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贺冰清

月刊

1672-6995

calrebjb@sina.com

010-61595960

101149

北京259信箱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Journal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20多年来,刊载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地勘单位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改革、发展、管理与决微提供了大量对策建议,为广大科研人员和基层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发表学术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舞台,受到子广大作者、读者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好评。几任国土资源部领导先后多次在本刊发表重要文章,对本刊的工作给予具体关照。现刊名同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亲笔题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

    范振林
    1页

    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和关键抓手

    贺超崔权雪张卫民
    4-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两山"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文章针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不清、关键抓手不明的问题,分析了生态产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理论实质及其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并找准生态产品难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换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提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和关键抓手。研究表明:生态产品的理论实质是对人类有多重使用价值的国土生态空间资源;在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视域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使用过程缺乏排他性和竞争性,以及难以分割、移动和计量等因素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就是要破解这些技术障碍,推动生态产品的各项使用价值利用市场机制来获得相应的交换价值形式。鉴于此,应以国土生态空间资源的科学规划、管理、产权及有偿使用制度的创新为关键抓手,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关键抓手

    澳大利亚环境经济核算发展路径及启示

    厉里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经济核算是绿色发展理念下统筹考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为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重点从澳大利亚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建设、国家战略及工作概况、应用领域等方面阐述和分析澳大利亚环境经济核算的进展和成效,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提出要在试点基础上统筹部门合作,充分考虑国际公认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国际合作,持续改进并逐步建立核算框架和运行机制等。

    澳大利亚环境经济核算自然资本核算绿色发展

    生态产品外延解构与分类体系重建

    崔权雪张卫民贺超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生态产品分类体系存在分类对象与标准不统一、指标体系重叠、与实践需求脱节等问题,不能满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现实需求。文章基于分类的基本逻辑规则,在深入解析生态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实现和满足现实工作需求为目标,重构了生态产品的五级综合分类体系,并对分类体系在生态产品的目录清单编制、统计核算、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价值考核评价、生态产品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展望。

    生态产品外延分类体系价值关键

    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贵州)为例

    金桃任勇潘伯娟董艳艳...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是解决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来源单一、数量不足、渠道偏窄等问题的可行路径。文章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践成效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对策。一是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问题,可采取确权登记明晰产权、开发培育生态产品、制定政策促进碳汇产品开发交易等,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二是针对投融资体系不完善问题,可采取深化银政企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三是针对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问题,可通过设立工作领导小组和生态保护修复机构,建立生态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市场交易法律法规,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等举措,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四是针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备问题,建议建立健全全流程的监管体系。

    社会资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贵州

    "政府-市场-社会"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以广东省碳汇产品交易机制为例

    查炎蔡云楠张曦文
    38-4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政府-市场-社会"视角,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流转情况及相关认知的演变历程,总结了现阶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困境。文章以广东省碳汇产品交易机制为例,梳理了碳汇产品的交易框架,并对其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主体角色行为进行分析。结合案例经验,从健全政府职能框架、推动市场产业转型、建立生态-社会适应性治理体系、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联动与边界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产品碳普惠广东省

    企业破产视域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利益实现路径探究

    薛恒沈友耀
    48-5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利益的实现取决于责任主体的实际履行能力,有必要从企业破产角度审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利益的实现路径。现行破产法清偿顺位下,作为公益债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债不仅不具备优先性,反而应归入劣后债权,这就意味着企业一旦破产,环境保护利益将会落空。为此,文章认为应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理念,在整个环境诉讼过程中充分运用磋商机制,针对企业困境程度采取差异化司法处置措施,并适度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债权在破产中的清偿顺位,全面实施环境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探索在破产管理人协会层面建立破产企业环境保护基金制度。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利益破产清偿顺位环境债权公益债权

    认购碳汇的司法探索及制度发展展望

    邢恩铭涂亦楠李若萌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论述司法认购碳汇的概念及价值、认购碳汇作为绿色司法机制的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发布的52件认购碳汇案件进行梳理分析,揭示出司法认购碳汇已经被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所认可,但是更有效、更大规模地应用司法认购碳汇还需要明确以下问题:认购碳汇的目标是生态性修复还是经济性补偿,抑或两者并重;逐步改变区域性认购碳汇的现状,形成全国统一的碳汇认购标准与交易市场;解决认购碳汇中鉴定方法学标准不统一、流程不畅、鉴定难贵、时间长问题;明确认购的碳汇可否二次交易,投资性交易的受益主体为何等。促进我国司法认购碳汇制度的发展的建议:①立法层面明确适用的法律依据和运行机制;②司法层面统一适用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标准;③社会层面大力推广认购碳汇制度。

    司法认购碳汇生态环境修复替代性修复双碳目标

    基于GEP核算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以佛山市南海区金沙岛为例

    王艳阳何思刘聪王炜...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佛山市南海区金沙岛为例,以"三调"地块调查尺度为评价单元,以整治修复项目为评价内容,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构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系统评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生物多样性净增益的生态效益。研究显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提升了研究区生态效益,其中文化服务价值的增值最高,整治项目碧道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最大,评价因子中有较大贡献的是景观增值。评价结果可有效引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高质量实施,同时可为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数据支撑。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的机理与路径

    刘小红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的机理体现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土地,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会引发城乡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资源等的空间分布的调整,进而影响城乡关系,而城乡关系调整的过程也是土地利用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先应以土地为切入点,通过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响应城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用地需求,然后通过土地要素流动引发城乡产业、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动力。文章从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环境融合四个维度探索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城乡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在机理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