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防痨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防痨协会
中国防痨杂志

中国防痨协会

王撷秀

月刊

1000-6621

zgflzz@yahoo.com.cn

010-68857587

100035

北京西城区东光胡同5号

中国防痨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tituberculo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防痨杂志》为专业学术类期刊。全面报道我国结核病防治的方针政策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结核病控制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专稿、专访、专题),论著(结核病控制、流行病学、临床和基础),论文摘要,短篇报道,病历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座谈会健康教育、史料资料、会议简况、防痨协会工作简报等。读者对象为从事结核病控制、临床、基础科研防痨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

    《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为规范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的诊疗流程,使更多同行了解此类疾病治疗细节,并在治疗时有据可依,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5月共同制定并发布了《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该共识从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和注意事项,以及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在第1版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国外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本共识编写组共同拟定了《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第2版)》,重点介绍近5年来脊柱结核合并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患者术前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耐药结核病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HIV/AIDS的进展,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供临床医师对脊柱结核并发HIV/AIDS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合理治疗.

    结核,脊柱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共病现象总结性报告(主题)

    我国结核病合并HIV/AIDS双重感染防治策略的实施进展

    张国钦曲婷孟庆琳周林...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与AIDS同为全球流行的重大传染病.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则极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两者双重感染(TB-HIV/AIDS)可相互促进病变进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本文对TB-HIV/AIDS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展开综述,并提出TB-HIV/AIDS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结核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共病现象预防和防护用药

    上海市结核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与展望

    饶立歆吴哲渊陈静毛丹...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建设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自2010年起筹备,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并与国家系统进行数据对接.作者首次总结了上海市在结核病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全面介绍了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回顾了十多年来的系统建设、改造和应用情况,并对系统后续的功能扩展、智能化应用等进行展望.

    结核传染病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患病情况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张丽帆陈艳张月秋张奉春...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 550例.估算RD患者的ATB患病率,并按照RD病种、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3 550例调查对象中,105例合并ATB,其中,48例(45.7%)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表现;在病原学和(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ATB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5.3%(12/34);在菌阳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8%(8/26).累及肺外部位的结核病有41例(39.0%),其中单纯肺外结核28例(68.3%),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13例(3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患者ATB患病率最高,为1915/10万(13/679,95%CI:881/10万~2948/10万),其次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1002/10万,58/5789,95%CI:745/10 万~1259/10 万).RD 患者中 16~34 岁组 ATB 患病率最高,为 1162/10 万(43/3700,95%CI:817/10 万~1508/10 万),男性 ATB患病率为 919/10 万(30/3264,95%CI:592/10 万~1247/10 万),明显高于女性(729/10万,75/10 286,95%CI:565/10万~894/10万).结论:中国RD患者中亚临床结核病、肺外结核及结核病播散负担较高,ATB患病率在不同RD患者病种、年龄、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核风湿性疾病共病现象患病率横断面研究

    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梁麟龙裴异周海依谢齐放...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湖南省制定和调整0~14岁儿童肺结核疫情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的监测数据资料,分析研究期间0~14岁儿童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累计报告335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4/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1.80/10万(220例)上升到2023年的3.19/10万(384例),发病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x2趋势=82.928,P<0.001);男童、女童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46/10万(1691例)和2.85/10万(1659例),女童的报告发病率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70,P<0.001).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5.759%(AAPC=5.759%,95%CI:0.245%~11.577%;t=2.411,P=0.042);女童变化趋势与全部儿童相似,年均上升7.511%(AAPC=7.511%,95%CI:0.471%~15.044%;t=2.466,P=0.039);男童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4.066%,95%CI:-0.548%~8.893%;t=2.027,P=0.077).病原学阳性患者累计报告1030例,占全部儿童肺结核报告患者的30.75%(1030/3350);病原学检查阳性患者的构成比从2014年的21.82%(48/220)上升到2023年的41.41%(159/384),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x2趋势=139.436,P<0.001).病例报告最多的月份为10月(12.21%,409/3350),全年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7~10月份(44.99%,1507/3350).结论:2014-2023年湖南省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病原学阳性患者例数也在逐年上升.应继续加大主动监测力度,结合各地区儿童肺结核实际发病情况调整防控策略.

