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电力
中国电力

胡兆光

月刊

1004-9649

epte@sgeri.sgcc.com.cn

010-63415148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南横东街8号都城大厦1836室

中国电力/Journal Electric Pow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输电线路杆塔攀爬巡视机器人研制

    卫晓东李易李祺梅佳...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复杂,而针对杆塔巡视的攀爬机器人的研究比较少.基于杆塔的T型防坠落导轨,研制了一种采用永磁吸附方式实现杆塔攀爬功能的巡视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可靠吸附及攀爬巡视问题.杆塔巡检人员通过遥控系统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利用机器人搭载的云台摄像头获取图像视频信息,并通过图传系统传输到手持显示终端,实现了对杆塔及防坠落导轨的巡视工作,能有效地发现杆塔存在的问题,便于杆塔巡检人员及时掌握缺陷信息并消除缺陷,为巡检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输电线路杆塔攀爬T型防坠落导轨永磁吸附巡视机器人图像视频采集远程控制

    基于双端行波法的电缆线路短路故障定位改进

    柴鹏周灏张煜赵文杰...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电力电缆线路上的短路故障精确定位,对双端行波法故障定位原理进行了改进.使用仅需要本地时钟同步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远距离双端同步方式,从原理层面解决了双端行波法的同步问题,改进后的故障定位方法只与故障行波到达电缆线路两端监测点的时间差有关.并且用归一化的故障点判据代替具体的数值判据,从而降低了对线路电气参数精准性的依赖.因此,改进后的方法有更高的故障定位精度.用PSCAD软件对双端结构的电缆线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且在任意故障点位置条件下的故障定位精度优于传统的双端行波法.

    电力电缆短路故障故障定位双端行波法同步

    DFlG风电机组协同SVG抑制电网低频振荡方法

    杨蕾甘维公李胜男周鑫...
    175-184,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日益增加,电力系统阻尼不足时易发生低频振荡,双馈风电机组(DFIG)可解耦控制有无功和无功输出,有利于增强系统阻尼.提出一种DFIG协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并网的方法,采用附加阻尼的控制策略,接入控制系统的功率控制节点,改变参考装置的有功和无功参考电流,实现装置动态输出功率,抵消功率增量,对系统中产生的功率振荡进行抑制.搭建DFIG协同SVG并网的4机2区域系统的控制系统模型,添加附加阻尼控制信号,控制DFIG输出的有功功率和SVG输出的无功功率,改变系统的特征根,并基于Prony方法分析振荡信号各模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供正阻尼,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加速振荡波形平息,提高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DFIGSVG低频振荡附加阻尼控制控制策略

    基于PLC的槽式光热太阳能追踪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王奔牛洪海徐卫峰蔡丹...
    185-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槽式太阳能追踪控制系统跟踪精度较低导致的太阳能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设计一种槽式光热太阳能追踪控制系统.基于太阳位置算法(solar position algorithm,SPA)建立槽式光热单轴追踪数学模型,研究聚光器布置方式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搭建样机试验系统,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设计跟踪控制逻辑,通过自定义嵌入式编程实现高精度算法在控制器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根据跟踪角偏差运算进行间歇控制的策略,使用中高压双液压缸推挽式驱动方式推动集热槽旋转,实时跟踪太阳位置.阐述PLC控制系统软硬件架构、功能模块及控制流程,采用控制器双机冗余配置及监控双网配置.运行数据表明: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跟踪精度较高.

    槽式光热太阳位置追踪液压驱动PLCModbus单轴跟踪

    海上风电场无功配置优化方案

    杨源阳熹谭江平陈亮...
    195-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海上风电场无功配置原则,分析包含风电机组、海缆、主变压器的海上风电场无功损耗.在满足无功补偿及工频过电压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并联电抗器容量,从而给出并联电抗器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的配置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220 kV海缆长度增加和风电机组出力减少时,海上风电场容性无功会增加.当220 kV海缆长度增加时,海上风电场空载过电压、甩负荷过电压及单相接地故障过电压会增加.最后,基于某实际案例,给出并联电抗器和SVG装置的最优容量.所提方法简单实用,经济可行,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海上风电场无功配置优化工频过电压并联电抗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智慧化全数字技术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

