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

高洁

双月刊

1674-5124

zgcsjs@163.com

028-84404872;84403072

610021

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中国测试/Journal 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担任主编,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技术特色为一体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期刊先后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与研究报告、国家基标准研究、 计量检定与校准测试、产品质检与标准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与传感技术、化学分析与生物技术、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梯节能增效意义及能效测试技术分析

    邹皓卢毅张廷杰于超...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受环境保护、降本增效等因素影响,各大电梯生产及使用企业对电梯能效测试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该文从政策、标准以及技术 3个方面分析电梯节能增效的必要性;介绍驱动和控制系统、能量回馈装置等电梯能效影响因素;归纳电梯能效测试方法,并引入一则电梯能效测试实例对比测试结果;最后从测试方法标准化和监测产品智能化两方面提出电梯能效测试技术发展方向.研究表明:能效测试是当前国内外电梯能效优化的基础;空载法测试效率更高,需优化载荷系数动态取值方案提高结果准确度;在线监测技术应用比较缺乏.

    电梯能效能效测试模拟法空载法

    基于图像匹配的库水位变动识别研究

    赵晨谢谟文黄正均吴志祥...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库水位传统量测方法中水尺易锈蚀倾斜,精度低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水尺,基于图像匹配的库水位变动识别方法.首先对监控相机拍摄的库坝上游面光学图像进行畸变消除和透视变换,消除相机误差.进一步选取包含水面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图像进行自适应二值化分割、形态学处理等前处理操作,将水面和库坝特征分离,突出水位线位置.最后,利用归一化互相关匹配算法(normalised cross correlation,NCC)对水位变动前后的两幅图像进行匹配计算,识别水位线变动距离.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验证上述方法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匹配的库水位动态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水位变动,相对误差约为 5%,此算法鲁棒性较高.该研究可为库水位自动化、低成本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水位识别图像处理模板匹配二值化分割透视变换

    不同介质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分析及寿命预测

    周金枝石赐明钟楚珩陆伟银...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冻融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该文选取 5%水玻璃溶液和 8%硅烷溶液分别对再生骨料浸泡进行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对改性后的再生混凝土分别置于清水、3.5%NaCl溶液和 5%Na2SO4 溶液 3种介质环境中进行快速冻融试验,通过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分析其劣化机理,并引入Weibull模型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损伤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相同冻融环境下,再生骨料经过改性处理后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改善明显,且复合改性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改性效果.同一试验组在不同冻融环境下的损伤程度依次为 3.5%NaCl溶液>5%Na2SO4 溶液>清水.引入Weibull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环境下改性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和预测寿命,为改性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改性再生混凝土不同介质环境Weibull分布冻融损伤寿命预测

    基于IPSO-Elman的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测量方法

    仝卫国李茂冉石宗锦寇德龙...
    26-3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安全且非侵入式地测量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提出一种电阻层析成像(ERT)陈列电阻与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含气率测量方法.首先,为加快模型训练速度并避免数据冗余,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 120维的阵列电阻特征降维.然后,在粒子群(PSO)算法中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和非线性学习因子,并加入遗传算法(GA)的交叉和变异行为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最后,通过改进的粒子群(IPSO)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并建立含气率测量模型.经对比实验发现,PCA-IPSO-Elman含气率测量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 2.92%,且训练时间较IPSO-Elman模型减少68.8%.说明所提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测量效果.

    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改进粒子群Elman神经网络阵列电阻值

    基于贝叶斯优化GBDT的转炉炼钢终点预测

    周翼男崔桂梅皮理想刘伟...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和温度预报精度,提出基于贝叶斯优化梯度提升决策树(BOA_GBDT)的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和温度预测模型,将其与基础模型径向基函数(RBF)、支持向量机(SVM)、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以及贝叶斯优化的径向基函数(BOA_RBF)、支持向量机(BOA_SVM)终点碳温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OA_GBDT各项误差指标最小,命中率最高,终点时刻碳含量在±0.01%误差区间内命中率为 96.2%;终点温度在±10℃误差区间内命中率为 92.1%.贝叶斯优化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模型性能,更准确地判断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和温度,为吹炼出符合要求的钢水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转炉炼钢贝叶斯优化算法梯度提升决策树终点预测

