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部超声评分与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氧合能力的相关性

    胡令英张俊霞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肺部超声评分与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氧合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某院 2018 年 4 月~2021 年 4 月收治的 6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 7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 57)和预后不良组(n= 10),对比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胎龄、分娩方式、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新生儿窒息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分析肺部超声评分与PaO2/FiO2、新生儿窒息评分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绘制乘积极限(Kaplan-Meier,KM)曲线,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患儿相比,预后不良组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显著更高,PaO2/FiO2、新生儿窒息评分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部超声评分与PaO2/FiO2、新生儿窒息评分以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67例患儿中 14 d转归良好 58 例,转归不良 9 例.据肺部超声评分均值进行分层,并绘制KM曲线,30 d后转归良好率分别为 98.14%和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超声评分与新生儿呼吸窘迫患儿氧合能力的水平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且肺部超声评分与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肺部超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能力预后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田文海陈峰张唐馨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HN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带状疱疹患者45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信息,并通过门诊复诊、电话等方式随访,计算PHN发生率.比较发生PHN患者(PHN组)和未发生患者(非PHN组)临床指标,将差异显著的指标在训练集数据(以0.5的比例随机分配,余下为验证集)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以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绘制受试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判断模型判断效能,绘制校准图对模型校准度进行判断.结果 最终完成随访416例(92.0%),其中PHN发生98例(23.56%).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是否存在前驱痛、距离早期治疗时间,以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 岁及以上(OR= 3.100,95%CI:1.144~9.892)、有前驱痛(OR= 2.099,95%CI:1.227~3.663)、距离早期治疗时间≥3 d(OR=2.684,95%CI:1.587~4.599)、外周血CRP水平较高(OR=1.676,95%CI:1.436~1.981)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验证集数据的ROC曲线中AUC为0.789(95%CI:73.13~84.81,P=0.000).校准图显示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Brier=0.13).结论 通过年龄分组、前驱痛、距离早期治疗时间和外周血CRP水平,建立的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风险的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准确度,对甄别该病患者高发风险人群,制定干预决策有重要临床意义.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临床预测模型

    IPP在评估BPH疾病进展情况及电切手术效果预测中的价值研究

    杨亮黄昭衡谢志斌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在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疾病进展情况及电切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2 年1 月泌尿外科收治的 60 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PP不同将患者分为IPP显著组(IPP≥10 mm)和IPP非显著组(IPP<10 mm),各30例.均进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量(Qmax)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IP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且IPP显著组低于IPP非显著组(P<0.05).术前,两组PVR、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VR均下降、Qmax均升高(P<0.05);但两组PVR、Qmax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PP显著组与IPP非显著组合并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 53.33%(16/30)、26.67%(8/30),IPP显著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IPP非显著组(χ2 = 4.444,P= 0.035).结论 IPP在评估BPH病情进展时具有一定价值,其还可以作为预测BPH患者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效果的指标.

    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联合骨诱导在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张茂林张玮琼李嘉鸿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联合骨诱导在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 2018 年 1月~2022 年 6 月纳入的 8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0)和观察组(n= 40),其中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联合骨诱导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关节功能、骨密度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未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 4 周两组患者的骨密度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 6 周、8 周、10 周及 12 周的骨密度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5%(P<0.05).结论 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联合骨诱导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提高骨折部位的骨密度,增加骨折的愈合情况,减少股骨头坏死,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骨诱导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

    不同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梁葳陈凯张文静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以某院 2019 年 4 月~2022 年 4 月收治的 55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法分为单孔胸腔镜组(20 例)、双孔胸腔镜组(18 例)、开胸手术组(17 例),对比三组临床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三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肺不张、漏气、胸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双孔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患者术后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双孔胸腔镜和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 1 个月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呼气流量峰值(PEF)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双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更多的临床优势,在并发症改善上具有良好效果.

