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杨玉凤

月刊

1008-6579

cjchcl@163.com

029-87679391

710004

西安市西五路中段157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属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技术性期刊。本刊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保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实用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的素质,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广大儿保工作者、儿科医生、科研人员,计划生育人员等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视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肖乐叶小姗
    1277-1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性疾病,其特征为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全球患病率持续上升.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关于ASD神经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突触功能、神经递质失衡、神经环路异常、神经解剖学变化以及神经炎症等.深入理解ASD的病理机制可为相关临床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儿童神经发育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突触神经环路

    声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辑部
    1281页

    孕期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与2岁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关系的队列研究

    官莉甜李秀秀卢少敏曾小玲...
    1282-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期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与2岁幼儿神经心理发育之间的关联,为促进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7年3月—2018年11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前瞻性出生队列,采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孕中期妇女过去1个月的膳食摄入和营养素补充剂情况,依此计算孕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评估2岁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61对母子.孕期n-6 PUFA、n-3 PUFA平均摄入量为17.59g/d和1.10g/d,n-6/n-3 PUFA比值为20.21.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孕期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EPA)摄入与精细动作能区异常风险降低有关(OR=0.21,95%CI:0.06~0.72,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摄入分别与沟通能区(OR=0.36,95%CI:0.13~0.99)和个人-社会能区(OR=0.26,95%CI:0.09~0.75)异常风险降低有关(P<0.05).孕期较高的总 n-6 PUFA(OR=3.19,95%CI:1.09~9.31)、亚油酸(LA)摄入(OR=3.28,95%CI:1.13~5.85)与解决问题能区异常风险增加有关(P<0.05).高 n-6/n-3 PUFA 比值(OR=2.81,95%CI:1.02~7.71;OR=3.83,95%CI:1.18~12.50)、高LA/α-亚麻酸(ALA)比值(OR=3.04,95%CI:1.10~8.42)与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区异常风险增加有关(P<0.05).未发现其他PUFA与2岁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孕期增加膳食中DHA和EPA的摄入,合理控制n-6 PUFA和LA的摄入及n-6 PUFA与n-3 PUFA、LA与ALA的摄入比例,对改善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多不饱和脂肪酸神经心理发育幼儿

    家庭功能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

    尹菲菲高姗李娟左彭湘...
    1288-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家庭功能和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内在机制,为开展DD儿童家庭支持和家庭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3-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新疆某地区9所小学的3~6年级学生中筛出DD组儿童和正常(TD)对照组儿童各451人,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Stroop程序、2-Back程序以及数字转换程序评定执行功能.采用Amos 26.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1)DD组儿童的家庭功能总分高于TD组(t=3.501,P<0.001);DD组儿童的阅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父母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TD组(t=-26.375、-11.309、-2.341,P<0.05);DD组儿童的2-Back程序、Stroop程序和数字转换程序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TD组(t=-4.107、7.336、6.114,P<0.001);2)DD儿童家庭功能得分与阅读能力、社会适应、积极应对、2-Back ACC、StroopACC和数字转换ACC呈负相关(r=-0.64~-0.32,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62,P<0.01);3)家庭功能对DD儿童阅读能力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44,P<0.05),同时可通过执行功能、社会适应、父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阅读能力产生间接效应(β=-0.552,P<0.001).结论 家庭功能水平是影响DD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执行功能、社会适应和父母应对方式在其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家庭功能发展性阅读障碍阅读能力儿童

    回应性照护在母亲反思功能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间的中介作用

    于海燕王瑞玲郑硕马文博...
    1294-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母亲反思功能、回应性照护水平及幼儿社会情绪能力间的关系,为促进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12月—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潍坊市4所市级托育机构479名12~36月龄幼儿的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社会人口学问卷、父母反思功能量表(PRFQ)、回应性照护评价量表及中国城市幼儿社会情绪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母亲反思功能与回应性照护对幼儿社会情绪的影响,使用Amos 28.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回应性照护的中介作用.结果 1)幼儿性别(t=-3.783)、月龄(t=-4.585)、是否为独生子女(t=2.324)及家庭平均月收入(F=3.643)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母亲反思功能得分与回应性照护及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26~0.503,P<0.01).3)中介分析显示,母亲反思功能显著预测幼儿社会情绪能力(β=0.590,P<0.001),回应性照护在母亲反思功能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57,占总效应的21.02%,模型拟合指数为x2/df=2.908,RMSEA=0.063,NFI=0.926,IFI=0.950,TLI=0.934,CFI=0.950,GFI=0.953,AGFI=0.926.结论 母亲反思功能和回应性照护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有显著影响,且回应性照护在母亲反思功能与幼儿社会情绪能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幼儿回应性照护父母反思功能社会-情绪中介作用