    超短基线在低频基阵指向性测量中的应用

    解建宇赵鹏王月兵盛勇杰...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水声换能器工作频率的降低,实验室空间很难达到自由场和远场测量的要求.而开阔水域的水下环境复杂,基阵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吊放,需要安装价格昂贵的吊装平台来获取标准声源与待测基阵之间的相对位姿,效率低且维护成本高.文章采用超短基线定位技术,信号选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与伪随机编码脉冲信号,并分别基于脉冲压缩法和复相关算法实现距离和相位测量.比对湖上定位精度试验和基阵指向性标定静态试验的结果显示:角度误差为 2.5°以内;-6 dB波束宽度在 2~10 kHz频率范围内测量误差在 5.38%以内.证明超短基线定位在低频基阵指向性标定的可行性.

    超短基线指向性换能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伪随机编码脉冲信号

    基于等效刚度法优化的风力机叶片刚度计算

    余浩马剑龙吕文春苏宏杰...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力机叶片刚度由于非线性且截面变化程度大的特点,针对叶片建模初期刚度的评估问题通常采用刚度展项分布图体现叶片刚度,存在评估叶片刚度的参考参数不够直接、宏观的问题.基于变刚度梁挠度计算的等效刚度法,将叶片等效成变截面悬臂梁,根据叶片特征合理选取边界条件,以叶片建模的截面数据特点为基础,优化原始等效刚度法的计算方式,使该方法更加贴合叶片模型,从而适用于叶片,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叶片的预应力模拟实验,得出叶片的挠度模拟数值,以该模拟计算的挠度值为参考,验证优化后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等效刚度法得到的刚度值,在低均布载荷值 22.5 Pa下理论计算的挠度值与试验挠度值的误差达到9.68%,减小原始方法计算的误差贴近叶片模型,可用于叶片刚度估算,为叶片的刚度计算提供新方法.

    风力机叶片刚度等效刚度法变截面悬臂梁叶片挠度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ILSTM地铁站PM2.5预测建模

    朱菊香谷卫罗丹悦潘斐...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PM2.5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组合的预测模型.ILSTM删除LSTM中的输出门,改进其输入门和遗忘门,并引入转换信息模块(CIM),以防止学习过程中的过饱和.该模型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和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学习序列依赖性的能力相结合,得到过去不同时间特征状态对未来PM2.5 浓度的影响,可以有效模拟PM2.5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依赖性,并通过注意力机制自动权衡过去的特征状态,进一步提升PM2.5 预测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CNN-ILSTM-attention模型的拟合度达到 98.5%,与LSTM模型、CNN-LSTM模型和CNN-ILSTM模型相比,分别提高 26%、9.2%和 6.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应用价值.

    卷积神经网络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PM2.5浓度预测注意力机制

    HPLC-MS/MS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类、茶黄素类物质

    刘培琴胡超琼邹燕杨潇...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同时测定茶叶中儿茶素、茶黄素的方法较少的现状,该研究建立了同时定性和定量测定茶叶中 8种儿茶素类和 4 种茶黄素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 mm,1.8 μm)色谱,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流量为 0.2 mL/min进行梯度洗脱,采用ESI源正、负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MRM).结果表明,儿茶素类和茶黄素类物质分别在 10~10000 μg/L和 25~5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回收率在 96.53%~106.08%之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10%.相较于分别检测儿茶素类和茶黄素类物质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且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检测结果.

    茶叶儿茶素茶黄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生物降解塑料

    王晓珂冯冰涛马劲松张信...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部分商家为降低生物降解塑料成本会添加非降解材质,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快速准确鉴定生物降解塑料成分成重要问题.该文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单一的聚乳酸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原材料标准谱图,标记其特征官能团.然后通过溶液共混、熔融共混和原位聚合制备得到不同成分和不同含量的降解材料共混物,测定其红外谱图.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共混物的结构没有影响,无其他副产物的生成,且未发生降解.最后,讨论以高密度聚乙烯为非降解材质、淀粉为降解材质和KH550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为无机填料对生物降解的影响,以研究非降解材质、降解材质和无机填料对利用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生物降解塑料的干扰.最终形成简单便捷、成本低的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生物降解塑料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共混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