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茶叶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茶叶加工
中国茶叶加工

郑国建

季刊

zgcyjg@126.com

0571-86043890

310016

杭州市采荷路41号

中国茶叶加工/Journal China Tea Processing
查看更多>>本刊以茶叶加工、市场营销为重点,围绕中华茶业科技进步和振兴,客观和系统地交流茶叶加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推广成熟实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探讨我国及世界茶业发展中热点、观点问题;介绍企业深化改革和经营管理经验;普及茶叶科学和茶文化知识;报道茶叶市场动态、产品质量检测、茶叶标准、技术培训等内容和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鹰茶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展望

    冯巩刘均李嘉成赵长平...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鹰茶具有特征性的樟香和良好的保健功效,在重庆、贵州等地盛行.目前对老鹰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缺乏对加工工艺、特征化学物质、感官性状和功效之间相关性的系统概述.老鹰茶在长期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老化机理也缺乏深入的探究.文章系统综述了老鹰茶的制备工艺、生物活性物质、健康功效和老化特性,深入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前景,以期为老鹰茶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老鹰茶毛豹皮樟现状应用研究

    新式茶饮产品及其茶叶原料的创新与发展

    何群仙罗龙新万蔚阳李培红...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式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茶叶原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文章通过市场调研,综述了新式茶饮的主要产品类型、特点及茶原料应用现状,阐述了茶叶原料在品种、初加工、精深加工、拼配技术上的创新发展.探讨了茶叶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传统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式茶饮茶原料创新技术产业发展

    新茶饮用原料茶拼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俞亚亚卫聿铭耿艳艳曹青青...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茶饮产业的快速增长正推动着整个茶产业的结构性变革与升级.这一趋势带来了对新茶饮原料茶需求的持续上升.然而,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也暴露出原料茶来源广、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拼配是稳定和创新茶叶品质的重要手段,文章将从新茶饮原料茶的品质要求、拼配方式和拼配后品质评价等角度进行全面综述,并剖析了当前新茶饮市场中原料茶拼配技术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着力点,为新茶饮原料茶拼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新茶饮原料茶拼配技术

    不同茶基底对水果茶品质的影响——以橙子茶为例

    温萍秀蔡烈伟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品类茶基底对新式茶饮中水果茶的品质影响,试验以花香绿茶、名优绿茶、(清香型)闽南乌龙、闽北乌龙、贡眉、白牡丹、创新红茶、传统红茶 8 种茶叶为基底茶,选取奉节脐橙为原料制作成水果茶,分别对茶基底及制得的水果茶进行感官审评,并分析基底茶理化成分与水果茶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果茶感官品质得分主要受基底茶香气和滋味影响,(清香型)闽南乌龙、花香绿茶、名优绿茶等清香型茶基底更适合调制水果茶,调制的水果茶品质评分高,茶基底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与水果茶的感官品质密切相关.

    茶基底新式茶饮水果茶

    刘仲华院士《光明日报》撰文: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传统农业跨越发展

    《光明日报》报社
    59页

    不同烘焙条件及奶茶制备工艺对浓香型铁观音风味奶茶品质的影响

    蒋智力杨浩雄苏淑颖吴煜铭...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烘焙处理对铁观音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因素实验设计对铁观音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参数的烘焙处理,烘焙完成后在一定的超微粉碎指标下采用石磨粉碎方法对茶样进行超微粉碎处理.通过茶样的生化成分分析以及感官评分结果,分析不同烘焙处理和超微粉碎处理对茶样品质和感官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茶汤的最佳浸提工艺以及茶汤、脱脂奶粉、罗汉果代糖的添加量对奶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汤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 90℃,浸提时间 20 min,茶水比 1∶50.以感官审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出奶茶的最优配方为:茶汤添加量 60%,脱脂奶粉添加量 10%,罗汉果代糖添加量 2.5%.不同烘焙处理以及超微粉碎加工,对奶茶的品质影响主要存在于组织状态和内含物质的浸出效果两个方面.

    品质影响烘焙奶茶风味条件

    教材推荐:《茶树生理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67页

    民国时期(1912~1949年)福建安溪茶叶对外贸易探究

    张玥罗文远罗淦唐俊...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省安溪县是铁观音茶的发源地.研究以民国时期安溪茶叶贸易出口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依据安溪茶叶的生产贸易数据将民国时期的安溪茶叶外销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衰落阶段、发展扶持阶段、衰败破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探讨民国时期各阶段安溪茶叶种植生产、经济贸易、政府措施政策、运输等方面发展情况,总结民国时期安溪茶叶贸易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民国安溪茶叶生产茶叶贸易侨销茶

    中国古代饮茶择水研究

    田嘉敏徐千懿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饮茶择水主要包括择水源和鉴水品两个方面.总的来说,遵循"水就茶而定"和"择近源之水"的原则."水就茶而定"即以茶为核心选水,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风味."择近源之水"即讲究"源泉水穉(稚)",认为接近源头的水味纯澈、污染少,处于"蒙昧状态",更宜饮茶,若是汇入江河湖泊或通海脉,品质降低.鉴水品则包含理化、感官和审美三个层面:理化层面从水的流动、流速、纯度和重量分析;感官层面以水的甘、寒、厚、香为佳;审美层面注重水的清、活.古代饮茶择水的宝贵经验可为当代饮茶者择水提供借鉴,清泉石流的意趣也为当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茶事增添乐趣.

    中国古代饮茶择水水源水品特征

    茶叶风味看得见——风味雷达图

    杜颖颖
    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