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影响及疗效观察

    邓立军欧阳存蒋伟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每日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连续14日)和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400mg,连续14日),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7,14日两组患者血清中 NSE的含量,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 NSE 的含量在治疗后第4,7,14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NSE 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前列地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梗塞

    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研究

    方东洋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适合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角色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为实验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与教育者角色兼顾的具有人性化的改良式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

    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剥除术中止血效果研究

    董金波胡素真刘凤华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应用垂体后叶素及缩宫素止血的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43例为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切开子宫浆膜层前于肌瘤周围宫体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12 U +0.9%氯化钠5ml,37例为对照组(缩宫素组),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20 U +0.9%氯化钠5ml,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垂体后叶素组与缩宫素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减少[(45.4±25.7) min v s.(60.6±24.6) min, t =-3.467,P =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58.8±31.3)m l vs (118.5±36.2) m ,l t =-4.155, P =0.000]。结论:子宫肌瘤剥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肌瘤剥除垂体后叶素缩宫素

    髂骨骨皮辨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郭大强李展添邹红平刘伟鑫...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游离髂骨皮瓣治疗足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治疗。结果: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半年~2年,临床效果满意。6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3~12个月。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移植修复治疗足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可同时修复骨和软组织两种缺损。使病人住院时间缩短,加快骨折愈合时间,最大限度恢复和保留了邻近骨折的关节功能。并且早期恢复肢体负重行走功能。

    血管蒂髂骨(皮)瓣足部骨皮肤缺损手术治疗显微外科

    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郭玉书程莉莎程思斯
    95-96页

    食管癌生命质量研究进展综述

    硫酸镁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郭伟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静滴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抗感染、雾化治疗(万托林、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治疗组(30例)硫酸镁静滴,对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能提高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显效率,有效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喘息性疾病硫酸镁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法对比研究

    代敏陈梅芝刘建芬
    9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法,比较两组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将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各随机选取50例相关病例进行对比试验。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及HP检测。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显示A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4.0%和90.0%,B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86.0%和70.0%,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3联疗法相比传统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脞3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荐。

    抗生素制酸剂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

    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影响探讨

    丁琳
    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IC)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160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康复护理组,n=81)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n=79),对照组患者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间歇性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分别于入院时、病后一个月、病后六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和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间歇性导尿有益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间歇性导尿术(IC)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顾杨阳
    98-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2月6月因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者24例(腔镜组)和开腹手术者24例(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24h 及手术后24h、48h、72h 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糖(BG)、皮质醇(P)、C 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 h 的 BG、P、CRP 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的 BG、P、CRP 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胆囊切除机体应激反应比较小。

    腹腔镜开腹术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

    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探究

    王华云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横切口手术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162例。所有患儿均具有手术指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小儿疝气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则使用横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并针对上述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患儿手术均获成功,但研究组患儿各项手术情况及术后住院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小儿疝气采用横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其能够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明显降低患儿手术创伤程度,更拥有手术时间少、痛苦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故此方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传统手术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