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护理体会

    吴俊岩
    3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婴儿痉挛症中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5例应用ACTH治疗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儿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因并发症、无法穿刺等原因放弃治疗。结论 应用ACTH治疗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对完成治疗计划有着重要意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熊吉碧
    3987-3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提高小儿肺炎的治疗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2——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随机分成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对照组小,并发症的类型比对照组少,治疗成功率远远大大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普通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80%,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满意度高达99%,观察组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获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不仅将康复时间缩短了,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大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值得大力推广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小儿肺炎护理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夏田甜马海英
    3988-3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把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符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重要性的宣教,予以康复方法的示范和指导。比较两组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提高总有效率为7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的肌力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探究儿科护理病历的不足与质量控制

    周华
    3989-3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病历的不足与缺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儿科护理中病历的书写水平和质量。方法 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书写的病历500份,整理护理病历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从多角度、多环节分析缺陷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出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的质控措施,全面提升我院儿科护理病历的质量。结果 我院儿科护理病历的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 重视和推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儿科护理病历书写方式提高了护士记录的合格率,降低了工作差错率,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耐心度,有效落实了质量控制的各方面要求,值得在儿科及其他所有科室中推广应用。

    儿科护理质量病历缺陷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王晶
    3990-3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护理技术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36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于围手术期采用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5%,PCI成功率98%,穿刺伤口渗血4例,穿刺点皮下瘀斑1例。术后生活自理时间(3±6)h,术后住院时间(4。2±2。0)d。结论 介入护理技术对于经桡动脉途径PCI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莫琳莹
    3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血清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年,观察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运动发育指数(PDI)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MDA水平以及SOD活性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1年、1。5年以及2年的MDI、PD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HIE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神经发育,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护理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急诊剖宫产护理中护理目标管理的应用分析

    梁光红
    3992-3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剖宫产护理中护理目标管理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30例接受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15例患者,研究患者给予护理目标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 将研究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产妇及其家属对手术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剖宫产护理中实行护理目标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急诊剖宫产护理目标管理

    心理干预对围产期高龄产妇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陈贤玲
    3993-3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围产期高龄产妇采用心理干预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接诊的高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10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加用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分娩期疼痛、护理满意及剖宫产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后有明显改善(P<0。01),同时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在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期疼痛、剖宫产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明显更优,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高龄产妇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同时减轻分娩期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改善焦虑抑郁评分,保障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值得借鉴。

    围产期高龄产妇心理干预焦虑抑郁影响效果

    PDCA循环管理改进护士交接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宋红梅
    3994-3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改进护士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改变护士交接班流程,由护理组长组织晚交班,增加交接表格内容防范不良事件发生,落实制度管理及绩效考核。结果 护士风险意识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数据稳步攀升,医生对护士满意度从96。2%提高到99。4%,患者满意度从95。4%提高到99。3%,职业暴露、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从7例降至3例。结论 经PDCA循环管理的护士交接班,对确保安全优质护理服务、巩固护理管理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推动作用。

    PDCA循环管理护士交接班质量安全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黄潇
    3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经验,针对病人的病情,选择最佳护理措施,并加强巡视,重点监护,严密观察,及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及后续的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