编码区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6.0%和96.1%.VP1区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2株CVB3属于E基因型,与2020年广东省分离株同属于国内新发现的分支(相似性95.09%~98.18%),与国外澳大利亚、日本分离株亲缘性最近.2株CVB3的全基因组及其P1、P2、P3区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和Simplot重组分析结果显示,2株CVB3在P2和P3非结构编码区的不同区段与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有型间重组现象.结论 嘉兴市的2株CVB3毒株属于国内新发现的E基因型,有重组现象,需关注CVB3的流行潜力并加强监测.

    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B组3型系统进化分析基因组重组

    2019-2022年长春市某哨点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肠道病毒流行病学与基因特征分析

    张瑶田玉玲王慧玲王娜...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某哨点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s)病例中肠道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型别组成.方法 采集2019年6月-2022年1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ARIs患儿的咽拭子样本,并收集患儿临床信息,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的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扩增肠道病毒VP1全长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2 707例ARIs病例的咽拭子样本,检出肠道病毒阳性样本65例,检出率为2.40%.65份阳性样本中,32.31%(21/65)为混合感染,以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双重混合感染最为常见,占肠道病毒阳性病例的10.77%(7/65).2019-2022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肠道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0、6.91%(40/579)、2.90%(21/725)和0.45%(4/894),不同季节肠道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036,P<0.01),夏季检出率最高,秋季次之.本研究共鉴定出10种型别肠道病毒,分别为CVA2、CVA4、CVA5、CVA6、CVA10、CVA16、CVB3、E11、E18和EV-D68,其中CVA4检出最多,占比为44.82%(26/58),其余型别检出占比为1.72%~12.07%.结论 2019-2022年长春市儿童ARIs病例中肠道病毒夏秋季检出率较高,肠道病毒感染以EV-A组为主.

    急性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基因分型流行病学住院病例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肠道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王钰汤晶晶柏桂珍丁峥嵘...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肠道病毒相关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采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提取标本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半巢式反转录PCR(semi-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semi-nested RT-PCR)方法进行VP1编码区扩增、测序和基因定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相关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023例患儿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6.82%(479/1 023),对94例(19.62%,94/479)标本成功扩增并测序,鉴定出17种基因型:60例(63.83%,60/94)鉴定为EV-A种中的7种基因型;33例(35.11%,33/94)鉴定为EV-B种中的10种基因型;1例(1.06%,1/94)为EV-C种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工型疫苗株病毒.监测期间除个别月份外,肠道病毒月检出率均≥40.00%.<1岁、1~<6岁、6~<9岁和≥9岁年龄段儿童肠道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2.89%(169/394)、48.85%(213/436)、47.17%(75/159)和64.71%(22/34),不同年龄段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54,P=0.057).发热、咳嗽和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以疱疹性咽峡炎(20/90,22.22%)和感染性发热(19/90,21.11%)为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别本地序列、参考株与原型株汇聚在一大分支内,本地序列具有相对较近亲缘关系,与原型株距离较远;同时间段内,同型别本地序列呈现多条传播链共循环;或在不同时空,同一毒株发生了远距离跨区域传播.结论 肠道病毒是昆明市本地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由多种型别引起,本地肠道病毒形成了独特的进化分支.

    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测序基因分型流行病学特征

    肠道病毒A组71型病毒参考品的建立及应用

    谢学超陈磊赵丽丽徐颖之...
    159-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EV-A71)灭活疫苗病毒参考品,用于病毒滴度内部质控品及灭活效果验证实验室评价.方法 建立1批病毒参考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进行检定,包括无菌、支原体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检查等.对其滴度进行标定和储存稳定性研究,并进行病毒滴定和灭活效果验证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 建立的EV-A71病毒参考品无菌检查及支原体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参考品只含有单一的EV-A71 VP1特异性条带.EV-A71病毒参考品标定后的滴度平均值为7.000 lgCCID50/ml(95%CI为6.917~7.083 lgCCID50/ml),可接受范围为6.566~7.434 lgCCID50/ml,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为 3.01%,于-60 ℃及以下存放 12个月的CV为2.08%,稳定性良好.将参考品作为病毒滴定测定的内部质控品应用于日常监测50次试验,滴度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未出现超趋势现象(out of trend,OOT)且均在警戒限内;将参考品作为阳性对照应用于灭活效果验证,结果显示细胞感染法及免疫荧光法的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 建立了EV-A71病毒感染性滴度检测用参考品(EV-A71病毒参考品),12个月内储存稳定性良好,可用于EV-A71灭活疫苗生产工艺中病毒滴度评价和控制,以及作为灭活效果验证中的阳性对照,从而为单价或多价肠道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肠道病毒A组71型滴度参考品病毒滴定灭活效果验证

    2021-2022年海口市某哨点医院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吴守业王亚洲李秋琼王汝琼...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海口市某哨点医院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流感优势病毒株,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9月海南省海口市流感监测哨点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资料并采集患者发病早期的鼻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RT-PCR)检测样本中流感病毒核酸,以流感监测年度为周期对监测ILI病例数、年龄、发病季节以及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3 67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98份,阳性率为13.57%,其中甲型H3N2流感占56.22%(280/498),其次为乙型流感占37.35%(186/498),甲型H1N1流感占比最低,为6.43%(32/498).各年龄组儿童均可发病,其中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以3~<6岁年龄组为最高(144/853,16.88%);其次为1~<3岁年龄组(152/929,16.36%)和6~<10岁年龄组(109/826,13.20%).甲型H3N2和H1N1流感病毒均在1~<6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8.22%和71.88%),而乙型流感病毒在6~<1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38.71%).秋冬季为流行高峰,以乙型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为主;暴发最高峰为夏季6月,占41.37%(206/498),其中99.51%(205/206)为甲型H3N2流感.结论 海口市儿童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建议加强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的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屏障,从而有利于儿童流感防控.

    流行性感冒儿童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流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