    单孔胸腔镜双孔胸腔镜包裹性胸腔积液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环状RN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吴燕琴周奕彬陈燕波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环状RN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纳入的10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无视网膜病变)组、B(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C(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其中A组35例,B组34例,C组37例,然后再选取40例在同一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抽取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环状RNA水平.分析HbA1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HbA1c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环状RN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B组、C组、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均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呈现正相关(其中r值分别为0.783,0.692,0.783,P<0.05);HbA1c与环状RNA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818,HbA1c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环状RN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水平能够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HbA1c与环状RNA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截点分别为8.04%、3.27%,HbA1c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环状RNA,HbA1c与环状RNA可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指标,为有效实施科学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糖化血红蛋白环状RN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价值

    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行长节段减压固定治疗后颈椎矢状力线参数研究

    邬亚明尹毅陈是煌李忆杰...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行长节段减压固定治疗后颈椎矢状力线参数变化及与颈椎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8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进行长节段减压固定术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 60 例作为观察对象.在术前、术后 6 个月、术后 2 年采用X线测量及Surgimap软件计算患者的颈椎矢状力线参数,包括C1~C2 颈椎前凸角(UCL)、C3~C7 颈椎前凸角(LCL)、颈椎前凸角(CL)、颌眉角(CVBA)、T1 倾斜角(T1S)、颈倾角(NT)、胸廓入口角(TIA)、T1 倾斜角与颈椎前凸角的差值(T1S-CL);并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价患者颈椎功能.结果 术后 3 个月、2 年,患者UCL、LCL、CL、T1S、NT、TIA角大于术前(P<0.05).术后 2年,患者UCL、LCL、CL、T1S、NT、TIA角最大.术后 3 个月、2 年,患者CVBA、T1S-CL角小于术前(P<0.05).术后 2 年,患者CVBA、T1S-CL角最小.术后 3 个月、2 年,患者的NDI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 2 年,患者NDI评分最低.UCL、LCL、CL、T1S、NT、TIA角与NDI评分呈正相关(P<0.05),CVBA、T1S-CL角与ND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行长节段减压固定治疗后颈椎矢状力线参数发生明显代偿性改变,且颈椎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患者远期从矫形手术中获益的可能性越大.

    退变性脊柱侧弯长节段减压固定术颈椎矢状力参数颈椎功能

    骨伤科围术期使用丹参川芎嗪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张慧孙毅东杨婷玉詹亚坤...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Meta分析对骨伤科围术期超说明书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分析,以及分析评价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炎症指标、疼痛及认识水平的影响,为指导骨伤科围术期临床超说明书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提供客观的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包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 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检索建库至 2021年 12 月 31 日骨伤科围术期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过程由 2 位研究者独立完成,对纳入的所有文献根据Cochrane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 RevMan 5.4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有 46 项RCT最终纳入,试验组患者 2059 例,对照组患者 2036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OR= 4.09,95%CI(2.66,6.30),P<0.0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OR= 0.22,95%CI(0.7,0.30),P<0.0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安全指标方面,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 0.62,95%CI(0.38,1.02),P= 0.06]低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方面,试验组D-二聚体水平[SMD=-2.35,95%CI(-2.99,-1.70),P<0.00001]、FIB[SMD =-2.46,95%CI(-3.37,-1.56),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APTT[SMD= 0.63,95%CI(0.18,1.08),P=0.006]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方面,试验组TNF-α[SMD=-2.13,95%CI(-2.82,-1.44),P<0.00001]、CRP[SMD=-0.92,95%CI(-1.19,-0.64),P<0.0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骨伤科围术期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不仅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血流流变学参数,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术后疼痛及认识水平,降低炎症应激反应,安全可靠.

    骨伤科围术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

    白蛋白纳米药物的制备及给药途径研究进展

    杨森罗正康韩金梦尹朝阳...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理化性能上,白蛋白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成氢键能力,且拥有大量的二硫键、局部疏水区域以及可用于化学交联的氨基和羧基.因此,可通过去溶剂化法、乳化法、热诱导凝胶化法、纳米喷雾干燥法、白蛋白结合纳米颗粒技术及自组装法,将白蛋白制备成尺寸、结构和载药性能各异的纳米载体,以满足静脉注射、肺部给药、经鼻腔脑部给药及眼部给药等多种给药途径,从而实现更好的纳米药物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白蛋白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和给药途径进行综述,为白蛋白纳米药物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白蛋白纳米载体纳米药物制备方法给药途径

    中国医院药学门诊发展现状研究进展

    张欢刘少烽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学门诊是药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用药为中心,在医院或社区诊所对患者进行用药评估、药物重整、用药教育及随访等系列相关药学服务,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药学门诊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拟为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医院药学门诊发展现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