    头型矫形器治疗姿势性平头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吴晓燕尚美辰刘华戴娜...
    1300-1303,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头型矫正器(CRO)治疗婴儿姿势性平头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优化CRO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共收集2018年9月—2022年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头型矫正门诊接受CRO治疗的姿势性平头畸形婴儿63例.利用三维激光获取技术测量头颅宽长比值(CR),计算头型变化率.分析CRO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经CRO治疗后,姿势性平头畸形婴儿的CR值有显著改善(t=16.97,P<0.001).治疗时间在不同CRO起始月龄组别间存在显著差异,4~5月龄组明显短于8月龄以上组(H=9.611,P<0.05).起始治疗月龄与头型变化率呈负相关(r=-0.592,P<0.001);起始治疗时平头畸形严重程度与头型变化率呈正相关(r=0.498,P<0.001);伴斜头畸形与头型变化率相关(Z=-2.115,P<0.05);早产与头型变化率无明显相关(Z=1.424,P>0.05).结论 CRO治疗婴儿姿势性平头畸形效果显著.月龄越小,治疗时间越短,且平头畸形越严重,治疗效率越高.伴有斜头畸形的婴儿治疗效率受影响.建议对于姿势性平头畸形尤其是严重平头畸形尽早诊断,尽早佩戴CRO进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姿势性平头畸形头型矫正器矫形头盔

    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预后研究

    何露孙慧清
    1304-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预后,评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否合并神经发育落后,为其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胎龄为25~32周的早产儿,患重度ROP的早产儿为ROP组,胎龄类似无ROP的早产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在矫正月龄足月龄,矫正月龄3月及6月时的头颅核磁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在矫正足月龄时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量表(NBNA)评分,矫正3、6、12、18月龄及24月龄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局.结果 在矫正18月龄、24月龄时ROP组早产儿的MDI和PDI较对照组低(MDI:t=2.344、2.529,P<0.05;PDI:t=2.043、2.378,P<0.05).其视力发生损伤(主要是屈光不正)较同期对照组早产儿发生率高(x2=9.297,P=0.00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氧时间是后期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31,95%CI:1.005~1.058,P=0.021).结论 重度ROP早产儿经治疗后,视力影响以屈光不正多见;在矫正18~24月龄时,MDI与PDI均落后于同龄早产儿.建议进一步研究年长ROP儿童的神经发育是否落后于同龄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神经发育视力听力

    石家庄市3~14岁儿童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测模型构建

    张利明宋鹏赵悦田曼...
    1310-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石家庄市3~14岁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并构建错(牙合)畸形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于2023年5-10月抽取石家庄市8个区幼儿园、小学及初中共6 591名3~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开展牙(牙合)发育情况的检查,并分成错(牙合)组和正常组.收集儿童一般资料、喂养情况、饮食情况、是否存在口腔不良行为等信息开展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错(牙合)畸形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然后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6 591名儿童中,检出错(牙合)畸形4 342名,错(牙合)畸形发生率为65.88%;错(牙合)畸形主要类型为深覆(牙合)、深覆盖、牙列拥挤,发生率分别为26.61%、19.60%、15.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14岁儿童错殆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家族遗传史、奶瓶喂养时间>12个月、食物精细度高、吮唇、咬物、单侧咀嚼、口呼吸、患有龋齿(P<0.05).内部验证显示,AUC为0.818(95%CI:0.763~0.873),校准曲线的拟合较佳,拟合优度HL检验x2=9.904,P=0.275,阈值概率处于3%~81%时预测模型净获益率较理想.结论 基于有无家族遗传史、奶瓶喂养时间、食物精细度、是否存在口腔不良习惯(吮唇、咬物、单侧咀嚼、口呼吸)、有无龋齿构建的列线图可对石家庄市3~14岁儿童错(牙合)畸形发生风险进行较好地预测.

    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调查3~14岁儿童预测模型

    小胶质细胞在 Tourette 综合征中活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张小玲刘秀梅
    1316-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MG)在3,3'-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导的Tourette综合征(TS)大鼠中的活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TS组和假用药组(Sham组),每组18只,TS组腹腔注射ID-PN[300mg/(kg·d),7d],Sham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kg·d),7d].使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大鼠纹状体组织M1型MG标记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与MG活化特异性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共定位的情况,M2型MG标记蛋白精氨酸酶-1(Arg-1)表达及与Iba-1共定位的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大鼠纹状体组织中iNOS、Arg-1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同时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纹状体组织免疫荧光双染显示,相比Sham组,TS组大鼠纹状体组织中Iba-1、iNOS的阳性表达均有所增强且呈现共定位,Arg-1的阳性表达有所降低且与Iba-1呈现共定位.ELISA结果显示,相比Sham组,TS组M1型MG标记蛋白iNOS含量显著升高(t=5.796,P<0.001),M2型MG标记蛋白 Arg-1 含量显著降低(t=4.348,P<0.01),炎症因子 TNF-α、IL-6、IL-10 含量均显著升高(t=5.654、5.748、8.231,P<0.001);qRT-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TS组M1型MG标记蛋白iNOS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9.914,P<0.001),M2 型 MG 标记蛋白 Arg-1 的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4.390,P<0.01),炎症因子 TNF-α、IL-6、IL-10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t=12.056、14.147、13.350,P<0.001).结论 IDPN诱导的TS大鼠存在MG活化,且M1型MG上调,M2型MG下调,介导神经炎症.

    Tourette综合征小胶质细胞神经免疫炎症因子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赵晨玥张莉雪蒋劲嵩郭敏...
    1322-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侧脑室增宽(VM)是一种产前检查中常见的胎儿超声异常表现,发生率约为1%,与儿童智力和精神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产前超声或MRI检查可以评估侧脑室的大小和形态.引起侧脑室增宽的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遗传综合征和其它一些未知疾因等,其中遗传学病因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关注的问题.本综述将回顾和总结胎儿VM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包括遗传学病因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以及遗传病因的诊断与鉴定.

    胎儿侧脑室增宽遗传学病因染色体畸变单基因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