    结核儿童流行病学研究模型,统计学

    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李福栋马晓雪周建王大福...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情况数据,为贵州省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得贵州省2018-2023年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登记信息,对其流行特征与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纳入分析共2021例,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与 MTB/HIV 双重感染有关,40~59 岁占 50.32%(1017/2021),男性占 79.76%(1612/2021),汉族占 69.12%(1397/2021),农民占 77.29%(1562/2021);成功治疗 1663 例,成功治疗率为 82.29%(1663/2021);2021-2023 年成功治疗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7.232,P=0.007),治愈所占比例从2021年的48.79%(161/330)增加到2023年的53.20%(183/344),非结核死亡所占比例从2021年的10.61%(35/330)增加到2023年的17.44%(60/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新患者相比,初治失败(OR=5.386,95%CI:1.656~17.516)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高;与首次治疗 2H-R-Z-E/10H-R-E 方案相比,首次治疗 2H-R-Z-E/4H-R 方案(OR=0.433,95%CI:0.309~0.606)和首次治疗2H-R-Z-E/7~10H-R-E方案(OR=0.497,95%CI:0.302-0.818)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均低.结论:2018-2023年贵州省利福平敏感MTB/HIV双重感染患者以40~59岁、男性、汉族、农民为主,治疗期间要注意对机会感染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提高治疗过程依从性及按疗程规律治疗,以提高患者成功治疗率.

    结核,肺HIV感染流行病学治疗结果

    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李雪秋刘群唐科吴迪...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患者的死亡情况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广州市全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广州市20~85岁人群肺结核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广州市2011-2020年报告肺结核死亡患者2144例,年均报告标化死亡率为2.57/10万;男性肺结核标化死亡率为4.19/10万,约为女性标化死亡率(0.96/10万)的4.4倍.10年间广州市肺结核年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为-4.15%(95%CI:-6.41%~-1.85%,P=0.003);其中,女性肺结核死亡率下降速度高于男性,AAPC分别为-6.72%(95%CI:-10.38%~-2.92%,P=0.004)和-3.55%(95%CI:-6.19%~-0.85%,P=0.017).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0~49岁和≥65岁年龄段人群肺结核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7.05%(95%CI:-11.52%~-2.34%,P=0.009)和-3.94%(95%CI:-6.22%~-1.62%,P=0.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年龄效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结核死亡风险不断上升,≥65岁人群尤为显著,发病率由66~67岁年龄组的2.93/10万增长至84~85岁年龄组的6.10/10万.时期效应显示,肺结核死亡风险随着时期的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从2011-2012年时期组的1.35下降至2019-2020年时期组的0.81.队列效应显示,越晚出生的人群肺结核死亡风险越低,RR值从1926-1927年出生队列的5.91降低至1998-1999年出生队列的0.16.结论:广州市肺结核死亡率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死亡率差距较大.需重点关注男性和≥6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群,并实施针对性的防控和治疗措施.

