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辐射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辐射卫生
中国辐射卫生

潘自强 韩金祥

双月刊

1004-714X

REDI@chinajournal.net.cn

0531-82919955

250062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中国辐射卫生/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卫生部主管并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杂志,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它是辐射卫生领域(包括电离辐射与非辐射)发表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的专业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组织和推动我国辐射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本专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宗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推动辐射卫生防护法规、法令和标准的贯彻实施,及时报道辐射卫生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交流传递科技信息,介绍国内外辐射防护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藏铁路沿线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

    郑国文曲延涛汪传高骆志平...
    28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青藏铁路沿线天然贯穿辐射照射水平,并初步评价该铁路从业人员及旅客所受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青藏铁路沿线 1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测量点以及拉萨到西宁的火车车厢内,利用高气压电离室、碘化钠剂量率仪以及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对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进行测量.结果 青藏铁路沿线陆地伽马辐射水平范围为 21.5~246.6 nGy/h,宇宙射线电离成分辐射水平范围为 79.8~225.5 nGy/h,中子辐射水平范围为 24.5~101 nSv/h;旅客和乘务人员乘坐一次从拉萨到西宁的火车受到的天然贯穿辐射有效剂量为 4.82 μSv.结论 通过与经验公式比较以及测量方法可靠性验证,证明了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初步了解青藏铁路沿线的辐射水平及旅客所受辐射剂量,可为监管部门提供依据.

    青藏铁路天然贯穿辐射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中子陆地γ

    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氚的测量方法验证

    丁洪深赵婉兵付梦钰郑琳...
    293-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氚的测量方法,并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为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氚的测量标准方法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测试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样品淬灭因子、电导率、β核素吸附效率,确定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效果;开展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纯化与常压蒸馏纯化 2种测定氚结果的方法比对,比较不同方法测试结果的差异;重复测试不同活度浓度样品和加标样品,通过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和正确度.结果 该方法纯化样品淬灭因子、电导率、氚活度浓度与常压蒸馏纯化测试结果未见显著性差异;EC20MB型树脂对碳、铁、镍、锶、钇、铯等常见β核素吸附效率范围为 99.28%~99.88%;同一样品重复测试多次结果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 5.2%~9.4%,加标回收率范围为 86.8%~107%.结论 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纯化与常压蒸馏纯化测试结果未见显著性差异,方法精密度、正确度等满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核动力厂液态流出物中氚的监测要求,可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流出物核电厂监测方法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262-2017)江苏省跟踪评估结果分析

    范向勇陈维曹兴江王进...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江苏省放射工作人员对WS 262-2017《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的实施、应用情况及问题和建议,为该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开展后装机检测、监督和治疗的公立和民营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WS 262-2017的实施情况、技术内容和实施效果,汇总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 185份有效问卷,73.5%调查对象知晓该标准,在知晓该标准的调查对象中有 29.4%的人员未参加过相关培训,41.2%的人员未使用过或不常使用该标准.94.1%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科学严谨、无问题,88.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可操作性强,97.8%的调查对象认为该标准主要内容与相关法规标准协调一致;同时 88.6%、90.8%和 87.0%的调查对象也认为该标准在对放射防护最优化、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提供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等方面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江苏省放射工作人员对WS 262-2017知晓率较高,认为该标准科学严谨,发挥了重要作用,无修订的必要性,但相关部门应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标准评估问卷调查

    福建省某拟运行核设施周围应急人员核辐射风险认知调查

    连珉珉郑森兴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核设施周边卫生应急人员核辐射知识认知程度及对核电站建设态度,为做好此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对核电站安全的信心,进一步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2022年 9月,按照中疾控辐射安全所制定的调查方案,使用其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现场集中填写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指定市、县、乡三级疾控中心、医院及乡镇卫生院 238名从事卫生应急工作的人员开展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并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 225份,放射卫生防护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学历人员及男性得分相对较高,分别为 10.83±2.13、12.4±1.67、10.48±2.8;性别及学历为辐射知识认知影响因素(P<0.05);大部分调查对象非常关心且担心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支持国家建设核电站但对在当地建设核设施采取中立的态度;对政府及权威媒体的信任度较高.结论 根据卫生应急人员的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和活动,加强薄弱辐射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重视政府、媒体的权威作用,让公众对核电站安全树立信心.

    辐射认知应急人员调查

    典型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分析

    张奇佟鹏孙浩然陆见霏...
    310-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职业紧张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辐射防护知识问卷对我国辽宁、福建 2家核电站 10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紧张调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付出回报失衡指数均值为(0.99±0.15)分,存在职业紧张的放射工作人员 47人(占比 47%),不同年龄、放射工作年限、月经济收入、睡眠时长(日)、运动习惯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济收入、睡眠时长(日)、是否运动是导致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结论 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状况较为严重,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应予以重视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干预措施,改善该职业群体的社会和工作环境,降低职业紧张的程度.

