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肠道病毒相关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采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提取标本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qRT-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半巢式反转录PCR(semi-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semi-nested RT-PCR)方法进行VP1编码区扩增、测序和基因定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相关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023例患儿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6.82%(479/1 023),对94例(19.62%,94/479)标本成功扩增并测序,鉴定出17种基因型:60例(63.83%,60/94)鉴定为EV-A种中的7种基因型;33例(35.11%,33/94)鉴定为EV-B种中的10种基因型;1例(1.06%,1/94)为EV-C种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工型疫苗株病毒.监测期间除个别月份外,肠道病毒月检出率均≥40.00%.<1岁、1~<6岁、6~<9岁和≥9岁年龄段儿童肠道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2.89%(169/394)、48.85%(213/436)、47.17%(75/159)和64.71%(22/34),不同年龄段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54,P=0.057).发热、咳嗽和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以疱疹性咽峡炎(20/90,22.22%)和感染性发热(19/90,21.11%)为主.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别本地序列、参考株与原型株汇聚在一大分支内,本地序列具有相对较近亲缘关系,与原型株距离较远;同时间段内,同型别本地序列呈现多条传播链共循环;或在不同时空,同一毒株发生了远距离跨区域传播.结论 肠道病毒是昆明市本地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由多种型别引起,本地肠道病毒形成了独特的进化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