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柯伟

双月刊

1005-4537

jcscp@imr.ac.cn

024-23971819

110016

沈阳市文化路72号金属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for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材料学科、腐蚀与防护学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被《EI》、《CA》、《MA》、《SA》等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杂CO2封存条件下13Cr和N80套管钢腐蚀规律研究

    刘广胜王卫军周佩谭金颢...
    1200-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筒屏障金属材料腐蚀失效是影响碳封存安全性的关键问题.针对高温高压含杂CO2封存环境下井筒套管腐蚀规律问题,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封存条件下的井下工况,分别研究了 N80及13Cr钢在不同压力、应力条件下含杂质(SO2、NO2和O2)的超临界CO2富水相中的腐蚀规律.本研究利用失重法得到腐蚀速率,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产物膜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80钢的均匀腐蚀与点蚀速率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压力对13Cr钢的均匀腐蚀影响不明显,但在压力为20 MPa时出现严重的点蚀现象;给试样施加拉应力后,随着应力的增加,N80及13Cr钢的腐蚀产物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但是基体表面未观察到裂纹生成.

    超临界CO2腐蚀规律应力腐蚀CO2封存

    HRB400钢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自然钝化行为及耐蚀性能的研究

    史先飞陈晓华满成
    1213-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通过开路电位测试、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HRB400钢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自然钝化行为,并结合XPS和AFM测试对钝化膜的成分与结构进行了分析,随后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SVET技术研究了自然钝化所形成的钝化膜的耐Cl-侵蚀性能,并结合SEM测试对腐蚀形貌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HRB400钢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形成稳定的钝化膜至少需要72 h,在该过程中,钝化膜的结构和成分随之发生改变.稳定的钝化膜具有很好的耐Cl-侵蚀能力,临界Cl-浓度范围为0.1~0.15 moLL,这与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HRB400钢模拟混凝土孔隙液自然钝化钝化膜临界Cl-浓度

    Al-Zn-In系牺牲阳极在模拟海洋环境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张炬焕刘静彭晶晶张弦...
    12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商用Al-Zn-In牺牲阳极基础上,自行设计冶炼了Al-Zn-In-Sn-La牺牲阳极合金,并在模拟浅海和深海环境下,测试了两种合金的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恒电位极化曲线、腐蚀失重等,对比分析讨论了两种牺牲阳极的放电量和电流效率.结果表明:模拟海洋环境下,冶炼合金放电量较商用合金略有提高,这与In、Zn、Sn协同活化作用破坏钝化膜完整性、增加钝化膜阴阳离子空位促进离子迁移有关.同时,冶炼合金电流效率较商用合金显著提高,浅海环境下电流效率由75.87%提高至90.01%,深海环境下由75.48%提高至82.99%.冶炼合金自腐蚀速率低、晶界偏析相与基体电位差较小导致微电偶作用减弱、稀土元素细化晶界促进均匀溶解等共同作用提高了电流效率.模拟深海环境下,两种合金的放电量较浅海环境大幅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低含氧量导致离子溶解沉积速率降低,牺牲阳极活性点减少,Al合金牺牲阳极发生钝化.为克服深海放电量低下的问题,高熵合金的思路也许能显著提高活化合金元素的固溶度,从而提高其深海放电性能.

    Al合金牺牲阳极模拟海洋环境放电量电流效率

    纳米改性环氧隔热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研究

    吕晓明王震宇韩恩厚
    123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湿态热腐蚀环境,制备了纳米改性环氧耐蚀隔热涂层;并探究腐蚀过程中涂层的耐盐水、耐盐雾、抗冷热冲击及隔热性能等变化特征,分析腐蚀环境中纳米ZrO2提高环氧隔热涂层耐腐蚀性与隔热性能的关联性.研究表明,纳米改性涂层在腐蚀环境中的耐蚀与隔热稳定性得以显著提升,其中3%ZrO2添加量时,改善效果最好,而含量过少、过多时不能达到理想的防护性能.

    海洋环境纳米ZrO2环氧涂层耐腐蚀隔热性

    海洋环境下TC4合金的电化学及磨损行为研究

    冯少宇周兆辉杨兰兰乔岩欣...
    1243-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TC4合金在不同pH模拟海水中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合金在中性(pH=7)模拟海水中耐蚀性能最好,在酸性(pH=2)模拟海水中的耐蚀性能最差.通过研究TC4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摩擦磨损行为,可见海水介质的存在会降低摩擦系数和减少磨损量,其磨损机理从空气介质中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转变为腐蚀磨损和疲劳磨损.通过开展了TC4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磨损与电化学的交叉实验,表明在海洋介质和循环载荷的共同作用下,TC4合金的表面会同时发生钝化膜的破损与修复.钝化膜的破损剥落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钝化膜失去保护作用,反而加速了合金腐蚀.但循环载荷消失后,合金在模拟海水中再次生成完整钝化膜.

