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新闻出版:认知与理论要直面变局

    任孟山
    1页

    出版要闻

    4页

    Sora技术链可用性与新闻出版业智能变革策略

    陆小华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智能变革应对策略,需要发现一系列人工智能新进展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发现其可用性所在.2024 年 2 月之后发布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呈现出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人工智能在视频理解与生成方面的突破展现可用性,将引发新变革;二是AI音效技术将无声视频变有声构成Sora技术链,强化可用性;三是音频驱动生成肖像视频的EMO另辟视频生成路径,扩展可用性.大模型视觉理解、推理能力在博弈和竞争中发展迅速.从可用度、便利度切入分析,新闻传播出版业发展、运行的底层逻辑正在变化,不仅进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工作范式,而且进入要与人工智能所生成内容竞争影响力,"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新运行范式.新闻出版业应对智能变革的发展战略、应对策略、具体措施等,要立足于如何履行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权衡.

    Sora可用性智能变革新闻出版智能传播

    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

    秦艳华李一凡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给出版业带来巨大改变,将进一步优化出版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通过梳理国内外出版业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最新应用现状,归纳在选题策划、内容创作、编辑加工、文图互生、有声阅读制作等各个环节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在应用中存在质量欠佳、隐形过滤、版权不清、数据窃取、人机关系颠覆等问题,需引起行业高度警惕和重视.未来,大语言模型将更加专业化、场景化、轻量化,出版业应在完善机制、打通渠道、提升意识等方面发挥合力,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ChatGPT大语言模型出版

    延伸、凝视与变换:智能传播时代下的人机关系

    李林容刘芳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机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工具与使用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与人类不仅在物理功能上相互强化,还在认知层面互相提供辅助,感官体验上互相拓展,形成机器日益类人化、人类活动日趋机器化的双向趋势.人工智能和人类通过技术与数据相互观察,借助智能设备和传感器构建起一个隐形的相互监控网络,并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建立起预测性监控机制.在这一互动过程中,智能工具的角色从服务者向竞争者、从协作者向决策者转变,而人类则从使用者转变为合作者,其职业角色也由传统型向智能导向型转变.这种人机关系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征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议加强人工智能的伦理监管,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责任相平衡;改革教育体系,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未来人才;同时加大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投入,深化人机协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智能传播人机关系机器类人化伦理监管

    人口与经济要素视角下出版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

    邱玥琰王文军杨慧康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与经济要素变动对出版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结合人口规模、购买欲望和购买力等趋势变动分析,可以对未来出版业总量及细分市场规模作出预判,如老年出版市场存在潜在增长机会,而少儿出版市场存在潜在收缩风险.在预判基础上,可以从响应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提升居民消费欲望、把握居民收入消费趋势、规范出版定价体系等方面入手,采取对策,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人口规模可支配收入出版物定价出版业发展

    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挑战与建议——基于2019至2023年数据观察

    董毅敏吴素平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了我国数字内容产业10个细分领域在市场运行、竞争结构、投融资动向、产业布局、技术赋能、政策及舆论等方面的十大发展态势及变化趋势,分析碎片化内容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同质化竞争压缩盈利空间、AIGC背景下版权保护挑战、违规现象扰乱市场秩序等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短视频版权保护

    科技进步与出版流程重构

    赵志峰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的发展促成出版流程的重构,且每一次流程重构都极大地契合了人的阅读需求,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文章集中分析技术进步对出版流程演变的推动,以时间轴为序,分别探讨了竹木简牍时代、写本时代、印本时代、数字化时代科技对出版流程再造的影响.同时指出,当下在借力科技重构出版流程过程中,应从观念上增进编辑共识,从机制上为出版单位进行技术赋能,借力科技优势探索合作模式,赋能版权保护,实现流程迭代.

    科技出版融合流程重构编辑共识出版空间

    数字媒介认识论之辨:阐释、偏离与改进

    徐耀铎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媒介作为当代技术发展所催发的客观的新生事物,从物质技术和思维两个面向制约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数字媒介拓宽了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边界,延伸了实践与认识的耦合关系,但算法工具理性的异化和人工智能主体性的缺失仍在制约人类认识水平的进步.文章旨在重新认识数字媒介应正视人与数字媒介的区别,明确数字媒介的工具属性和定位,了解算法技术的风险与威胁,纠正对人工智能的偏信与盲从,实现人与数字媒介共生.

    数字媒介认识论认识纠偏

    人工智能生成物版权保护路径探析

    李谢标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功利激励理论出发,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进行版权保护是激励创作的必然要求.在版权自然人来源淡化背景下,应采取作品中心主义下的独创性客观标准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进行版权认定.对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利归属进行认定,应基于人工智能的产业特征以及版权法的立法宗旨,遵从当事人约定优先,其次以归属创作者为一般原则,同时兼顾投资者利益.为实现版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权益的平衡,应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期限进行合理限缩,提高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创造性认定标准,并且将人工智能作品纳入法定许可的范畴.

    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版权归属权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