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

高洁

双月刊

1674-5124

zgcsjs@163.com

028-84404872;84403072

610021

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中国测试/Journal 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担任主编,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技术特色为一体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期刊先后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与研究报告、国家基标准研究、 计量检定与校准测试、产品质检与标准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与传感技术、化学分析与生物技术、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风味接装纸中特征成分的衰减行为研究

    冯懂懂冯衍闯张震倪和朋...
    79-8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风味接装纸中特征成分的衰减行为,以纽甜、薄荷醇和苹果酸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储存时间下各风味接装纸中的特征成分进行提取和检测,并采用零级、一级和Higuchi动力学模型对其衰减曲线进行拟合,获得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结果表明:风味接装纸中薄荷醇的衰减率最高,纽甜次之,苹果酸最不易衰减;风味接装纸中纽甜添加量为 326.53 μg/g的衰减更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Q=0.6269t1/2,薄荷醇添加量为 6244.52 μg/g的衰减更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Q=5.0265t1/2,苹果酸添加量为143.92 μg/g的衰减更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Q=1.1167(1-e-0.0306t).该方法可较好地预测风味接装纸中特征成分的衰减行为,为风味物质在接装纸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风味接装纸特征成分衰减动力学

    聚焦超声温度分布实验测量方法研究

    石婉婷赵鹏王月兵徐佳奇...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医疗领域中聚焦超声场温度分布测量操作繁琐、条件复杂等问题,研制一种柔性膜式温度阵列传感器及测量方法.利用PTC效应实现温度测量,基于聚乙烯高分子基薄膜研制温度传感器阵列,基于多通道快速采集系统搭建恒温水浴标定系统,配制仿生体模,并进行聚焦超声温度分布实验.标定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以覆盖 6mm测温范围,空间分辨率为 0.4 mm,测量重复性为 2.4%以内,可用于聚焦超声温度分布的测量.与仿真及热电偶测量结果比较表明,焦点最高温度偏差在 1.25℃以内.基于高分子基薄膜的聚焦超声场温度分布测量方法是一种精度高、操作简单的测温方法.

    阵列传感器聚焦超声温度分布高分子基膜

    光散射法与空气动力学法粒径谱仪在PM2.5切割器评价中的差异研究

    刘佳琪张国城张景秀吴丹...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标准HJ 93-2013采用气溶胶粒径谱仪检测切割器,但是对选用哪种原理的粒径谱仪未明确要求.该文分别利用光散射法和空气动力学法粒径谱仪对同一台旋风式PM2.5 切割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使用 8个粒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时,两种仪器都能得到预期的捕集效率曲线,相关参数也都合格.光散射粒径谱仪测量结果受颗粒种类影响显著,相比之下,动力学粒径谱仪测量结果基本不受颗粒物种类影响.结果表明,如果采用 8个粒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检测切割器,光散射或动力学法粒径谱仪都可以,结果差异不大,但是如果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采用混合多分散粒子,则只有动力学法粒径谱仪能满足要求.

    光散射法空气动力学法粒径谱仪PM2.5切割器捕集效率单分散多分散

    舰船水平向冲击环境测量仪研制

    陈辉刘建湖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舰船设备的冲击环境测量是实船及模型水下爆炸试验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多方向冲击输入载荷的耦合效应使获取可靠的水平向冲击环境数据成为难题.为此,从适配测量装置垂向与水平向刚度的角度出发,参照现有低频簧片仪安装频率分布,并以水平式强碰撞冲击机考核冲击环境为指标,开展两端固支梁式、偏心轮式水平向冲击环境测量仪的设计工作,建立水平向冲击载荷作用下两种形式簧片的单自由度系统运动方程,并推导出簧片冲击响应与冲击位移谱成正比关系,则通过测量簧片冲击响应即可推算出安装部位的冲击环境.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满足安装频率分布要求的簧片,并加工水平向冲击环境测量仪原理样机.通过水平式强碰撞冲击机试验检测,水平向冲击环境测量仪与加速度计获取的冲击环境数据可以相互验证,测量仪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水平冲击环境测量仪冲击测量

    总温总压组合式受感器设计

    张卓利李本亮邓宇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一般总温传感器体积大、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小型飞行器安装使用,因此设计了一种小型总温总压组合式受感器.其中,对受感器外形结构、屏蔽罩、密封结构等进行设计,并设计一种温度压力一体式敏感组件,采用玻璃烧结工艺解决敏感组件的耐高温、密封、绝缘等关键技术.通过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受感器流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引压管对受感器内部流场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对受感器进行优化设计.经风洞试验校准,在Ma=0.3至Ma=0.9范围内,受感器总温恢复系数≥0.970;Ma=0.3(高度H=0)条件下,受感器时间常数小于 0.9 s.1 MPa压力条件下进行气密性测试,1 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 300 Pa;在Ma=0.3至Ma=1.0范围内总压误差优于±0.02,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要求.

