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张君良

月刊

2096-8132

3799092@fjdx.gov.cn

0591-83799092;22853069

350001

福建省福州柳河路61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理论学习月刊)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78年创刊,1998年更名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本刊于1992、1996、2000、2004、2005年连续五届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统计,本刊2002年全文转载量在全国政治类1470种报刊中名列第26名,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期刊排名中名列第5位;2004年本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稳中有升,全年总计达32篇;2005年人大资料中心转载率政治类1380种刊物中排名第7位。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发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以及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做到思想性与学术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以其鲜明的办刊特色、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赢得了我国学术界的赞誉和关注。本刊力争以多维的视角、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的重点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与公共行政、经济与社会、当代世界、执政党建设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批判继承与创新超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双重使命

    虞崇胜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是简单延续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政治文明模板,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的再版,更不是西方国家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翻版.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球化时代全新的政治文明发展工程,必须完成批判继承和创新超越的双重使命.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没有割断历史联系,而是在人类既往政治发展基础上的新发展,因此它必须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批判超越现代西方政治文明.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开创未来,要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因此它必须创新超越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代西方政治文明.批判继承是手段,创新超越是目的.没有批判继承,无法创新超越;没有创新超越,批判继承没有意义.同时,批判继承与创新超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错展开和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双重使命批判继承创新超越

    世界革命与苏联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列宁的积极探索及其身后苏联的经验教训

    王中汝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产生了历史性交集.在认识上,列宁关注的重点经历了从世界革命向本国现代化的复杂转变.在实践上,他围绕现代化主题进行了艰辛但却极具创新性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至今仍闪耀着真理光芒的积极成果.列宁身后的苏联,尽管在某些领域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无论是在国内建设、对外交往上还是党的建设上,都出现了严重问题,现代化最终失败.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勇于吸纳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走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劳动创业积极性、确保民生不断改善的新道路.

    列宁世界革命社会主义苏联现代化共产党领导

    列宁关于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分析及其理论阐释

    刘诗苑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也产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人阶级群体,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掀起新的浪潮.因此,列宁主要根据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状况,阐发了著名的《帝国主义论》;同时,列宁与英国的工人阶级政党及社会主义者保持联系,密切关注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批驳了英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存在的"左"的错误思潮与小资产阶级性;列宁还深入思考了英国工会、工党的本质,初步探讨了君主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留下了理论的设问.列宁的分析阐释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

    列宁英国社会主义英国工人阶级"左派"幼稚病君主制

    西化之外:现代化的多种路径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土资源

    张柏勋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是由科技革新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的深刻变革,其含义需要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综合把握."现代化=西方化"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忽视了各国现代化路径与效果之差异,割裂了现代化与本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存在西方自身经验普遍化的逻辑谬误.中国的现代化有其内部动力,立足本土社会回应现代化进程中的本土问题.从长远看,中国社会积累的本土资源能够导向现代化.大一统观念、集体主义价值凝聚国民共识,奠定举国体制的思想基础,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庸之道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均衡协调思维和正义价值取向,使之规避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危机,以正义的方式构建良善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化本土资源

    以系统观念认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陈书平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系统观念是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思想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系统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性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结构性、系统的和谐性和系统的开放性.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必须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

    系统观念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性中国共产党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廉政法规体系构建:成就、问题与展望

    陈巧燕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背景下党中央逐渐构建了一套从治标走向治本的廉政法规体系,党的廉政法规体系构建显现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一体推进、数量扩展和质量提高并驾齐驱、坚持重制定和抓执行一体发力等特征,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党内廉政法规体系仍存在结构失衡、执行力度不足、实施效能不彰、监督弱化等问题.未来仍需进一步完善党内廉政法规体系,统筹推进党内程序性法规与实体性法规的制度均衡,健全党内廉政法规执行的责任机制和监督配套机制,不断提升党内廉政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法规制度反腐廉政法规体系廉政建设

    适应性治理赋能区域化党建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姚松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化党建是在引领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动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孕育的新型党建模式.区域化党建面临党员群众参与意愿不足、党建工作"内卷化"、党建模式转型迟滞等现实困境.适应性治理兼具韧性和调适性,与区域化党建在运行机制上实现了相通,在价值趋向上形成了共鸣,在内在要求上达成了一致,为二者的多维嵌入与深度融合创造了多重条件.适应性治理蕴含的多种现代化治理品质为解决党建与业务的"两张皮"难题、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扭转党建工作中的"内卷化"倾向、缓解垂直与扁平化管理的矛盾及推动党建制度化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与行动指南.

    区域化党建内卷化适应性治理韧性多元共治

    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影响因素与驱动路径——基于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张曦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抓手.既有研究对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影响因素与驱动路径偏重宏观的理论演绎,缺乏多案例实证经验探讨.在全面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组织—机制—资源—制度"分析框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4个民族地区党建创新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单变量分析来看,"组织标准化建设"和"政治引领机制"是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有效性的必要性条件;从条件组合来看,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受到"技术驱动型""组织驱动型""机制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四条多因素组合路径的影响.通过对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进行多案例经验研究的尝试,为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带来有益启示.

    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影响因素驱动路径

    复合治理:重构中的县乡条块关系——基于"治理重心下移"视角的观察

    黄俊尧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治理重心向基层的下移,县乡条块关系逐渐显现复合治理的态势.在治理权力上,各地以赋权乡镇破解基层权责失衡,形成了"赋权于统筹协调"和"赋权于管理执法"的推进样态;在治理体系上,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功能优化,并探索"由点及面"和"整体拓展"的职能下沉路径;在治理技术上,运用清单制、数字技术等政府工具来推动条块协同.条块复合的逻辑集中反映在确立行动规则、重塑条块角色、理顺运行流程等方面,有望破解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条块分割、权责错配、管理缺位、执法悖论等难题产生正面效果.

    复合治理县乡条块关系治理重心下移

    大模型时代公共性算法的应用场景、层次嵌套及逐层规制——以数字政府建设为例

    梁宇栋张宸瑜
    8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规模的深度学习模型来解决复杂问题为特征的"大模型时代"悄然而至,算法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我国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战略,必然需要面对大模型时代的趋势与公共性算法的运用.从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看,大模型时代下的公共性算法能够在数字治理、数字政务以及数字监管中提升多方效能,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从具体的运作机制分析来看,算法分别在数据层、协同层以及理念层上实现了层次嵌套,通过数据喂养训练合格技术、人机交互赋能多元主体、价值内化保障数智理性.但上述运作机制存在法治保障的不足,应当分别从上述三个层面的运作机制出发,尝试通过事前与事后并行的方式,规范算法运作、公众与机关共治的形式,保障有效交互、伦理与司法审查的途径,从而实现数智理性.

    大模型时代公共性算法层次嵌套数字政府技术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