    结核,肺死亡率回归分析队列研究

    舌拭子-PCR荧光探针法对肺结核诊断效能的评价

    陈纪飞黄丽花罗兰波眭文娴...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舌拭子-PCR荧光探针法(舌拭子法)的肺结核诊断效能,分析各肺结核诊断方法的一致性,探讨舌拭子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2024年1-3月在广西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76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及痰涂片、痰液GeneXpert MTB/RIF(Xpert)、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舌拭子法使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试剂盒.参考痰培养或复合微生物学标准(microbiological reference standard,MRS),通过基线比较、单变量ROC分析、变量相关性分析、Lasso回归和森林图,遴选高诊断效能参数、拟合肺结核诊断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分析舌拭子法与Xpert、痰培养、痰涂片、MRS等肺结核诊断方法的差异.结果:参考痰培养,Xpert(x2=49.045,P<0.001)、舌拭子法(x2=42.626,P<0.001)、痰涂片(x2=17.443,P<0.001)在痰培养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Xpert(AUC=0.902)、舌拭子法(AUC=0.875)、痰涂片(AUC=0.709);模型拟合显示,Xpert联合舌拭子法为最优诊断模型;单变量ROC及ROC对比分析显示,Xpert优于舌拭子法(AUC分别为0.902和0.875,敏感度分别为87.10%和83.87%,特异度分别为93.33%和91.11%,P值均<0.001),但差异无统计意义(Z=0.795,P=0.427).参考 MRS,舌拭子法(x2=46.723,P<0.001)、痰涂片(x2=23.262,P<0.001)在MRS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C由大到小依次为舌拭子法(AUC=0.888)、痰涂片(AUC=0.738);模型拟合遴选舌拭子法为最优诊断模型;单变量ROC及ROC对比分析显示,舌拭子法明显优于痰涂片(AUC分别为0.888和0.738,敏感度分别为82.35%和50.00%,特异度分别为95.24%和97.62%,P值均<0.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9,P=0.004).舌拭子法与 MRS(Kappa=0.7847)和 Xpert(Kappa=0.8348)一致性均较高,且与Xpert各分层的一致性好,总体一致率为92.11%.结论:无论是以痰培养还是MRS作为标准,舌拭子法都展现出不逊于Xpert检测的诊断效能,远优于痰涂片法,提示舌拭子法已是一种具备较大潜力的肺结核诊断方法.

    舌拭子分枝杆菌,结核聚合酶链反应评价研究数据说明,统计

    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

    赵悦王昊然程美锦王伟...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用于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新发肺部疾病就诊且涂片显微镜检查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和分离培养鉴定出NTM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作为患者分离鉴定出NTM预测指标的准确性.对研究期间培养鉴定为NTM的患者,分析其获得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此预测指标的敏感度;分析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Xpert检测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预测指标的特异度.结果:在纳入的涂片阳性患者中,8.22%(202/2458)的患者同期开展的Xpert检测结果为阴性.在148例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且具有同期培养鉴定结果的患者中,138例(93.24%)培养鉴定出NTM,表明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NTM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增加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结果的附加条件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100.00%(73/73),但预测敏感度大幅降低(37.61%,44/117).在分离鉴定为NTM病的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预测NTM存在的敏感度为39.78%(109/274),而在涂阳结核病患者中,该指标的特异度为99.56%(2256/2266).结论:在疑似结核病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是一项早期、可靠的NTM分离预测指标.

    非典型性细菌分枝杆菌属诊断,鉴别预测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潘美民李文娟张雪红杨丽晖...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照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FSF14、sIL-2R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2.55±1.20)ng/L,sIL-2R 水平为(255.80±25.15)pmol/L,均高于对照组[(3.80±0.53)ng/L 和(100.96±10.10)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34,P<0.001;t=8.166,P<0.001).化疗后随访 3 个月发现,观察组痊愈10例(12.50%),有效55例(68.75%),无效15例(18.75%);预后良好合计65例(81.25%),预后不良合计15例(18.7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4.35±1.51)ng/L,sIL-2R水平为(275.64±27.10)pmol/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2.09±1.18)ng/L 和(253.33±25.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01;t=3.055,P=0.003).预后不良组的痰菌阳性比例为93.33%(14/15),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8.46%(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5,P=0.0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NFSF14水平升高(OR=8.913,95%CI:1.993~48.002)和 sIL-2R 水平升高(OR=7.132,95%CI:1.054~35.172)、痰菌阳性(OR=9.947,95%CI:1.233~80.253)均是导致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TNFSF14、sIL-2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03(95%CI:0.549~0.857)、0.726(95%CI:0.579~0.873)和 0.901(95%CI:0.818~0.999).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 TNFSF14、sIL-2R 均呈高表达,TNFSF14、sIL-2R表达升高会增加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临床应密切监测二者表达,以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结核,肺老年人肿瘤坏死因子类受体,白细胞介素2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