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党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张启华

双月刊

1003-3815

010-82615328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9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内容包括党史专题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党史人物研究论文,以及党史文献资料、党史论著评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江抗日根据地的税站、税制与税收

    游海华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0年底,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借地利之便,以护商名义在宝安与香港之间的交通要道上设立税站,对来往货物课以税收.这一成功经验,被1941年新开辟的惠宝边根据地和1942年恢复发展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复制.随着东江抗日根据地由惠东宝地区向江北和惠东、海丰等地扩展,各根据地均建立了税务总站、中站、分站等税收网点和网络,制定了税种、税目、税率、解缴、奖惩等税收政策或制度,且1944年以后税站兼具对敌封锁功能.在战时环境下,根据地的税务机构一直由部队管理,税收始终是根据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对干部队和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巨大支撑作用,既得益于明清之后华南繁荣的社会经济传统和现实,也得益于东江地区毗邻香港和广州的优越地理区位,更是缘于根据地简单明了而又灵活有效的税制.这是东江抗日部队和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东江抗日根据地税站税制税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波兰对华关系视野下的中波航运合作研究

    杨猛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中波联合航运事业正式起步.出于建设现代化海洋国家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的,波兰政府于1950年6月主动邀请中国政府共商航运合作事宜.然而在合作谈判过程中,波方的态度和立场逐渐从积极转为谨慎、犹豫乃至退缩.究其原因,除了两国间分歧和抵牾日益显现外,还在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远东海域航运安全风险的陡然上升.然而考虑到苏联方面的介入以及对华贸易的潜在价值,波兰最终还是投身于联合航运公司的建立与中波航线的开辟.尽管合作初期困难重重,但航线的特殊地位给波兰带来了发展机遇,航线的运营也为新中国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便利.

    中波关系航运合作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国家利益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南下干部动员工作研究——以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组建为中心

    刘志鹏李健魁
    9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华东局为接管新解放区而从山东解放区抽调干部组建而成,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南下干部队伍.山东解放区既要保证原有工作正常进行,又要为干部南下做准备.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山东解放区通过调整地方干部政策为动员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并从打通南下干部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两个方面着手,消除传统乡土社会秩序对于动员工作的影响.这种南下动员机制在华东南下干部纵队到达新区后依然发挥着作用,并为之后西南服务团等南下干部动员工作提供了经验参照.

    华东局山东解放区政治动员干部南下

    全民族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组织建设理论的借鉴——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考察

    盛差偲
    10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亟须加强组织建设.中共党内教材《党的建设》得到蒋介石重视,国民党借鉴《党的建设》中的组织、训练、宣传等内容,注重发展农民党员,加强党员训练,并编撰了《党员须知》用于党内教育.然而此次借鉴未达预期,《党员须知》并未真正成为国民党党员必读,党员训练繁琐而无重点,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切实推行.这一结局与蒋介石等的思想文化缺陷不无关系,如片面地从技术角度理解党务,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盲从,忽视党对政府的领导等.虽然国民党对制度建设有所忽视,但这未必是其积重难返的症结所在,政治文化也许能对历史走向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党的建设》《党员须知》蒋介石熊式辉

    返读经典: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现实"重建(1921-1949)

    瞿骏
    116-125页

    《党的文献》2024年第4期要目

    125页

    新中国调干学生人民助学金的流变(1949-1965)

    刘亚娟
    126-136页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沈阳驻地迁移考论

    王春林
    137-141页

    关于"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研究综述

    乔克
    142-158页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发表的文章不含在内)

    159-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