    总温总压敏感组件屏蔽罩总温恢复系数时间常数

    面向电力设备的T型梁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设计

    张明皓宋睿张鋆周晨媛...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电网设备振动能量广泛存在,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过程中,振动能量采集器将振动能量作为其监测装置电源的有效补充,可延长装置的运行时间.该文研究能量采集器基于刚柔结合结构,采用聚酰亚胺T型梁和FR4拾振平面线圈.刚柔结合结构使能量采集器件可基于标准工业工艺批量生产,T型梁设计可有效减少加工工艺的残余应力,柔性梁使其可在低环境振动下实现较高的振幅和能量采集效率.对于该采集器进行测试后,得出T型梁器件的固有频率为 140 Hz,在±1g加速度下可输出电压 9.40 mV,外接匹配电阻 2.31 Ω后,输出功率为 4.71 μW.因此,该器件的固有频率位于电力系统设备振动频率的频率区间内并提供一定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从而可以有效采集其电力设备的振动能量,并实现对于设备振动特征的监测.

    传感器能量采集设备振动电磁式梁结构

    新型光学颗粒计数器研制及在医药分析中应用

    张奇芳范继来鞠薇薇吕慧明...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一种高精度的光学法颗粒计数器原理、研制、验证和应用过程的描述,展示一种新的光阻法与散射法相结合的测量方式,提升测量范围和精度,尤其是设计厚度仅为 20 μm的片状光源,提升计数效率.此外,在信号处理上采用了平滑比较器的数学模型,既能有效过滤噪声信号,又能精确提取有效信号的数量与高度,准确测量颗粒数量与粒径,95%重合误差极限为 45000 个/mL,对 1.6、4.8、8、16、32 μm五种标准粒径物质混合测试,可以得到准确的五峰分布.对氯化钠注射液和脂肪乳进行测量验证,三个厂家的 0.9%氯化钠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含量达到药典要求,三种脂肪乳样品,G1和G2的PFAT5<0.05%,符合药典要求,合格;而样品G3的PFAT5>0.05%,不符合药典要求,不合格.以上表明该仪器在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颗粒计数器光阻法散射法医药分析注射液脂肪乳

    基于大涡模拟的大型风力机在剪切来流条件下的尾流研究

    孙芳锦邓富河贺伟盼曾倩...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流条件对大型风力机尾流特性影响重大,由于地面摩擦导致来流风在竖直方向有速度差异进而形成剪切风.为研究剪切来流风带来尾流特性变化,采用 5MW风力机作为研究对象,两台大型风力机串列的布置方式,基于大涡模拟(LES),模拟大型风力机不同间距在剪切来流风下尾流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剪切来流风经过风力机,随着串列间距增大,对下游风力机风压扰动减小;且不同间距下,共同特点是轮毂处风压比其他地方更大,轮毂后风速损失较叶轮其他位置更加严重;不同间距工况下,尾流速度恢复处在 5D工况相较于所有工况恢复距离最远,甚至在10D处之后才恢复,而 8D工况时,在下游 9D处恢复,11D工况时,在下游 6D处恢复,说明间距越大,尾流速度恢复处位置越近.

    大型风力机尾流大涡模拟剪切来流

    应用改进曼哈顿距离的金属超声辨识研究

    王杰贺升平贺西平周越...
    138-14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波与金属样品的显微结构相互作用而发生散射和反射等效应,造成声波能量的损失.将超声波信号与金属样品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联系起来,提出"超声指纹"这一概念.每个金属样品的"超声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已知的标准样品采样并留存其"超声指纹",相当于为其贴上"防伪标签".以 3类成分相近的金属样品以及每类 7个成分相同的金属样品为例,利用超声相控阵的扇形扫查方式进行信号采样.将改进曼哈顿距离作为指纹特征,结合高斯分布原理和三倍标准差法计算标准样品的辨识阈值,相较于以前的阈值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对成分相近金属样品甚至成分相同的金属样品全部实现准确辨识.

    超声波金属样品防伪辨识改进曼哈顿距离阈值

    基于磨损区域静电监测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特征分析

    顾双双刘若晨严旭孙见忠...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滚动轴承振动监测信号耦合多部件激励干扰问题,引入静电监测技术,对轴承磨损区域的荷电水平进行监测研究.设计并搭建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实验平台,通过不同转速下的故障模拟实验,完成滚动轴承静电监测;对多组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并与振动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静电信号在各不同转速下均能监测到各对应故障位置的特征频率,且与理论特征值相匹配;实测同组静电信号与振动信号相比,静电信号所含干扰较小,故障特征信号更为明显.研究方法和结果证明静电监测技术可避免多激励源,对滚动轴承磨损区域监测具备优势.

    静电监测滚动轴承磨损区域故障特征信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