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CT和MRI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杂志

王成林

双月刊

1672-5131

ctmri@vip.163.com

0755-83695203,83695204,13510331556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国际商会大厦1902号

中国CT和MRI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及时反映我国CT和MRI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骶前间隙静脉型血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梁树生莫永灿朱玉莉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骶前间隙静脉型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骶前静脉型血管瘤的临床表现、MRI表现、手术纪录及病理结果.结果 骶前间隙静脉型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圆形、椭圆形实性或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楚,可见静脉石,增强扫描渐进性延迟强化.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骶前间隙静脉型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根据其影像学特点,可作出准确诊断.

    骶前间隙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磁共振3D-DESS序列在小儿多指(趾)畸形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李晶灵张航刘莹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三维双重回波稳态成像(3D-DESS)序列在小儿多指(趾)畸形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多指(趾)畸形患儿1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儿进行MRI 3D-DESS序列扫描,由两名高年资医生采用双盲3分制法分析图像质量;且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图像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8例患儿均扫描成功,图像能清晰显示软骨骨骺、肌腱及骨组织,所有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其中16例(88.9%)评分为3分,平均为2.6±0.3,两位医生对图像质量的评估ICC值为0.8579(95%CI:0.7253-0.9658).所有病例图像诊断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无创无辐射的MRI 3D-DESS序列可提供患儿畸形指(趾)的软骨骨骺、肌腱及骨组织生长发育情况,对于小儿多指(趾)畸形术前的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磁共振多指(趾)畸形骨骺三维双重回波稳态成像

    磁共振神经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其与手术的一致性研究

    张一哲李晓娜孙英彩史瑞清...
    166-168,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臂丛神经损伤(BPI)中的诊断效能并评估其与手术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BPI患者的影像资料及手术记录,以手术探查结果为对照标准,将术前MRN检查所见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建立基于MRN征象的分类方法,分析MRN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MRN对35例患者神经损伤的定位评估与手术分型具有很高的符合率(91.4%),两者一致率良好(82.9%).MRN诊断BP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71.4%、90.3%、96.2%、55.6%o BPI的MRN分类与手术探查结果无明显差别,两者一致性良好(Kappa=0.743;Kappa=0.686).结论 MRN能直观、准确地显示BPI的位置、形态及信号,MRN的神经分类方法与手术探查具有良好一致性,对BPI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臂丛神经损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神经成像分类

    MSCT及MRI影像参数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及与腰椎功能改善的相关性

    王宏庆董婕于振国滕佳岐...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MSCT及MRI影像参数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及与腰椎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组)、81例非腰椎管狭窄症者(对照组)均在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集,均进行了MSCT、MRI检查,比较两组各影像参数(椎管面积、椎管矢径、椎管横径、硬膜囊面积),再针对观察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分为两组,即改善者(n=58),未改善者(n=22),比较两组MSCT及MRI的影像参数.结果 MSCT检查下,改善患者椎管面积(202.87±36.43)mm2、椎管矢径(15.75±2.49)mm、椎管横径(15.88±2.65)mm、硬膜囊面积(157.59±12.72)mm2高于未改善患者(P<0.05),MRI检查下,改善患者椎管面积(204.82±34.22)mm2、椎管矢径(16.93±2.51)mm、椎管横径(15.98±1.44)mm、硬膜囊面积(158.77±10.51)mm2 高于未改善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MSCT椎管面积、椎管矢径、椎管横径、硬膜囊面积预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的AUC分别为0.762、0.620、0.788、0.795.MRI椎管面积、椎管矢径、椎管横径、硬膜囊面积预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的AUC分别为0.806、0.796、0.874、0.880.结论 MSCT、MRI在预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中均具有较高效能.

    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腰椎管狭窄症诊断腰椎功能相关性

    多发性骨髓瘤诱导化疗前后磁共振成像参数变化特点

    刘平安陈文胡瑞谭凡...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诱导化疗前后磁共振成像参数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的118例MM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化疗4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化疗疗效,参考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将其分为缓解组(n=45)和未缓解组(n=73).分别在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行磁共振检查和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蛋白),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磁共振成像参数和M蛋白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M患者化疗前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平均值与M蛋白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蛋白和ADC平均值诊断MM患者化疗疗效.结果 118例患者化疗后,M蛋白和ADC平均值低于化疗前,且缓解组患者化疗前后的M蛋白和ADC平均值均低于未缓解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患者化疗前后ADC平均值与M蛋白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可见,化疗前M蛋白和ADC平均值预测患者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808、0.664,敏感度分别为93.20%、78.10%,特异度分别为24.40%、44.40%.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参数和血清M蛋白均会随化疗周期的延长而降低,临床可根据患者ADC参数和血清M蛋白预测化疗效果.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龙阳飞郭瑞马静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是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生理功能的金标准.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研究冠状动脉疾病的新技术,它将计算机流体力学应用于解剖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进一步的功能评估,以指导治疗决策.目前,CT-FFR的潜力已被认识到.在这篇综述中,介绍了CT-FFR的基本原理,CT-FFR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限制与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血流储备分数CT-FFR冠状动脉疾病(CAD)流体力学

    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在胃癌预后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陈星池王冬青庄子健彭琳...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是如今热门的研究方法,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已初步显示出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及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并综述其在胃癌预后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对现有研究的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挑战和发展机遇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对胃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价值.

    胃癌影像组学深度学习预后

    胃重复畸形手术前被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冯明杨胡建新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重复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发病于幼儿,成人发病罕见.手术前胃重复畸形极易被误诊断为左肾上腺肿瘤,给手术带来不可预知的困难.本文报道1例21岁的男性患者术前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术中发现囊肿来源于胃底部.行胃底部胃部分,术后病理提示"胃重复畸形".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胃重复囊肿左肾上腺肿瘤误诊治疗病例报告

    肾脏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一例

    常燕翔胡逸凡武汉忠陈进...
    185-186页

    异位肾上腺皮质腺瘤

    腰椎椎管内脊索瘤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复习

    黄燕涛冷媛媛巫恒平赵志强...
    187-188页

    椎管内肿瘤脊索瘤影像学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