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CSF引流对预后的影响

    蔡辉赵施竹
    1871-1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引起的脑缺血与不良预后相关,口服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可预防血管痉挛,脑脊液引流可清除血液并降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CSF引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首次发生SAH患者分为两组,早期CSF引流组( LD组)和标准强化管理组(对照组)。早期CSF引流(病情稳定后72h内)效果评价:主要终点为残疾,次要终点为死亡率,血管造影血管痉挛,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平均血液速度。结果 LD组临床症状(头痛、头晕、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天脑脊液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脑脊液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LD组交通性脑积水及肺部感染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在硬膜下积液或血肿、脑梗塞、继发性癫痫、颅内感染方面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以4周后GOS评分为标准,LD组预后不良率为19%,低于对照组为30%(P<0.05),LD组 GOS4级、5级的比率为81%,对照组为72%,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H患者早期腰大池CSF引流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引流预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术后并发肠麻痹的原因分析

    艾永林宋婷周元元
    1872-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创介入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并发肠麻痹,严重影响预后,治疗的方式、方法以及操作失当等原因过度刺激脊神经牵连胃肠道,电解质紊乱、肠道异常空虚刺激胃肠道都可能造成肠麻痹。应在术前指导患者进食、术中合理操作减少对脊神经的刺激以预防肠麻痹;对并发者,应禁水食并行胃肠减压、配合针灸、理疗等措施积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肠麻痹

    抗CCP抗体、AKA和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刘玉含刘红春
    1873-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KA,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RF,分别检测75例RA患者,81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结果 RA组的3项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CCP抗体、AKA和RF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度为75.31%,特异性为87.25%。结论在RA诊断中,RF和抗CCP抗体的敏感性较高,AKA和抗 CCP 抗体检测的特异性较强;联合检测抗CCP、AKA与RF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性。

    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

    探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

    熊传庆
    1874-1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对接种百白破疫苗产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此情况发生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接种百白破疫苗共6597人,其中包括基础免疫5720人和加强免疫877人,出现不良反应共108例。多为发热和皮肤红疹等,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为了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在接种前注意多项要求,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保证计划免疫的顺利开展。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双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侯鹏孙雅楠
    1875-1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纯的TACE治疗已经无法适应全部的临床肝癌患者,肝癌的治疗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本资料通过对肝癌的双介入治疗与单纯 TACE治疗的疗效比较,来说明TACE联合肿瘤化学消融术的双介入方法对于肿瘤灭活率及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原发性肝癌TACE化学消融

    乳腺癌CXCL12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及意义

    刘丙营孟翠丽李曼齐凤杰...
    1876-1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式,并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40例乳腺癌细胞组织和40例正常乳腺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淋巴转移的临床特征关系。结果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率为73.7%、62.5%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细胞23.6%、20.3%,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且CXCL12、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转移有密切相关(P<0.01)。结论 CXCL12、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率,抑制CXCL12、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临床阻断癌细胞转移提供重要途径。

    乳腺癌CXCL12和CXCR4表达和意义

    B型尿钠肽在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郝彬
    1877-1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B型尿钠肽在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全部患者空腹取静脉血,BNP检测采用双抗体免疫荧光法。随访并记录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YHA各级别患者BNP中位数及范围随着级别的递增而 BNP水平增高,同时与对照组 BNP中位数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1年的随访,其中1年内因心力衰竭死亡患者11例,占比14.9%;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患者31例,占比41.9%。 BNP为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他均不是。 BNP高危组与低危组在生存时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NP检测对CHF患者危险分层、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B型尿钠肽BNP心力衰竭危险分析预后

    对45例65岁以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张姿宜
    1878-1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45例65岁以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的肝硬化患者85例,我们按年龄将这85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老年组有45人,青年组有40人,对比老年组和青年组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老年组病患出现感染,腹水,黄疸,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及电解质紊乱的概率均高于青年组患者。结论和青年患者相比,老年肝硬化患者往往临床症状更为明显,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也更大。

    65岁以上肝硬化患者观察与分析

    人流后关爱对实施科学避孕的影响

    张艳阳
    1879-1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流后关爱对实施科学避孕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份232例无痛人流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PAC 优质服务;2013年4月份233例无痛人流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术后6个月电话回访了解两组对科学避孕的知晓情况、避孕的实施情况、是否有再次妊娠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对科学避孕的知晓率、正确使用避孕方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再次妊娠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o .o5。结论人流后关爱可以大大保障科学避孕的实施,降低意外妊娠率,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人流后关爱人工流产避孕妊娠

    心脏病术后胸骨哆开的多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

    张满堂吴小永郑丽丽侯继梅...
    1880-1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心脏病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心脏病术后并发胸骨哆开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分析其原因。结果14例胸骨哆开病例明确诊断后,即行手术治疗,术中采取预防胸骨切割的方法固定胸骨,放置胸骨后冲洗及引流管,术后胸带加压包扎,加强抗炎,营养及伴发病治疗,痊愈出院。1例保守胸带外固定,同时加压包扎治疗痊愈。1例因发生纵膈感染死亡。结论重视胸骨哆开的高危因素、术中胸骨保护和缝合技术及术后护理,可减少其发生率,对术后胸骨哆开病例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重新固定提供可循依据,减少胸骨哆开的发生及病死率。

    心脏病术后胸骨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