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郑健超

旬刊

0258-8013

csee@epri.sgcc.com.cn

010-82812535

100192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CSEE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旬刊)是中国电力行业的一流学术期刊,国家一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64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科院协办。主要报道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及动力工程、电工电机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在动力与电力工程类期刊中,其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等各项指标连续多年来位列第一。2007年学报由半月刊改成旬刊,分电力系统、发电和电工电机三册,每月5、15、25日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委会由专家63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外籍院士2人,外籍编委7人,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郑健超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被8种国内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5种国外检索系统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日本科学技术社(JST);哥白尼索引。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多年来在动力与电力学科及期刊界享有盛誉:自2002年获得第一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以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一直保持此称号,是国内6000种科技期刊中为数不多的连续多年获此殊荣的期刊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2006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期刊;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1996、1992年均获全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年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7—2008年学报共有3篇文章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有4篇论文入选“200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03—2005年每年1篇文章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6年、2007年分别有2篇、3篇文章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8年有6篇文章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约主编寄语

    孙大雁王继业张粒子刘念...
    6261-6262页

    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

    路朋陈思捷张宁叶林...
    6263-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歇性、集群式的风电并入大电网将会增加输电断面功率越限风险,将点预测信息纳入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将不可避免出现"过调度"和"欠调度"。为此,该文提出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点模型及其预测误差分布构建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模型;其次,建立具有区间预测信息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动态分群策略;再次,构建风电集群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与非 AGC 机组等多时间尺度协调的调度策略,通过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环节协调日前-日内以及实时调度;最后,采用实际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数据和改进的IEEE-118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合理协调风电集群内各个风电场输出功率,还可以协调风电集群功率和AGC机组与非AGC之间的输出功率,有效解决了调度指令与实际输出功率不协调问题。

    区间预测信息协调调度策略误差分布滚动优化

    基于仿射可调鲁棒的非预期全场景可行机组组合

    肖杨丁涛黄海煜张碧元...
    6280-6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预期性是指当前决策无法依赖于未来尚未实现的不确定参数,是电力调度时序决策的因果逻辑和基本原则。全场景可行性是指不确定参数所有可能的实现值都存在一种可行决策结果与之对应,是电力调度的最终目标。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应对显著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考虑决策过程的非预期性并使决策结果满足全场景可行性变得愈发重要。为此,该文探讨非预期性和全场景可行性的内在机理,并构造非预期性约束和满足全场景可行且场景数目有限的场景集;然后,建立一种基于场景的非预期全场景可行机组组合模型,以提供满足全场景可行性的机组组合结果。鉴于上述机组组合模型的规模巨大且求解困难,利用仿射可调鲁棒模型处理全场景可行机组组合问题,提出基于仿射可调鲁棒的非预期全场景可行机组组合模型。该模型仅以少量保守性和最优性损失,换取了模型规模的指数级显著减小和问题求解效率的显著提升,可以被认为是非预期全场景可行机组组合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最后,基于IEEE-118测试系统,详细分析考虑决策过程非预期性和决策满足全场景可行性在电力调度中的求解效率和保守性,论证所提基于仿射可调鲁棒的非预期全场景可行机组组合模型的优势。

    非预期性全场景可行性机组组合仿射变换仿射可调鲁棒优化

    基于二阶随机动力学的多虚拟电厂自趋优能量管理策略

    陈嘉琛陈中李冰融刘汶瑜...
    6294-6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资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的随机元素会引起多虚拟电厂(multi-virtual power plant,MVPP)系统内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策略频繁变化。对于某主体,如何感知其他主体策略突然变化时对自身收益的影响趋势,并快速调整自身策略,是亟需解决的难点。该文提出基于二阶随机动力学的多虚拟电厂自趋优能量管理策略,旨在提升VPP应对其他主体策略变化时的自治能力。首先,针对DERs异质运行特性,聚焦可调空间构建VPP聚合运行模型;然后,基于随机图描绘VPP策略变化的随机特性;其次,用二阶随机动力学方程(stochastic dynamic equation,SDE)探索VPP收益结构的自发演化信息,修正其他主体策略变化时自身综合收益;再次,将修正收益作为融合软动作-评价(integrated soft actor-critic,ISAC)强化学习算法的奖励搭建多智能体求解框架。最后,设计多算法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文策略的自趋优性能。

    多虚拟电厂自趋优聚合运行模型二阶随机动力学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基于组合拍卖的广义共享储能运营机制设计

    高赐威林固静宋梦张紫涛...
    6307-6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储能已经成为缓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现有共享储能机制未充分考虑用户对于储能的互补性和替代性需求,严重影响用户购买意愿。此外,当前共享机制也未考虑储能的电量约束、充放电功率约束和荷电状态的影响,不利于运营商的投标策略设计,使其面临经济损失风险。因此,该文设计基于组合拍卖的广义共享储能运营机制。首先,考虑基站备用储能、空调、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资源具有储能特性而运行行为迥异的特性,利用广义储能模型对其进行统一聚合封装,降低多种需求侧资源的调度难度;其次,对储能使用权进行划分,设计广义储能功率使用权和容量使用权两种交易品种,并为卖方设计计及储能荷电状态的投标曲线,为买方设计不同时段、不同品种耦合需求的组合形式,以满足用户对储能的多种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然后,基于组合拍卖理论,设计包含投标、竞胜标决定、资源定价与资金结算等环节的共享储能运营机制,以实现广义共享储能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最后,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述运营机制可满足用户灵活性需求,降低储能服务成本。

