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性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缓蚀剂研究进展

    吴浩天张天遂李广芳刘宏芳...
    1089-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锌负极在中性电解质中腐蚀产生枝晶、钝化、析氢等关键问题,综述了锌负极缓蚀剂防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从溶剂化结构调控、静电屏蔽、吸附作用、原位固态电解质界面4种防护机理,揭示不同类型缓蚀剂的性能、稳定性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而为锌负极保护提供依据,展望缓蚀剂防护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锌离子电池金属锌负极腐蚀缓蚀剂

    高熵合金耐蚀性研究进展

    程永贺付俊伟赵茂密沈云军...
    1100-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传统合金材料相比,高熵合金具有更优异的耐腐蚀、高温耐磨损以及综合力学性能等,在一些苛刻环境下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聚焦于高熵合金的耐蚀性能.首先,重点讨论了常用的合金元素对BCC、FCC、BCC+FCC和HCP晶体结构的高熵合金在NaCl、酸性溶液介质中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简要说明了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高熵合金耐蚀性能产生的影响.讨论了晶粒尺寸、位错密度和晶体结构等微观特征对高熵合金耐蚀性的影响规律,增大晶粒尺寸或减少位错密度,有助于提高其耐蚀性.最后,总结了几种改善高熵合金耐蚀性能的方法,如热处理、阳极处理和添加缓蚀剂等技术,并对高熵合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高熵合金耐蚀性能苛刻环境微观组织合金元素

    磁场对金属腐蚀影响的研究进展

    朱立洋陈俊全张欣欣董泽华...
    1117-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电磁设备应用在腐蚀环境下,磁场对金属腐蚀的影响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已有相关研究表明,磁场对金属腐蚀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取决于具体的工况环境.普遍认为磁场主要通过Lorentz力和磁场梯度力影响电化学过程中的粒子运动来影响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具体表现在金属腐蚀过程中的传质、界面反应和腐蚀产物这3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磁场中Lorentz力和磁场梯度力对金属腐蚀过程的具体影响,指出了磁场对电化学腐蚀影响未来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磁场金属腐蚀Lorentz力磁场梯度力电化学

    临氢环境下管线钢氢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李鑫韦博鑫鲁仰辉孙晨...
    1125-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低碳绿色发展己刻不容缓,氢能作为零碳能源呼声高涨.氢储运环节是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而管道输氢最为经济高效,但管线钢处于直接氢气环境中,面临的氢损伤问题再度成为学界热门.文章重点综述了氢分子在钢表面转化为氢原子的吸附渗入过程和氢脆微观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管线钢强度、微观组织、氢陷阱等材料性质和氢气分压、温度、载荷等外部环境因素与氢损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归纳了预防和抑制管线钢氢脆行为的方法,最后对管线钢氢损伤研究过程中当前面临的难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氢气管道氢脆机理氢吸附解离氢损伤影响因素

    油套管CO2腐蚀和防护研究进展

    杨涛许磊王建春张明程...
    113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CO2驱油技术在油田的推广应用,CO2腐蚀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CO2腐蚀容易造成油套管的破坏和失效,研究其腐蚀机制和防腐措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介绍了CO2腐蚀机理,分析了温度、介质流速、pH等因素对CO2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油田开采的实际工况,并结合CO2腐蚀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耐腐蚀材料、缓蚀剂、金属镀层等措施的防腐机理与研究进展,讨论了这些措施在实际油田开采应用中的优缺点;众多措施中,非晶态合金镀层可以形成一层耐蚀性能优异的表面钝化膜,有效隔绝腐蚀介质对管道基体的腐蚀,从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总结分析可知,金属镀层防腐措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与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的金属镀层防腐技术研究进行展望.

    CO2腐蚀油套管防腐措施金属镀层

    印制电路板在服役环境中的腐蚀失效行为研究进展

    刘元海李玉珠郁大照慕仙莲...
    114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纳了导致印制电路板(PCB)腐蚀失效的主要因素,包括自身材料性能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概括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多因素协同作用下PCB腐蚀失效机制.概括了PCB腐蚀失效研究的主要试验方法和研究方法,阐明了不同试验方法在PCB腐蚀失效研究中的优缺点,对PCB在服役环境中常见的腐蚀类型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将环境试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以建立更贴合实际服役环境的PCB腐蚀失效模型.