    张文建梁庚李庚达崔青汝...
    202-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数字化电厂技术虽然能实现企业建设和管理中的数字化模式,但从信息采集的广度和信息利用的深度来说,还不具备高度智能化的条件和特征.结合电厂的生产特点,在数字化电厂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发电厂的智慧化全数字技术体系,给出了智慧化全数字技术的概念、组成以及要素间的基本关系,阐述了智慧化全数字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阐述了智慧主体的智能化运行模式,探讨了智慧化全数字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方案.在这种体系中,智慧主体与数字化技术有机结合,增加并扩展了对数据信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利用,通过扩展信息获取和采集的途径和手段来增加信息的广度,通过引入更加智能化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对数据信息做深度分析、挖掘和再利用.同时,该体系产生出的新数据和新知识可持续反馈到现有的全数字化系统中去,实现系统的自调整和自组织,充分体现出智能化的特征.

    智慧化全数字技术智能发电数字化电厂智慧主体电力生产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燃气轮机系统负荷跟踪多目标预测控制

    侯国莲戴晓燕弓林娟徐海鑫...
    212-219,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控制策略主要解决燃气轮机系统负荷跟踪问题,缺乏对经济性能的考虑.设计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多目标预测控制器以同步提高系统跟踪性能和经济性能.首先,针对燃气轮机系统强非线性特性,选用T-S模糊模型增量结构,选取某联合循环机组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辨识,所得模型能够根据运行工况实时更新模型参数,避免了模型失配问题.然后,基于此模型设计多目标预测控制器,定义负荷跟踪指标和经济性能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加权构成多目标代价函数.在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中,使用同步传热搜索算法优化代价函数获得控制量,提高控制系统快速性.仿真实验及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多目标预测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跟踪性能和经济性能.

    燃气轮机多目标预测控制T-S模糊模型系统辨识同步传热搜索

    云遮挡条件下熔融盐吸热管防护的数值模拟

    冯蕾肖刚郭磊杨承刚...
    220-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吸热器单管模型,采用Fluent数值软件模拟研究云遮挡发生时及防护后,不同热流密度、熔融盐流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吸热管温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射热流密度对于熔盐吸热管壁面温度降低至接近凝固点的时间影响有限;对流换热系数越大越容易出现熔盐凝固;熔盐进口流速越低,熔盐出口温度降低至接近凝固点的时间越长;单根吸热管壁面温度下降至熔盐最低使用温度时间约为20 s,采用加装防护装置及降低熔盐进口流速相结合的防护策略,可将其时间延长近6倍,最长延缓至143 s.

    吸热管熔融盐温降特性云遮挡

    低负荷吹灰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超温影响的试验研究

    王洋朱晓昕陈铭汪华剑...
    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低负荷段吹灰器投运位置、频次、负荷段及对应区域配风方式的试验研究,发现低负荷段吹灰器投运时明显的壁温突升主要发生在两侧墙,且投运燃尽风上下位置的吹灰器影响较大,最高壁温突升幅度约100~130℃.吹灰过程中增大对应区域的辅助风门开度约20%,壁温突升幅度可降低约20℃,同时,选择较高负荷段投运吹灰器以及降低吹灰器的投用频次对控制水冷壁超温有利.试验研究方法与结论对同类型机组低负荷段吹灰器投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超临界锅炉吹灰水冷壁超温低负荷

    W火焰锅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及应用

    许剑罗志周鑫李文杰...
    23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W火焰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即使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其产生的NOx质量浓度仍可高达700~1200 mg/m3.因此,其超低排放路线往往是"SNCR+SCR"联用.SNCR投资及运行成本高,且"SNCR+SCR"联用时,氨逃逸极易超标并导致空预器堵塞.某电厂2台330 MW的W火焰锅炉采用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及加装催化剂的方案对其SCR系统进行改造.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2台机组SCR均可达到超过94%的超高脱硝效率,且氨逃逸体积浓度均稳定控制在2μL/L以内,出口NOx分布均匀性良好,实现了NOx超低排放,省去了1400万元的SNCR投资及每年760万元的运行费用.相对改造前,脱除等量的NOx氨耗量下降了约19%,空预器差压长周期维持稳定.

    W火焰锅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超低排放氨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