    共享储能广义储能运营机制组合拍卖

    电力交易产品细分市场协同机理研究

    张粒子陈皓轩黄弦超丛野...
    6320-6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市场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国外典型电力市场在建立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后,又相继出现了电力辅助服务和容量等多种电力产品细分市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起始阶段恰逢电力系统转型,系统长期充裕性与短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凸显,为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供电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多重作用,需对电力细分产品市场的协同机理进行研究,以为电力市场的产品结构体系和关键交易机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该文基于电力系统运行的物理规律,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以"功能互补、时序配合、价本互映、收益互斥"为核心内涵的电力产品细分市场协同机理;以加州电力市场发展沿革为例进行了电力交易产品细分市场协同机理实证分析;并基于所揭示的协同机理,结合宁夏电力系统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了宁夏电力市场的产品结构体系与关键交易机制设计。通过实证分析与规范设计的实例,验证了所揭示协同机理对电力市场的普适性作用,以期为电力市场协同建设提供理论工具。

    电能量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协同机理市场产品结构体系交易机制

    电力市场环境下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机组与风电场联合自调度优化策略

    郭旭升娄素华张金平李湃...
    6334-6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可以提升火电机组的燃料及运行灵活性,从而促进风电的高水平消纳,同时实现生物质能的有效开发利用。该文首先建立反映生物质气化耦合热电联产机组内部能流过程和外部出力特性的运行模型。然后,从能源供应商视角出发,给出耦合机组与风电场联合参与日前、日内和实时平衡市场的多阶段决策框架,提出反映联合体期望收益和条件风险价值的多目标自调度策略。最后,利用基于字典优化框架的增强e约束法,给出构建帕累托前沿的多目标优化求解流程。以一台350MW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和一座600MW风电场构成的联合体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可知,增设生物质气化子系统和联合运行能够使其经济效益提升6%左右,同时有利于降低能源供应商的运营风险。

    生物质气化耦合技术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风电出力联合运行自调度策略

    人机混合增强决策智能在新型电力系统调控中的应用与展望

    李鹏黄文琦梁凌宇戴珍...
    6347-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电力系统的调控运行面临规模及随机性升高、海量多元资源协同困难等难题,现有传统优化和人工经验的调控手段难以应对。以强化学习为代表的决策智能技术在表征能力和决策速度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在应用中存在诸多关键瓶颈。而人机混合增强智能(hybrid human-machine intelligence,HHMI)技术具有突破这些瓶颈、支撑高效智能调控的巨大潜力。目前HHMI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期,应用不足。为挖掘HHMI的潜力并探索其应用方案,基于新型电力系统调控与应急调整的实际需求,分析决策智能的优势与局限,在此基础上,论述HHMI的总体框架、关键技术、应用方案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实践进行展望,可为HHMI在新型电力系统调控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思路。

    人机混合人在回路人机交互电力系统调度电网运行控制智能决策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赋能的优化算法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展望

    王新迎闫冬施展张东霞...
    6367-6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给建模和优化调度带来巨大挑战。机器学习技术可有效利用海量历史数据,为优化稳定快速求解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详细分析该新兴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针对一般化的优化问题,基于机器学习与优化计算的交互方式,将其基本算法框架概括为机器学习端到端优化求解、机器学习增强的优化求解算法以及机器学习和电力系统优化联合驱动求解3类,分别阐述其基本原理和适用问题形式。其次,针对相关技术在电力系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其基本方法和应用效果。最后,对基于学习的优化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新兴领域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机器学习新型电力系统人工智能优化算法

    深度强化学习在含分布式柔性资源的电网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高冠中杨胜春郭晓蕊姚建国...
    6385-6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屋顶光伏、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等灵活柔性资源呈海量化发展趋势,为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提供巨大调节潜力。但海量化柔性资源的多重不确定因素增加,时空决策变量愈发复杂高维,精确机理建模难度遽增,导致传统优化方法在求解含大规模、高度随机、认知困难的柔性资源电网优化调度问题时遇到瓶颈。近年来,深度强化学习作为新一代机器学习范式,在详细模型参数未知的情况下,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最优策略,展现出应对此类挑战的能力。对此,该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综述含分布式柔性资源的电网优化调度研究。首先,分析资源的运行特征、问题建模、求解策略等;其次,简要概述算法的原理与分类;接着,按照调度问题的不同侧重点,划分"需求侧用户能量管理、聚合层集群协调响应、电网端优化运行控制"场景,分析典型应用、算法效果等,并总结优势与不足,提出可改进点;最后,从仿真环境搭建、改进求解策略、增强智能体性能等方面,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与展望。

    分布式柔性资源优化调度深度强化学习数据驱动方法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