    职业紧张核电站放射工作人员

    两种眼晶体剂量计在同一辐射场刻度Hp(3)结果讨论

    李文炎张贵英刘澜涛牛东升...
    318-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使用国内外两种剂量计(简称A、B)在同一种辐射场(RQR标准X射线辐射场)刻度Hp(3),比较刻度结果,探究刻度Hp(3)的响应差异,为Hp(3)的刻度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选择柱模,使用A、B两种剂量计,在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X射线RQR辐射场进行Hp(3)的刻度,选择射线包括RQR4(管电压为 60 kV)、RQR7(管电压为 90 kV)、RQR9(管电压为 120 kV),刻度内容包括角度响应、能量响应和线性响应.结果 在角度响应方面,A型剂量计对RQR标准X射线辐射场响应偏高,B型剂量计对RQR标准X射线辐射场响应偏低.在能量响应方面,A型剂量计响应偏高,B型剂量计响应偏低.在线性响应方面,2种剂量计拟合程度均较好.结论 A、B两种剂量计可以在RQR标准X射线辐射场刻度Hp(3),在实际监测时,应注意角度和能量对TLD响应值的影响.

    标准RQR辐射场眼晶体Hp(3)热释光剂量计(TLD)

    2015-2022年北京市环境放射性水平监测与评价

    吕旭雅李雪贞李慧萍史鑫源...
    32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市辐射环境现状,为北京市辐射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监测2015-2022年北京市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气溶胶、沉降物、地表水、土壤样品放射性水平,采用统计图、统计表呈现该地区各个环境要素中放射性水平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γ辐射剂量率自动与累积监测结果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气溶胶中铍-7、铅-210、钋-210的放射性水平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趋势,沉降物中总α、总β以及铍-7的放射性水平呈现冬季低,夏季高的趋势,钾-40在气溶胶及沉降物中的活度浓度随季节变化不明显;地表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整体上在本底范围内波动,水库水均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标准限值内;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核素处于历年正常涨落范围内.结论 2015-2022年北京市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气溶胶、沉降物、地表水、土壤放射性水平总体情况良好,均在环境本底范围内波动.

    放射性γ辐射剂量率空气土壤

    放射卫生科研院所中研究生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王子唯王宏涛韩艳清范瑶华...
    33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阵地,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对教育资源和管理模式的挑战,要求科研机构保证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本文从科研院所的特殊性出发,以放射卫生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实践为例,探索科研院所中的研究生班主任管理要素,为提高科研院所研究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生班主任是研究生思想教育、学术文化、日常管理、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挑战,研究生班主任要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完善专业技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发挥学生干部作用等,保障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科研院所研究生班主任放射卫生管理

    多层螺旋CT成像用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郑钟圣文赵军兰琼...
    336-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从而为急性肺栓塞精准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9年 1月—2023年 10月经病理确诊的 102例急性肺栓塞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中央和节段肺动脉CT扫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多层CT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效果.结果 10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急性肺栓塞病例中,经多层CT成像诊断为急性肺栓塞 92例,诊断符合率为 90.20%(92/102),其中左侧肺动脉栓塞 17例(18.48%)、右侧肺动脉栓塞 31例(33.70%)、两侧肺动脉均栓塞 44例(47.82%).经多层CT成像共显示肺动脉 9 905支,其中 304支肺动脉检出栓塞,总体栓塞率为 3.07%,其中肺叶动脉栓塞率最高(43.89%).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准确率高,可直观、清晰显示患者肺动脉栓塞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T成像急性肺栓塞诊断价值

    CT影像组学对亚厘米实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应用价值

    刘嘉宁齐琳琳陈佳琪李凤兰...
    340-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在亚厘米实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上的应用效能和潜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3月—2023年 1月经增强CT检出的亚厘米(≤10mm)实性肺结节,恶性结节由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结节由手术病理或随诊证实.对病灶进行手动分割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特征性相关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降维,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线性分类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和随机森林组学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分类器间的诊断效能,选出效能最佳的模型与中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的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共纳入 303例肺结节(恶性 136例),经特征提取和筛选后建立组学模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线性分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模型在验证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22(95%CI:0.893,0.950)、0.910(95%CI:0.878,0.942)、0.905(95%CI:0.872,0.938)、0.899(95%CI:0.865,0.933)和 0.896(95%CI:0.862,0.930),Delong检验提示五类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最高的准确率和F1分数.将支持向量机与医师诊断结果对比,其准确率高于医师(83.8%vs.55.4%,P<0.001).结论 影像组学模型对亚厘米实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减少医师诊断的不确定性.

    肺肿瘤人工智能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