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门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分析及对策

    江平
    4086-4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分析影响门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的原因及对策。通过失误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加强培训与考核,提高急性腹痛疾病的鉴别、分诊能力,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诊准确率腹痛患者

    探讨临床药剂的研究范围和优化临床药剂工作的方法对策

    乔适雨
    4087-4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剂的研究范围和优化临床药剂工作的方法对策。方法: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中临床药剂工作的特点和发展影响因素,结合医院在临床药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有的管理优势,从而提出实现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方法对策。结果:通过有效地探讨和研究之后,能够充分地了解当前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范围,并且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能够不断优化临床药剂工作的理论和具体实施措施。结论:医院在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药剂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深刻认识,结合医院开展的实际临床药剂管理工作,充分医院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优势,从而全面地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探讨临床药剂研究范围优化临床药剂工作方法对策

    芪明颗粒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杜敏邵玲闫淑陈鹏...
    4088-4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NPDR的82例患者164只眼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芪明颗粒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82只眼。治疗组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给予芪明颗粒4.5g,3次/d;对照组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口服维生素C200mg,3次/d。总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视力、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眼底出血及渗出、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视力预后中治疗组显效18只眼(21.95%),有效38只眼(46.34%),不变18只眼(21.95%),恶化8只眼(9.76%),总有效率68.29%。对照组显效7只眼(8.54%),有效25只眼(30.49%),不变34只眼(41.46%),恶化16只眼(19.51%),总有效率39.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2,P<0.05)。治疗组视网膜出血渗出减少、吸收58只眼(70.73%),不变或增多24只眼(29.27%);对照组分别为37只眼(45.13%),45只眼(54.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3,P<0.05)。治疗组、对照组合并黄斑水肿分别为30、26只眼,治疗后黄斑水肿减轻分别为22、6只眼,有效率分别为73.33%、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P<0.05)。结论:芪明颗粒治疗NPDR可有效促进出血、渗出吸收,稳定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芪明颗粒

    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培养

    谷亚芳
    4088-4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且高度要求无菌,高护开始接触手术室的时候会产生神秘甚至恐惧感,这些年来护理队伍持续增加,活跃在手术室内的实习护士数量上明显增长不少。为确保高护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的熟悉手术室,熟练使用手术室护理各种技术,进而满足手术室实习需要,身为实习护士的管理者来说,应积极致力于训练一批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护理队伍,尽可能提升手术配合的质量,满足医疗市场需要,确保手术室内进行实习的护理人员可以满足未来工作的要求。

    手术室护士带教管理

    联合治疗切口妊娠的护理

    张俊茹王珊珊苟元崔媛媛...
    4089-4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B超监测下切口妊娠介入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和B超监测下清宫术联合治疗切口妊娠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9例采用B超监测下切口妊娠介入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和B超检测下清宫术联合治疗的切口妊娠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全没切除子宫,其中,1例在清宫过程中发生了大出血,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出血减少。结论:采用 B 超监测下切口妊娠介入术、双侧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和 B超监测下清宫术联合治疗切口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切口妊娠组织结构的特点,治疗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大出血,所以对切口妊娠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都至关重要。

    甲氨蝶呤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护理

    使用不同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对比分析

    孙俊红
    4090-4090,4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微粒子酶免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差异性。方法:利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病人标本,记录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结果,将同样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胶体金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存在差异,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高。结论:对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处于临界状态的标本,应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乙肝表面抗原微粒子酶免法ELISA胶体金免疫沉析法

    使用药篓编号前后小儿门诊注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和分析

    王春花高淑贞林红
    4091-4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药篓编号前后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2012.5-2012.12月份未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前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1120份,抽取2013.5-2013.12月份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后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1120份,计算并比较它们在输液及就诊过程中对医院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后调查满意度明显高于未使用前。结论:使用药篓编号叫号后,有效避免门诊输液患者拥挤现象、关系患者插号现象,使患者真正感到医院的公平、公正,提高患者满意度。

    药篓编号叫号门诊输液满意度

    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与护理

    黄锋
    4091-4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腹泻是小儿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以往多采用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治疗,均不易被小儿接受,我科2013年7月-9月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80例,疗效显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在p<0.01的情况下,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精心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痊愈的基础。

    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护理

    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分析及探讨

    涂鸿燕
    4092-4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再统计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抗菌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的使用情况,并对比分析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我院抗生率的使用率、使用不合理率、联合用药比例等指标明显低于规范化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不合理,采取科学、有效、规范的措施,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可促进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能有效规避医患纠纷的发生。

    抗菌药物管理现状加强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鲍英杰
    4093-4093,4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左室功能指标变化、血管再通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62.50%,总有效率93.80%,对照组分别为40%和80%,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并发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