    TC4合金摩擦磨损电化学海洋环境

    螺纹钢中MnS夹杂物诱发的局部腐蚀行为

    韩宇龙李健郭丽雅杨边疆...
    1255-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全自动夹杂物分析仪、浸泡实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等手段研究了HRB400E螺纹钢中不同尺寸MnS夹杂物在Cl-环境中诱发局部腐蚀行为.原位浸泡结果表明:MnS夹杂物尺寸越大,越容易诱发局部腐蚀行为.EBSD结果表明:尺寸大于40 μm2的夹杂物容易引发腐蚀,和周围有较多的小角度晶界和较高的位错密度有关.同时,团簇大尺寸夹杂物共同诱发局部腐蚀形成的蚀坑面积大于单一夹杂物诱发的蚀坑.

    MnS尺寸螺纹钢局部腐蚀

    四种飞机起落架用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赵连红王英芹刘元海何卫平...
    1263-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模拟海水全浸区的人工海水浸泡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动电位极化曲线(PDP)测试、腐蚀产物及表面腐蚀形貌观察、表面三维轮廓及腐蚀产物分析,研究了 4种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用钢在人工海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另外,通过腐蚀疲劳试验研究了预腐蚀对4种钢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钢的电化学行为相似,阳极曲线表现出活性溶解特征,阴极过程以氧还原反应为主.失重法计算得出的腐蚀速率大小顺序为:30CrMnSiNi2A>300M>30CrMnSiA>A100.腐蚀产物主要由 α-FeOOH、γ-FeOOH、α-Fe2O3和Fe3O4组成,腐蚀呈现均匀腐蚀的特征.预腐蚀使30CrMnSiA、30CrMnSiNi2A和300M钢的疲劳性能劣化而对A100钢的影响较小.A100钢相较于其余3种钢具有更高的耐蚀性,原因主要是其合金成分中较多的Co、Ni、Cr使腐蚀产物具有更好的保护性.

    起落架用钢人工海水腐蚀产物电化学行为腐蚀疲劳

    Ag微合金化对Mg-Zn-Ca合金微观组织及腐蚀行为的影响

    尹洁高永浩易芳
    1274-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OM、SEM、电化学测试和析氢失重等方法研究了Ag微合金化对铸态Mg-2Zn-0.2Ca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ZX20合金(1.63±0.17mm/a)耐蚀性强于含Ag的ZXQ200合金(4.06±0.68 mm/a),这主要源于第二相和基体间的电位差差异.ZX20合金的枝晶臂间距(69.8±24.9μm)小于ZXQ200合金的枝晶臂间距(85.9±23.9 μm),这可能是ZXQ200合金局部腐蚀深度更大的原因之一.两种合金均由a-Mg和Ca2Mg6Zn3相组成且第二相体积分数相近,未发现富Ag相.Ag在第二相中的偏聚使得第二相与基体的电位差从约60 mV(ZX20合金)增加到约200 mV(ZXQ200合金),提高了合金的微电偶腐蚀驱动力,导致合金点蚀孕育期缩短和局部腐蚀位点增加.

    镁合金Ag第二相微电偶腐蚀

    时效处理对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

    洪孝木王永强李娜田凯...
    1285-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OM、XRD、TEM、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对Custom455马氏体时效硬化不锈钢显微组织和抗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时效处理后试样的基体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并有富铜相、Ni3Ti等第二相粒子析出.当时效时间一定、时效温度在400~550℃时,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随时效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因此试样的抗点蚀性能上升;时效温度升至600℃时,试样中大量析出的第二相粒子导致试样抗点蚀性能降低.在时效温度不变时,时效时间由1h延长至3 h,由于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变化不明显,且析出相的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导致试样抗点蚀性能下降.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时效处理点蚀逆转变奥氏体富铜析出相

    激光冲击强化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李佳恒钱伟朱晶晶蔡杰...
    1295-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LSP)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结构和氧化性的影响,首先对试样进行LSP处理,随后将试样置于980℃下进行10和150h的氧化实验,对比分析了原始和LSP试样的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氧化形貌演变,最后探讨了LSP对该合金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冲击后,样品表面引入了网状分布的位错,表面显微硬度从原始的420 HV增加到495 HV;3次冲击后,表面位错分布更加均匀密集,出现了位错缠结,表面显微硬度增加到约590HV.此外,LSP在表面产生的位错为氧化过程提供了扩散通道,促进了连续的保护性氧化膜的形成,从而减少了贫Al孔洞的形成并增加了氧化膜抗剥落能力.

    激光冲击强化微观演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元素扩散氧化