    印制电路板腐蚀失效环境试验仿真分析电气性能

    裂变产物碲致高镍合金GH3535晶间腐蚀研究

    杜鑫杜乾苏钲雄郭少强...
    1157-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熔盐堆的裂变产物溶于燃料盐中与结构合金直接接触,而碲会导致高镍合金产生晶间裂纹.为研究碲致合金晶间开裂机理,开展了 GH3535合金在1、6和10 mg/cm2碲浓度环境下的高温腐蚀实验.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与透射电镜(TEM)等表征了腐蚀产物与碲扩散行为.在700℃碲气氛中腐蚀150 h后,合金试样表面呈现内外两层腐蚀层,外层反应层主要是Ni3Te2、Ni3Te2.07与Cr2Te3,反应层厚度与碲浓度成正比关系;内层为碲扩散进基体形成的扩散层,由基体和许多长条状富碲相组成.碲沿晶界向内扩散到了更深处并在晶界富集,同时晶界出现明显的Ni、Fe、Cr的贫化,导致了晶间裂纹的产生.

    熔盐堆镍合金晶间腐蚀

    Co3O4-Zn复合镀层制备及其模拟酶催化防污活性研究

    蒋泽翟晓凡张雨孙佳文...
    1164-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Co3O4纳米颗粒通过电沉积的方法与锌基体共沉积获得了新型的Co3O4-Zn金属镀层,在Co3O4和锌基体的共沉积过程中引入了超声波和油酸钠,在此过程中,超声波和油酸钠有力地促进了 Co3O4在共沉积表面的分散和吸附.通过SEM、XRD、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证明Co3O4以有效的结构复合到Zn基体中,而油酸钠的加入则有效地增加了 Co3O4-Zn镀层中Co3O4的负载量.此外,还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种典型污损细菌评估了Co3O4-Zn镀层的抗菌性能.Co3O4-Zn镀层对这3种细菌的抑制率超过98%,显示出高度和广谱的抗菌性能.研究还证明,Co3O4-Zn镀层在具有H2O2情况下会产生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它们在抗菌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最后还对复合镀层的抗菌稳定性和耐腐蚀特性进行了验证,表明复合镀层表现出良好的抗菌稳定和耐腐蚀特点.该研究结果为模拟酶催化杀菌金属基镀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涉海设备的防污措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Co3O4-Zn镀层超声辅助模拟酶催化抗菌电沉积油酸钠

    新型环氧基极地船舶用破冰涂料低温耐磨耐蚀性能研究

    孙士斌史常伟王东胜常雪婷...
    1177-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改性后的玄武岩粉(BP)和云母粉作为填料,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开发了适用于极地船舶破冰区域使用的耐磨耐蚀复合涂层.鉴于冰区航行的海冰-海水摩擦腐蚀耦合作用使用条件要求,主要开展了涂层结合力、硬度测试,海水浸泡耐蚀性实验以及不同载荷和温度下低温模拟冰载荷摩擦磨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云母粉、玄武岩粉的骨料填料分别从10%(质量分数)增加到20%的变化,低温复合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从1级降低为2级,维氏硬度提高约20%,耐腐蚀性能得到相应提升,摩擦系数也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耐磨性得到近50%的显著提升,体现出耐磨减阻效果.此外,随着温度的降低,极地船用低温涂层的磨损性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磨损率从0.3151 mm3/(N·m)降低到0.0962 mm3/(N·m)后又增加到0.1949 mm3/(N·m),在0℃环境时磨损率最小,耐磨性最好,说明温度对涂层的耐磨性能影响较大.更佳的骨料含量比可以显著的提升复合涂层的低温耐磨性,磨损量更低.

    极地船舶涂料环氧树脂低温摩擦

    小蓬草提取物对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作用

    石成杰雷然邓书端徐娟...
    1189-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外来入侵杂草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 L.)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制备小蓬草提取物(ECE).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法、金属表面测试表征首次研究了以ECE作为缓蚀剂对钢在1.0mol/L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CE对钢在1.0mol/LHCl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率随ECE浓度的增加而增大.40℃下,300mg/L的ECE的缓蚀率最佳,达到93.7%.ECE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20~50℃下,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范围为-28.37~-27.60kJ/mol,吸附作用类型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相结合的混合吸附.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ECE为通过"几何覆盖效应"作用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Nyquist图谱呈单一容抗弧,钢/酸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随ECE浓度升高而增大,同时,双电层电容下降.金相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FTIR和UV-Vis等测试表明ECE吸附在钢表面形成缓蚀膜层后使钢在HCl介质中的腐蚀明显减缓,并增强了钢表面的疏水能力.

    小蓬草提取物缓蚀盐酸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