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脂代谢、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桂霞翟晓丽黄艺谢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脏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内皮功能、血脂的水平变化,探讨昼夜血压节律改变是否与肾功能、内皮功能、脂代谢有关.方法 选取诊断为DKD伴有高血压患者 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昼夜血压节律改变分为非杓型组 126 例、反杓型组 94 例、杓型组 80 例),监测 24 h动态血压,检测TG、HDL-C、LDL-C、TC、NO、ET-1 水平.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肾功能分期、血脂、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300 例患者中杓型血压、反杓型血压、非杓型血压占比分别为 26.67%、31.33%、42.00%.三组患者LDL-C、HDL-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KD分期递增,24 h SBP、dSBP、dDBP、nSBP、24 h SCV、24 h DCV、dSCV、dDCV、nSCV亦呈递增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杓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患者的血清NO水平减低,ET-1 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杓型、反杓型组患者的血压与血清中ET-1 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中非杓型血压类型所占比例最高,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脂代谢无关,而与肾功能减退及内皮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

    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内皮功能血压变异性

    Hcy、Lp(a)与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高文波刘鹏飞李娜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年 12 月收治的 38 例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 38 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脂蛋白(a)[Lp(a)]水平,并分析Hcy和Lp(a)水平与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相关性,作为该病早期预测干预的参考依据.结果 经比较,研究组Hcy水平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Hcy(r = 0.496,P<0.05)和Lp(a)(r= 0.327,P<0.05)水平与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呈正相关性.结论 Hcy和Lp(a)水平的升高与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Hcy水平和Lp(a)与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呈正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妊娠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

    郝国红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及其发生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2018 年12 月门诊接受治疗的 96 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并将 96 例T2DM分为研究组(合并皮肤瘙痒,n= 25)和对照组(未发生皮肤瘙痒,n= 7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肤瘙痒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96 例T2DM患者合并皮肤瘙痒 25 例,发生率 26.04%.年龄>65 岁、糖尿病病程>10 年、FPG>7.0 mmol/L、2 hPG>11.0 mmoL/L、HbA1c>6.5%及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T2DM患者并发皮肤瘙痒高危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几率较高,其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5 岁、糖尿病史、病程>10 年、FPG>7.0 mmol/L、2 hPG>11.0 mmoL/L、HbA1c>6.5%及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应密切关注并注意控制相关指标以降低皮肤瘙痒发生率.

    2型糖尿病皮肤瘙痒发生率高危因素

    桑枝通络丸的提取及制备工艺研究

    张艳平李福子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桑枝通络丸的提取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橙皮苷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优化水煎煮提取工艺;以成型性、溶散时限、吸湿性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稠膏相对密度进行考察,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 10 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 3 次,每次 1 h;最佳成型工艺为稠膏相对密度1.21~1.23(60℃).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桑枝通络丸正交试验橙皮苷提取工艺制备工艺

    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感颗粒中绿原酸和芍药苷含量

    李国辉焦金英王彦辉臧合英...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抗感颗粒中金银花和赤芍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柱为Amethyst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10 μl;起始检测波长327 nm,9 min后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强(在主成分保留时间无其他成分干扰);在一定范围内(绿原酸3.2~102.4μg/ml,芍药苷3.78~121.02μg/ml)线性关系好(绿原酸R=0.99906;芍药苷R=1.0);绿原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0.07%,n=9),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0.30%,n=9).结论 建立了一种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同时检测抗感颗粒中绿原酸和芍药苷,且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为抗感颗粒的后续研究及定性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抗感颗粒绿原酸芍药苷HPLC

    补脾消积口服液HPLC特征图谱研究

    王元宵曾宪军屈小娜樊静静...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补脾消积口服液的特征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 10 批补脾消积口服液的特征图谱,采用相似度计算对补脾消积口服液质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补脾消积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并获得了 10 批样品的相似度(相似度>0.9);确定共有峰 7 个,通过和对照品及药材图谱比对分析,确定了 1 号峰、2 号峰为花旗松素对照品中的色谱峰,5 号峰为橙皮苷色谱峰,1、2、6、7 号峰为水红花子药材中的色谱峰,3、5 号峰为陈皮药材中的色谱峰.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为补脾消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可用于补脾消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补脾消积口服液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提取物对离体兔肠平滑肌运动影响

    赵梓含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离体兔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兔肠平滑肌试验,应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比较五味子提取物对离体兔肠平滑肌及乙酰胆碱和妥拉唑啉作用下其平滑肌活动的影响,记录肠肌的收缩频率和振幅.结果 五味子提取物对离体兔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频率和振幅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40 mg/ml的五味子提取物对由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兔肠平滑肌的兴奋性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运用妥拉唑啉阻断肾上腺素能α受体后,五味子提取物仍然可以对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振幅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五味子提取物可能与乙酰胆碱产生竞争性抑制,阻断M受体,舒张小肠平滑肌;也可能与妥拉唑啉相互竞争,兴奋α受体,从而舒张小肠平滑肌.

    五味子平滑肌舒张

    清肝利胆口服液质量评价研究

    王乾蕾郭星蔡燕娟刘挺枫...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确定相对密度范围,应用多成分定量分析结合指纹图谱,建立清肝利胆口服液(QGLD)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测定10批次样品的相对密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批样品,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构建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 10批QGLD 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8,分析确定29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5种成分.其中咖啡酸、栀子苷、和厚朴酚、厚朴酚4种成分实现完全分离,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8~15.66 μg(r=0.9999)、0.24~49.51 μg(r =0.9995)、0.01~1.00 μg(r=0.9999)、0.01~1.08 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4%、102.86%、96.95%、102.78%;含量范围分别为:73.60~251.24、1592.74~2169.74、13.36~34.73、16.83~45.52 μg/ml.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反映QGLD的内在质量,建立的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可为QGLD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清肝利胆口服液相对密度指纹图谱定量分析

    九味补血口服液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研究

    蓝晓东蒙珍林海英庞洪...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九味补血口服液的HPLC-ELSD特征图谱,提高九味补血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Waters Sunfire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 1.0 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为 45℃,载气压力为 3.6 bar.结果 建立的HPLC-ELSD特征图谱分离度好,共标定出 25 个特征峰,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了人参皂苷Rg1、Re、Rb1、Rd,黄芪甲苷,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 9 个特征性成分.结论 研究建立的九味补血口服液HPLC-ELSD特征图谱方法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将更为有效控制九味补血口服液的质量.

    九味补血口服液HPLC-ELSD指纹图谱

    妇科洗剂的抗炎、镇痛试验及皮肤给药安全性评价

    杨宗余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妇科洗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对动物皮肤给药的急性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方法 通过测定热板法小鼠的痛阈值变化、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考察镇痛和抗炎作用.取新西兰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及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在抗炎试验中,妇科洗剂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优于对照组.在热板法致痛试验和醋酸致痛扭体试验中,妇科洗剂能使热板刺激所致的小鼠痛阈值明显提高,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妇科洗剂对新西兰兔完整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和皮肤毒性.结论 妇科洗剂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皮肤给药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

    妇科洗剂抗炎镇痛刺激性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